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普通话课程教学的实施策略论文

中职学校普通话课程教学的实施策略论文

中职学校普通话课程教学的实施策略

方 芳

(重庆市科能高级技工学校 重庆 400037)

摘 要: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详细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实施策略

一、中职学校开设普通话课程的重要性

普通话是国家法定标准语言,推广普通话是国家的基本政策。根据《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中职学生应该要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毕业时普通话水平应达到国家语委规定的等级标准。所以,中职学生掌握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既有助于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又有益于适应未来各类职业的需要。

二、中职学校普通话课程教学现状

(一)学生语言基础较差

中职学校的生源大多来自于农村和城市。其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往往超过百分之五十。由于师资水平的差异以及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农村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较低,方言口音比较明显。加上,学校对普通话的使用和重视不够,校园里没有使用普通话的氛围。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在日常交流中均以方言为主,极少使用普通话。这就导致很多农村地区的学生普通话基础较差。[1]

研究者首先确定内容主题和认识水平的分类,后对考试大纲标准和试题统计分析,分别赋值编码到“内容主题×认知水平”的二维矩阵中,记为矩阵X与矩阵Y,以两个矩阵中的赋值为依据计算彼此间的一致性.为使矩阵具有两两可比较性,赋值后需对单元格赋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令同一矩阵中所有单元格内的赋值转化为总和为1的比率值.波特等研究者验证了不同的一致性系数方法,得到了研究者认可并行之有效的一致性系数计算公式[3],[4].

(二)普通话课程教学课时不足

中职学校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训课,普通话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为了适应行业发展及专业技能考证培训的需要,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往往会优先满足专业课程及技能考证培训课时,对于普通话课程仅安排一个学期的课时(2课时/每周),普通话课程教学课时严重不足。[2]有的学校甚至仅仅利用语文课简单地提一下,普通话教学缺乏系统性。

(三)普通话课程师资较薄弱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早已规定担任普通话课程教学的教师应达到普通话一级水平。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般都是语文教师或由其他专业课程教师承担普通话课程的教学工作。这些兼课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大部分仅为二级甲等,不符合课程要求。

三、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实施策略

(一)加强推普工作,构建语言学习大环境

即按照数据分析教学的内在结构及教学知识的形成规律,结合职前教师的认知特点,由专业教师编制一系列教学问题,以帮助职前教师解决在数据分析的学科认识、相关统计概念的理解以及数据推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优化“认知逻辑”,增强其对数据分析教学意义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等等.

(二)提高普通话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

当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时,标准、流畅的普通话将会成为其展示自我的“敲门砖”。因此,我们可结合专业特色,以就业岗位标准为目标,创设语言环境,模拟岗位场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学校可开展模拟应聘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求职应聘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三)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中职学生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时,通常会不自觉地夹带大量的方言词语和发音。针对这一现象,授课教师可根据生源地语言特点,帮助学生发现普通话与方言的对应规律,纠正学生的不良表述习惯及错误发音。笔者所在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贵州、四川、重庆等地,学生的方言口音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平翘舌不分、鼻边音不分、前后鼻音不分、误读轻声儿化等。授课教师可指导学生开展语音专项训练,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5]例如,云贵川等地的方言只有舌尖前音,没有舌尖后音,学生难以分辨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教师就可加强相应语音内容的指导与训练。

(四)模拟演练促就业

学校要定期开展普通话培训,聘请普通话水平测试考评员到校开展专题培训,通过系统学习普通话语法、语音、词汇、句子结构等理论,结合中职学生的语言学习特点,不断提高普通话课程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普通话水平。[4]语文教师的普通话等级必须达二级甲等,担任普通话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应达到一级水平才能任教。

学校要定期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的工作,引导全校教职员工及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将推广普通话工作落实到各部门、各专业、各班级。由学校牵头建立了一支由领导、教师、班主任组成的校园普通话推广小组,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的契机,开展推普主题的黑板报比赛和演讲比赛,评选“普通话小标兵”。学校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将“说好普通话”的观念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3]学校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推广普通话工作,构建学习规范语言的大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

(五)活用校园学习平台,打破师生互动屏障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讲解、发音示范、口语表达示范仅限于课堂之内,师生间的互动交流随着课堂的结束而中断。学生在课后的口语训练中,遇到发音、口语表达的困惑时,可以将疑问整理为视频或音频格式,发送至授课教师的校园学习平台账号。教师在空暇时将会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教师还可以将优秀的教学视频上传至校园学习平台,便于学生随时观摩学习。尚未开通数字化校园学习平台的中职学校可巧用现有的社交媒体软件,以支持普通话课程的课后学习与互动。例如,学校可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将教师和学生加入到同一个群中,利用QQ、微信的语音对话、视频连接、影像图片资料共享等技术建立多渠道的教学指导。这样一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沟通可不受环境、时间的限制,教学效果将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实现教学渠道、教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Study on Carbon Emission Driving Factors and Low-carbon Policy of Transportation Industryin Henan Province

四、结束语

普通话课程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两节课就能立竿见影的。我们不但要把普通话推广工作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更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普通话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使用普通话。

参考文献:

[1]张莉.中等职业学校普通话教学改革[J].文学教育,2013(4):66-67.

[2]蒋蓉.普通话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5(11):120.

[3]袁丽.浅谈中职语文教学设计策略[J].技术与市场,2014(3):102-103.

[4]李娜.浅析教师语言规范的重要性[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3).

[5]田洪娟.中职学生提高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途径初探[J].现代教育,2014(4).

标签:;  ;  ;  ;  

中职学校普通话课程教学的实施策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