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发展研讨会综述_经济学论文

中国经济学发展研讨会综述_经济学论文

“中国经济学发展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研讨会论文,经济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久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与《上海证券报》联合举办“中国经济学发展”研讨会。与会者除上海部分高校、科研单位知名学者外,还有来自北京的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董辅礽、樊纲等。会议的主题是中国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问题,但由于对“中国经济学”这一概念本身的不同理解与对该问题的不同看法,因此研讨会的争论事实上围绕着如下几个问题展开:(1)如何看待西方经济学?(2)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3)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关系是什么?(4)中国经济学或中国的经济学往何处去。

一、西方经济学能说得清中国的问题吗?

关于如何看待西方经济学,有的与会者指出,西方经济学有许多流派,不能笼统将其称为资产阶级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的共同点是它们都研究市场经济,因此,可以称其为“市场经济学”。甚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可以称为“市场经济学”,不过这是从批判的角度上说的。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当代高度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确实难以运用到发展中国家,由此才派生出发展经济学,专门研究不发达经济如何向发达经济转变。中国经济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阶段,它不能用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去指导实践,而需要中国人自己去发掘出合适的理论,但这并不是去创造一种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中国理论,只是要充实西方已有的市场经济理论。中国应当而且可能在市场经济理论与发展经济学理论两个方面作出贡献。

另一些与会者不赞成建立“中国经济学派”,认为西方经济学是人类发展的财富,它的理论、方法、基本框架与体系不是借鉴,而是学习和如何吸收与运用的问题。

也有的与会者不同意上述见解,指出有人认为学习西方经济学可以只学其分析方法,事实上分析方法本身就隐含着价值观,你在接受方法时必然跟着接受它的价值观。因此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首先应明确三个问题:第一,学了有什么用处;第二,我国所处的大环境怎样;第三,它的假设是什么。因为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假设远远比之推导重要,如果这些假设在你的现实中都是不存在的,那么学它又有何用?

有的与会者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撇开经济学外在定义,就经济学内在看,与人一样,有“类”与“个体”之分,马克思曾从人的类与个体两个方面对许多问题进行解释。基于这种方法,从类上看,经济学要解决的是如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个体上看,西方经济学努力探寻的是发展问题。中国要寻求发展,作出贡献,就需要对已有的经济学有所了解。从批判的角度而言,即使你要批判西方经济学,你也得了解西方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家不知道马克思,是令人奇怪的,而不知道马克思的理论却要去批判马克思主义,则更会为人耻笑。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能作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吗?

马克思主义不是公式与教条,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业已达成的共识,然而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它的经济学能否成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却存在诸多不同见解。

有的与会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两个时期。在第一个发展时期,作为知识体系它停留在亚当·斯密的理论上,作为理论体系它的意识形态功能在不断加强。现在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已进入发展的第二个发展时期,其特点是:语言随西方主流观点而发展,价值取向也在变化。中国的经济学应该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与西方经济学的效率观加以整合。

一些与会者完全同意上述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身是生气勃勃、在实践中不断吸取营养和不断丰富发展的经济学。今天与马克思当初所处的时代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视线应大大拓宽,但这并不意味着改变马克思的基本原理。马克思著作现已出版48卷,实际上还有许多尚未翻译过来。马克思主义本身有其丰富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不等于保守,西方经济学也不等于谬论。有学者指出西方经济学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学派看待,在美国一些大学马克思主义课程开到60个学时。我们更不应一概否定马克思主义,诚然马克思主义也要发展。

也有与会者提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在批判和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发展起来的,今天它是否也有应在自我批判基础上继续发展的问题。

三、会出现一个“中国经济学派”吗?

“中国经济学”这个概念从字面上看令人头晕,它可以有多种理解:(1)中国经济学派;(2)中国的经济学;(3)中国式的经济学;等等。连最初提出这个概念的人恐怕也没能讲清楚究竟指哪层意思。有学者认为,无论何种理解,其理论的建立或发展都应结合市场经济的实践,这需要各学科相互协调地发展。

有的与会者认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将不会出现一个学派而会出现多个学派,如原教旨马克思主义学派,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北大学派,以复旦大学为中心的复旦学派等。

大多数与会者谈了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目标。有的运用了科尔纳短缺经济学的思想加以阐述,指出中国面临着经济学的短缺,表现为现有的经济学理论对现实问题难以解释,而这种短缺现象往往发生在经济发展时期,由此提出替代即搜寻的需要,使经济学本身处于不断超脱自我状态。因此,中国的经济学人不应封闭自己,不应受太多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应为“政府需求”所左右。今天中国经济学正处于大改组、重新定位时期,应定位目标,了解我们究竟缺什么,需要什么。

有的与会者提出在运用西方经济学方法时,中国经济学的发展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主权不明晰,二是市场不成熟,这表明需要创建两门经济学,即转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在这两方面,中国经济学可以为主流经济学作出贡献。不过,也有与会者对这种推论不以为然,认为即使上述两个条件不完备,中国经济学仍可运用西方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因为运用不等于照搬,事实上没有人会去照搬西方经济学的理论。

还有与会者认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应建立一个金字塔形的学术基础:最下层由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上一层是为政府部门决策服务者;再上层是实证分析者;最上层是从事纯理论,能够提出新思想者(真正能够开辟出新思想的人是极少的),他们构成了理论的塔尖。

标签:;  ;  ;  ;  ;  

中国经济学发展研讨会综述_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