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质量控制王松林论文_王松林 刘志军

浅谈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质量控制王松林论文_王松林 刘志军

摘要:地质灾害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人民的正常生活带来危害,这些灾害的发生会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带来损失,因此,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重点关注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的质量。我们要在对地灾特征进行了解的前提下,采取科学措施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作为一大危险系数高的工程,要求工程相关人员要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健全。本文将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质量管理

引言

要加强地质灾害的治理施工质量,在施工前就要把灾种和成灾原因分析透彻,施工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施工方案的选择、工艺流程的制定及施工人员的质量和安全意识,通过保证施工的质量来做到有效治理地质灾害。目前我国地质灾害存在一些特征,我们要在对这些现状特征及形成因素进行了解的前提下,采取科学措施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力求高质量的施工。

1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现状特征及形成因素

目前我国地质灾害的现状很严重,如2019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6181起,造成211人死亡、13人失踪、7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7.7亿元,其中特大型地质灾害有25起,造成44人死亡、9人失踪、1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3.4亿元。我国地质灾害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坍塌、地面裂缝等。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形成主要是以下方面:首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原因或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地质环境恶化,进而对人们财产和生命造成巨大损失的灾害。地质灾害目前所能够做的就是提前预测和灾后治理,所有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因为灾害一旦发生,将对国家和地区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要想减少它们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我们应该全力以赴地调查分析各种运动环境,及时预测,并在灾害发生后制定出有效措施缓解灾情。其次是地质灾害影响地质环境质量的优劣。对地质环境而言,环境质量就是指构成地质环境的各要素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程度。如前所述,如果地质环境的改变超过了地质环境的自适应能力,就会产生某种地质灾害。总体来说,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影响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是间接地影响整个人类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从地质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地质灾害的产生与发展,影响了反映地质环境质量优劣的地质环境各要素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程度。地质灾害越严重,发展速度越快,危险性越大,对地质环境质量的影响也就越大。

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管理对策分析

2.1强化对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及安全培训

工程管理者监督施工人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当地政府举办的职业培训中,使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存量得到提升,完成对治理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工程施工团队。在施工人员在入职前,工程管理者应组织其来到培训管理基地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一,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措施要点和安全注意要点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工程施工措施要点为例,施工人员先对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进行了解,明白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所对应的施工措施分别为什么,如滑坡灾害的对应措施应为疏干排水、阻滑支挡、改良滑带等;泥石流灾害的对应措施应为以排导为主,以拦挡、防护等为辅等。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存在的危险源的辨别。辨别先按照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如未能及时对灾害类型进行准确判断等进行;再按照事故类型,如高空坠落,倒塌等进行。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工程管理者以向培训人员讲述以往施工人员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事故实例为例,对了解安全操作对于施工人员以及企业的重要性进行强调。其次,在入职后,监督施工人参加工程管理者定期举办的理论考试,在考试分数公示后,组织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施工人员进行下一阶段的理论的培训学习,确保其具备良好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能力。工程管理者通过强化对施工人员入职前与入职后的培训,有利于从根本上确保工程的质量。

2.2现代化管理改进措施

在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分析的时候,发现在实践中由于缺乏现代管理手段,所以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很难有序开展,同时整体实施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与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结合,同时还要构建和落实符合实际要求的工程项目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与此同时,要加大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平台科学合理的研究和落实。通过这种方式在实践中的有效落实,其不仅可以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管理软件进行开发和利用,而且还可以结合实际要求,将这些功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在当前网络通信技术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在实践中将网络在其中的辅助和推动影响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保证地质灾害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就必须要意识到信息系统以及对应应用平台在其中的重要性。在这一基础上,要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管理软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发和利用,其中会涉及到一些网络项目管理系统等。与此同时,可以在实践中将系统理论作为基础,同时还要将环境影响因素也一并纳入到项目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具体应用过程中,这样可以将其逐渐转变成为危险的信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项目管理系统当中的各种不同类型风险信号、反应行为等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这种方式在实践中的有效落实,可以与技术、组织结构进行结合,实现对管理过程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结语

近年我国地质灾害处于多发态势,切实加强日常防灾工作,有效防范因异常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在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时,不应为追求高利润而降低施工成本,而应帮助工程相关人员具备起较强的质量和安全意识,确保相关人员在施工中谨慎操作,避免不必要的失误的发生,进而确保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促进区域内地质灾害治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慧敏.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对策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7(3):55-56.

[2]李世隆.浅析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3):251-251.

[3]霍力,张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对策[J].低碳世界,2018.

[4]张磊,邓良,查睿,等.基于天地图API的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J].地球与环境,2018,46(2):197-203.

论文作者:王松林 刘志军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  ;  ;  ;  ;  ;  ;  ;  

浅谈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质量控制王松林论文_王松林 刘志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