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论文_郝小云

尿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论文_郝小云

(四川省汉源县人民医院四川雅安625300)【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29-01前言尿常规是除血常规以外,我们在检验科中最常见的检查项目。尿液被认为是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食物进入人体后,通过机体的消化吸收,会在血液中形成尿素、尿酸、肌酐等“毒素”,这些毒素就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的。尿常规检查方便、快捷,对许多泌尿系统疾病、全身性内分泌疾病及一些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要检查尿常规?尿常规能够具体反映哪些疾病?如何正确留取尿液样本?取样前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本文就以上几个广大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1 为什么要检查尿常规?众所周知,尿液是人体排出的废物,通过检测尿液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医生判断受检者的健康状况。这要从尿液的产生机制上来说明,尿液首先是在肾脏中,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形成超滤液,超滤液中的有用物质在肾小管和集合管中被重吸收回血液,最后不能吸收的部分就形成尿液。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不少肾脏疾病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出现异常有形成分。对于某些全身性疾病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患、流行性出血热等的辅助诊断,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尿液检查还可以反映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但尿液检查因为过于简单、快捷、方便、便宜,所以常常被人忽视。事实上,医学检验项目中不是越贵的检查项目就越能够检查出更多的疾病或是更准确的判定疾病。2 尿常规检查项目有哪些?尿常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尿液化学检查和尿液有形成分检查两大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来讲包括尿酸碱度(pH)、尿比重(SG)、尿胆原(URO)、尿隐血(BLD)、尿白细胞(WBC)、尿蛋白(PRO)、尿糖(GLU)、胆红素(BIL)、尿酮体(KET)、尿亚硝酸盐(NIT)、尿液颜色(COL)及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尿常规检查的目的是帮助医生诊断泌尿系统疾病、代谢因素引起的疾病及辅助诊断某些职业病,同时还能为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科学依据。那么哪些人群需要检查尿常规呢?答案是每个人。尿常规的检查不是必须要等到身体出现问题才进行检查,而是需要定期检查,以便尽早发现疾病;如果已经存在疾病的,则要遵循医嘱定期检查,以便监测病情,及时了解疾病进展和治疗情况。3 尿常规检查与哪些疾病有关?尿酸碱度(pH值)主要反映肾脏调节体液酸碱平衡的能力,新鲜正常的尿液pH值应在4.5~8.0之间,因pH值受影响因素较多,所以可能存在一定的生理性降低或增高,而当排除生理性影响因素以外,pH值升高常见于呼吸性或代谢性的碱中毒、感染性膀胱炎、肾盂肾炎等,降低则常见于呼吸性或代谢性的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痛风、肺气肿、尿路结核等。尿比重(SG)一般用于评估病人肾脏浓缩稀释尿液的能力,正常值在1.003~1.030之间,尿量少且SG增高,多见于肾小球肾炎、肝病、心衰、脱水等情况;尿量多且SG增高,常见于糖尿病等情况。尿胆原(URO)和尿胆红素(BIL)都是反映肝脏代谢胆红素的能力,尿胆红素阳性表示病人可能有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等。尿隐血(BLD)指尿中有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血红蛋白与珠蛋白结合,分子量大,不能从肾小球滤过膜滤过,而无血红蛋白尿,因此尿隐血阳性可能考虑蚕豆病、恶性疟疾、溶血性贫血、尿路结石、结核甚至肿瘤等。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可能出现少量的白细胞,但如果40倍物镜下平均每个视野超过5个则为阳性,提示有炎症感染、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等疾病。同样的,正常尿液中一般无蛋白,但如果尿常规检测到尿蛋白可能表示患者肾脏出现问题,或者可能伴有全身性疾病。尿糖(GLU)的高低可大致反应病人血糖水平,这是因为正常人尿液中不含或仅含少量葡萄糖,常规方法检测不到,而当病人血糖超过一定范围时,就会引起尿糖检测阳性。因此常规检测发现尿糖阳性,需要考虑糖尿病,当然还有可能是肾脏疾病引起的尿糖阳性(肾性糖尿)。尿常规中还有尿酮体(KET)这个项目,尿酮体是辅助诊断糖尿病的一个指标,正常情况下用常规方法几乎检测不到,因此表现为阴性;而在饥饿、糖代谢障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酮体会大量产生,继而出现酮血症,可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尿亚硝酸盐(NIT)阳性,结合尿白细胞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最后,正常人的尿液是透明淡黄色,如果出现异常颜色时,根据颜色的不同也能帮助医师判断疾病。4 尿常规检查前注意事项。尿液检查时一般留取40毫升尿液,样本量不能少于10ml。女性应避开经期,最好留取晨尿(早上起床后第一次排出的尿液)的中段尿作为检查样本,当然门诊或者急诊检查也可以留取随机尿标本检查,但是也要留取中段尿液。盛装尿液标本的容器应以宽底、清洁干燥、无污染的一次性带盖尿液标本杯为宜,获得的尿液样本应在2小时内送往检验科。在取样本前,应尽量避免短时间大量饮水,向医护人员说明自己是否在近段时间服用过药物。在做尿常规检查时,注意收集尿液标本的正确规范,特别注意不能有粪便、精液以及阴道分泌物混入污染尿液标本,毕竟合格的尿液标本是保证尿常规检查结果准确的关键。5 尿常规检查的局限性尿常规检查包括尿液化学检查和尿液有形成分检查,相对于血液检查项目,尿液化学检查目前已经可以做到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检查;但是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查自动化仍然是一个相对落后的领域。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分析技术以及流式技术的发展,为这一传统检验项目检测的标准化、自动化提供了契机。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状况和技术水平而言,各种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器仍然仅仅只是一种过筛检查手段,而显微镜检查依然是这一经典检查项目的“金标准”。总的来说,尿常规检查虽然普通但同时也是检验科非常重要的检查项目,尽管单次检查或仅凭一项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身体的情况,但是综合分析尿常规检查结果,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健康状况,并且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论文作者:郝小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7

标签:;  ;  ;  ;  ;  ;  ;  ;  

尿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论文_郝小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