应对高考英语阅读试题的教学策略论文_魏丽娟

应对高考英语阅读试题的教学策略论文_魏丽娟

甘肃省庆阳一中 745000

摘 要:通过研究高考英语对阅读理解试题的考察方式,即细节题、推理题、猜词题和主旨题,对教师日常的阅读教学提出了几点构想,以期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突破。

关键词:高考 阅读 策略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基本上是由短文和短文后的试题组成的,阅读理解短文选材广泛,内容丰富,往往涉及到人物、故事、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科普、新闻和广告等多种题材,文体多采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及应用文等形式。短文后的试题题型主要分为四类:细节题、推理题、猜词题和主旨题。细节题要求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快速捕捉有效的信息;推理题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推理;猜词题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含义;主旨题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或段落的大意。这四种题型不同的要求测试了学生不同层次的阅读能力。

针对高考英语阅读的要求以及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作为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阅读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细节题——加强信息询问

细节题以寻找文章的具体信息为目的,考查学生的捕捉能力。了解文章的细节,就更能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意图。平时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多朗读课文,多体会文章的细节,多了解文章的内容。另外,我们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带问题看文章。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文章进行了一次skimming后的阅读训练,对应于阅读技巧里的scanning,可以让学生有的放矢,对一些内容进行针对性阅读,捕捉所需信息点。

2.看文章编问题。有时可以让学生先看文章,根据一定的信息自己设计问题,并提出来供大家讨论并回答,看谁提的问题多。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一些题型。根据不同的文章,可设计一些不同的题型来检验学生对细节问题的把握,比如设计一些判断题、课文填空题、改错题、图表题等,从不同侧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二、推理题——进行合理推断

推理题是以判断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为目的,考查学生的推断能力。这类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字面意思,作出深层理解。对文章有了详细而全面的理解之后,要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义,答题时要领会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相邻句子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利于理解全文。在平时阅读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一些表示逻辑关系的标志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中要让学生特别留心一些连接词、副词、代词、介词短语、关系词和插入语,比如however、therefore、as a result、although、now that等,注意它们在上下文中具有条件、原因、让步、指代、递进、对比、列举、结果、目的、承上启下等作用。正确理解并掌握这些词汇的作用,对做阅读理解试题大有好处。

2.注意推敲文章字里行间的含义。教学中要注意对文章的某些信息进行分析,先要理解表面意思,然后要求学生分析内层含义。在进行推理时,学生一定要仔细阅读文章,把握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决不能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潜意识偷换概念。

三、猜词题——学会推敲生词

猜词题以猜测生词的意思为目的,考查学生的推测能力。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自己不熟悉的词,这会影响他们的阅读速度,甚至会阻碍他们对原文的理解。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加强构词法比如合成、派生、转化等的训练,以便加强学生的猜词能力。这一点往往被许多老师所忽视,讲授新课时通常是先教生词后学课文,导致平时阅读教学中几乎不存在生词问题,仅存在陌生的知识点和语法点。

为了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做到不教生词或少教生词。有时进行阅读教学,要保留一定的生词量,这样才能真正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有一种在考试时做阅读理解的感觉。阅读带有生词的文章,能够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去思考、去猜测。生活有了坎坷才有磨炼性,文章有了生词才有挑战性。

2.强化学生对词的本义的理解。很多猜词题中所猜的单词并不是学生不认识,而是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本义而不知其引申义。语言是发展的,单词也是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单词会发生变化,或本义发生变化,或引申义变多。引申义和本义之间或多或少有点联系,平时加强本义和引申义的认识有利于猜词能力的培养。比如view 的原意是“风景、视野”,它与scenery的区别便是view指站在某人所站特定的位置看到的风景,因此同样的scenery, 每个人会看到不同的view,所以view便可引申为“观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果在平时教学中加以渗透,或可提升学生对单词本义及引申义的理解。

3.利用构词法进行单词教学。猜词题中的部分单词学生不认识,但其核心部分即词根学生认识,如果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构词法,了解词根和前缀后缀,这种单词就不成问题了。比如port的意思是“港口”,因为“im”有向内的意思,import便是“进口”。根据上文引申意的分析,那么需要进口的东西,便是“重要的”。而又因“ex”有向外的意思,export则是“出口”的意思了。与之类似的还有impression和expression,那么需要进口的东西,便是“重要的”。

其实构词法在人教版必修4第五单元有专门板块讲解,但笔者犹觉不足,应在日常单词教学中给学生渗透构词法,以便丰富学生的词汇。

四、主旨题——寻找主题大意

主旨题以寻找文章主要内容为目的,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其通常以三种类型进行提问:①为短文选择最佳标题(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②选出最符合短文内涵的一句话(Which sentence best expresse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③这篇短文主要讨论什么(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discuss)。这就要求在平时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深层理解,且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会默读。阅读时不要颤动嘴唇,不要出声,要默读。而且不要逐字逐词地阅读,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扩大阅读视野,这样能提高阅读速度,而且默读更易捕捉文中所提供的信息。

2.注意跳读。阅读时不必太注意细节以及一些生词,只求对文章有一个总体印象,了解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基本观点。

3.寻找主题。每篇文章的作者都会通过种种方式来阐述某一中心思想,其通常存在于主题句中,而主题句一般在文章前几句或后几句。平时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对主题句的查找。当然,归纳整篇文章的主旨大意是建立在归纳段落大意基础之上的,不仅要把握文章的主题句,还要理解段落的中心句。不过,有些文章没有明显的主题句,这就需要学生利用原文提供的有关信息加以综合概括,归纳出主题句,这种能力应该及时培养。

4.复述课文。根据一定的线索,比如说时间、地点、空间等,复述整篇课文,不仅能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能增强英语的表达及习作能力。

总之,英语阅读教学中不仅要训练学生读懂文章的主旨大意、了解文章的细节并依据语篇情景理解句子和推测作者意图,还要重视词汇含义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在高考中实现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陈瑶 课堂观察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刘炜 英语课程教学的活动本质论[J].基础英语教育,2005,(4)。

[4]人教社 2007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4)(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谷欣雨 高三英语阅读策略运用状况与研究.东北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7,(10)。

[6]陈蕾 高三英语阅读课教学现象剖析.《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6)。

论文作者:魏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0月总第2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31

标签:;  ;  ;  ;  ;  ;  ;  ;  

应对高考英语阅读试题的教学策略论文_魏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