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11~13+6周胎儿鼻后三角的二维及三维超声观察及测量在临床的诊断意义论文_罗云芳

孕11~13+6周胎儿鼻后三角的二维及三维超声观察及测量在临床的诊断意义论文_罗云芳

湖北省大悟县妇幼保健计划与生育服务中心超声科 罗云芳【摘 要】目的:分析并比较孕11~13+6周胎儿鼻后三角的二维及三维超声观察及测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6例在本院接受NT(产科超声颈项透明厚度)的孕11~13+6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超声显像技术(TUI)和三维TUI对其胎儿鼻后三角完整性进行观察,并对鼻后三角的顶角进行测量,评析鼻后三角顶角和头臀颈(CRL)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RL平均为(68.3±8.8)mm;随CRL的增大鼻后三角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同一CRL反胃的鼻后三角胎儿检出例数比较,TUI少于二维超声;TUI测量鼻后三角顶角数值随CRL增大而明显减小。结论:二维超声可快速扫查到孕11~13+6周胎儿的鼻后三角,其可准确判断连续性中断与否;TUI可将鼻后三角快速准确显示出来并可对顶角进行测量,鼻后三角切面清晰性、完整性更好。

【关键词】孕11~13+6周;胎儿鼻后三角;二维超声;三维超声

唇腭裂与腭裂属于十分常见的先天性颜面部急性,所以产前诊断对明确腭裂及其类型意义显著。鼻后三角作为早孕期对腭裂畸形进行诊断的重要超声标志之一,其主要组成包括上颌骨腭突和腭骨,其在超声图上主要以三条容易辨别的回声线为主要表现,因这一区域和空心三角形比较类似,并处于胎儿鼻后位置,所以得名鼻后三角区。相关研究通过对早孕期普通胎儿的鼻后三角区和确诊为腭裂患儿的早孕期胎儿的超声图像进行前瞻性分析,发现早孕期筛查腭裂中鼻后三角区作用显著[1]。本文选择86例在本院接受NT(产科超声颈项透明厚度)的孕11~13+6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6例在本院接受NT(产科超声颈项透明厚度)的孕11~13+6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孕妇年龄在25-40岁之间,平均年龄(31.5±3.6)岁。产前检查结果显示入选孕妇及二胎相关指标无异常,排除多胎妊娠。

1.2 方法

选择探头频率为4-8MHz的GE 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依照常规方式对入选孕妇予以产前筛查以及二维超声检查。其中鼻后三角测量方法:选择胎儿头胸部冠状切面进行充分放大处理,确保颜面为屏幕的1/2-2/3,左右。对鼻后三角的标准切面进行测量,以便将额骨、鼻后三角、眼、下颌骨4个标志性结构清晰显示和测量出来。同桌专业图像分析软件加以分析,并通过两个三维容积对各胎儿作断层重建以及鼻后三角测量操作。TUI检查和顶角测量方法:将胎儿头胸部放大处理,确保屏幕的1/2-2/3为颜面占比,初始切面为近似斜冠状切面或颜面冠状切面,得到三维容积数据后,需要储存好,待脱机后进行分析。通过相应分析软件以旋转X、Y、Z轴为依据,对满意切面进行获取,在通过TUI模式对冠状切面进行获取,设定层厚为2mm。对冠状切面进行选取,以便将鼻后三角图像清晰显示出来,以角度测量包通过对角度进行调整的方式,促使两条测量线与鼻后三角的两条顶角线完全融合,以得到顶角度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安排胎儿超声检查经验≥5年的医师评定各切面的图像质量,其中显示满意:可清晰辨认鼻后三角结构并快速得到诊断结果;显示不满意:能够辨认鼻后三角结构但无法作出明确诊断或无法辨认[2]。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相关数据均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加以分析,其中的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各以( )、(%)进行描述,并各给予t检验、x2检验,P<0.05证明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CRL平均为(68.3±8.8)mm;随CRL的增大鼻后三角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同一CRL范围的鼻后三角胎儿检出例数比较,TUI少于二维超声;TUI测量鼻后三角顶角数值随CRL增大而明显减小,见下图。

图 1 二维超声标准切面观察鼻后三角的连续性是否完整 图2 TUI连续性观察鼻后三角的完整性是否完整

3 讨论

鼻后三角作为临床常用的对腭裂畸形进行诊断的超声标志之一,其对提高唇腭裂、腭裂确诊率具有重要意义。TUI主要通过多方位断层显像获得的容积数据的方式,通过对层距与旋转图像进行调节,以便在同一屏幕上对颜面部由鼻尖至颅底变化连续性显示出来,最终获得三维超声成像模式。其可对胎儿鼻后三角发育及其与周围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准确评价。对于疑似腭裂者,于胎儿11-13+6周时对其鼻后三角的连续性进行二维或三维超声诊断,即可明确判断[3]。

综合本次研究结果可知,二维超声可快速扫查到孕11~13+6周胎儿的鼻后三角,其可准确判断连续性中断与否;TUI可将鼻后三角快速准确显示出来并可对顶角进行测量,鼻后三角切面清晰性、完整性更好。

参考文献

[1] 范敏容,林小影.孕11~13~(+6)周胎儿鼻后三角的二维及三维超声观察及测量在临床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8,20(06):393-396.

[2] 罗欢,佟彤,黄蓉,等.11~13~(+6)孕周异常胎儿三维超声容积数据回顾分析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9):189-193.

[3] 樊建群,戴冀斌.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相结合对妊娠早期胎儿腭裂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6(06):27-29.

论文作者:罗云芳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  ;  ;  ;  ;  ;  ;  ;  

孕11~13+6周胎儿鼻后三角的二维及三维超声观察及测量在临床的诊断意义论文_罗云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