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分层教学的几点建议_职业高中论文

对高职院校分层教学的几点建议_职业高中论文

职业高中分层次教学之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高中论文,层次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职业高中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1.职业高中学生存在着稳定的层次差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那么,职业高中学生的情况如何呢?笔者抽样调查了6个年度50个职业高中班1985名新生6门功课的入学考试成绩,统计中剔除了各种加分因素,统计数字是:450分以上的312人,占总人数15.72%;360分至449分的951人,占总人数47.91%;359分以下的722人,占总人数36.37%。由以上数字可以看出,职业高中学生确实存在着稳定的层次差异。优良区域、及格区域和“红灯”区域均存在着一定比例的群体,尤以后两个区域人数占绝对多数。

2.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国家教委1990年颁发的《省级重点职业高中的标准》总则第三条规定,职业高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熟练职业技术的中等技术管理人员、中级技术工人和其他从业人员。”即职业高中是培养中级人才的场所。中级人才本身就有层次差异,如中级技术工人就有四、五、六级之分。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曾指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即职业高中也有升学任务,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对口招生的规模将逐年增大,这对职业高中的教学又提出了新的层次要求。

二、对职业高中分层次教学的一些构想

我国明朝学者王守仁在《别王纯甫序》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提出了因人施教各成其材的问题。由于职业高中生源的层次性和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也就有了分层次的必要。从现代管理学的观点来看,分层次教学并不是各种不同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的拼凑,而应该建立一种机制,实行滚动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实现“一个门槛进校、多种规格出校”。

1.允许在同一课程教学中有多种教学要求。如前所述,职业高中生源有层次差异,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以同一要求来衡量学生,否则就会使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挫伤这两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培养目标也有差异性,故在教学要求上也存在差异,即在同一课程中根据培养目标允许有几种教学要求,根据职业高中培养中级人才的要求和对口高考的需要,不妨设立这样四级教学要求:(1)中级(一);(2)中级(二);(3)中级(三);(4)侧重高考。

学生入校后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目标,自愿选择,由家长和老师把关、学习目标一般要求为(2)、(3),允许少数同学为(1),一部分同学可以选择(4)由于有四级教学要求,因此考试考核须为个别的,文化理论课也可在同一试卷中分级出题由学生自选。

2.设立学分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允许学生在不同学习目标上变换。为此,应设立学分。每个学科根据课时和课程的重要性设立相应的学分,同一学科中,不同的教学要求所获得的学分也各不相同,根据学分情况准予以多种规格毕业。为了体现职业高中的专业性,还要将所有学科按文化课、专业课、技能课三类分别统计,只有三类学分均达到相应的学分,才认为达到某一培养目标要求。

随着社会体制和用人制度的变革,职业高中的招生方式必将变革,今后还能打破行业、专业的局限,实现跨行业、跨专业的教育。只要学生达到某一专业的学分要求就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允许提前或适当滞后毕业,也可能得到两种以上专业的毕业证书。

3.设立多元学科兴趣小组。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有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需要。为此,应建立多元兴趣小组。对后进生的兴趣小组,主要是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弥补他们知识的空白,解决他们学习的困难;对优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则是加深、扩展教学内容,以求达到较高层次的教学要求。

标签:;  

对高职院校分层教学的几点建议_职业高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