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和各地区政府的大力推广,现如今BIM技术逐渐应用到各种建筑工程建筑中。BIM技术作为建筑业中一种新兴的工程协同管理技术,它可以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全面提高对建筑工程的管理能力,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工程设计和施工效率、降低项目的工程成本、避免大部分工程安全风险,因此分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优势及应用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BIM;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1BIM技术内涵
BIM技术是当前应用广泛的一种信息化方式,是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信息数据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在基础信息仿真模拟化的过程中,建筑信息工程的真实性在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析下落实,可以实现的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在信息化管控的阶段,BIM技术的范围广泛,在建筑施工中针对管控要点和实际应用情况等,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可视化分析,只有具备协调性和模拟化等方面优势,才能确保效果图的立体化。BIM技术的实际范围广,在整个进程中,应用后能确保具备立体化的特点,结合整体效率水平和变量因素等,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有序性和规范性的调整,只有发挥现有管控方式的最大化作用,才能实现整体进步。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
2.1设计阶段的具体应用
在整体工程建设时,应对设计工作进行更加深入的管理,并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施工图纸进行调整、补充与完善,在此基础上确保设计图纸可以充分地满足施工要求。设计图纸审核阶段与前期设计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是将施工图纸进行更深一层的规划,同时对施工中所要使用的材料、设备等进一步的考量。在进行施工图纸深化设计过程中应对各个环节进行细化,避免出现偏差,给整体设计带来不利的影响。在深化设计阶段将其与BIM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对前期设计内容进行补充,规避前期设计出现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利用BIM技术中的三维模型来完善土建施工模型;第二,利用BIM技术中的碰撞功能进行模型碰撞试验,以此来对模型中的关键点进行查找与检测,找出问题所在并填写好相应的检验报告,将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在此基础上对设计图纸进行调整与优化。
2.2施工阶段的运用
2.2.1施工进度计划与控制
BIM模型在造价方面已颇为成熟,从近期的发展趋势看,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管理是工程领域的一个大方向,也就是关于将BIM技术与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进行结合,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施工进度的控制包括工程的工期控制还有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要求施工达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相关人员须及时的掌握施工进度的相关信息,为实际的计划进度的对比提供数据信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条件。施工方在进行项目进度管理前,会根据合同要求,施工条件,设计方案合理的绘制施工进度的安排计划表,比如甘特图,网络计划图等,这些传统的方式缺乏动态调整的可控性,且不容易计算到以构件为单位的进度控制,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不能真正起到预期的作用。通过BIM技术的施工模拟技术可以在原有的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进度这一维度,形成独特的4D模型,在计算机中同时显示工程进度对比曲线、横道图以及模型模拟来呈现对比分析,帮助用户确定不同时间节点的计划工程完成度,应用到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通过将现场实际的完成工程度与BIM的计划对比,可以清楚的掌握工程的实际实施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进度。并且BIM的兼容性也允许接受图纸、施工外部因素的变更,自行改变施工进度安排,为施工方提供最优的施工方案,减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保证施工的总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施工中资金、材料的动态监控
在传统施工中,借助人力计算资金,材料的使用量不仅费时费力还不够准确。加上原材料市场的价格波动,国家福利政策的改变,材料价格参差不齐且没有时效性,波动性较大,往往不能对施工资金做很完备的规划,影响实际工程的效益。而BIM技术将具体的工程量数据、工程施工成本、材料成本加入BIM成本信息中心,建立施工现场3D模型和数据库。在BIM的信息平台下,根据实际的进展动态,计算出指定节点的工程量,并且可以计算出分期的工程量,方便短期工程结算使用,平时也可以将其与各类电子或移动通讯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追踪,随时掌握工程的资金占用情况和材料的使用情况,抓住主要的工作,避免盲目施工,影响整体进度,做到动态监控,为现场提供准确、直接的施工指导,控制人员费用,降低成本,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或者材料供给不足等问题。并且在实际施工中管理者可以查看到整个工程分包的动态成本变化,可以实现复杂工程的计算、检查、调配分析施工的预算是否足够,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2.2.3BIM技术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可以通过对施工各个环节的模拟,提前检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又能模拟施工工程的施工环境,通过具体的施工工作来展示实际施工的细节,运用模拟安全控制的方式来审查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利用BIM技术通过三维空间对每个工作人员实施定位,监督每项施工工作,提前审查施工项目中的问题,并且实时的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方案,及时的纠正施工中的错误,减少损失。所以BIM技术利用自身的优势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工作中的施工人员进行减速,能够有效的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2.2.4合理的控制施工质量
无论是怎样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都是根本,所以要想确保施工质量应对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将BIM技术应用移动终端系统对工程中的各个环节、相关因素等进行调整优化,以此来保证施工质量。移动终端系统可以将模型中的基本信息清晰地展现给施工人员,并可以在基础上对施工技术、施工方案等进行规范,将其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同时可以利用其实时获取模型信息并进行更新,在此基础上提升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从而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
2.3运行维护管理
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经常存在差异,在建筑工程运行维护过程中发现,建筑设计出现变化,在相关项目完工后,产生的数据无法准确反映工程现场实际情况,造成建筑工程运行维护存在困难。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运行维护过程中去,并且在设计、施工时将各类变更数据及时更新到BIM系统中,为后续建筑工程运行维护管理提供最为完整、详细的数据。
3结语
综上分析,BIM技术在项目工程管理中运用渗透到了全寿命周期,对每个阶段准确的建筑数据信息,保证了项目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控制了工程的进度和成本,促进了建筑各单位的建筑信息共享交流。BIM技术促使工程管理趋向科学合理化,是未来建筑业的主要应用趋势之一,对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湘寒.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6):99~101.
[2]唐小晴.论建筑施工管理中BIM技术的有效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5):70~72.
[3]王宝新.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0):117~118.
论文作者:胡嘉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模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阶段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