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部落、蜗牛居住地:新一代年轻人的群体困境_蚁族论文

蚂蚁部落、蜗牛居住地:新一代年轻人的群体困境_蚁族论文

蚁族、蜗居:新生代青年的群体困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蜗居论文,新生代论文,困境论文,群体论文,青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后”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80后”是指1980年到1989年之间出生的人;而广义的“80后”泛指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本文所说的新生代青年群体是指狭义的“80后”,他们是亲眼见证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发展并与之一同成长的特殊一代。他们在童年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间,学历也比上代人高,但当他们步入社会的时候,却发现面临着就业、择偶、交友、生存等压力。家庭和社会迫切地需要他们成熟起来、承担责任、面对难题。那么,他们内心的实际状况是怎样的呢?这是本文想探讨的问题。

一、青年热议的三种文化现象

每代人都有属于自己那一代的文化符号,不仅整个青年群体有整个群体的文化,而且青年群体中的不同亚群体也有属于自己的亚文化。这些文化中的文化符号就像一个个标签,把自己与其他社会群体区隔开来。因此,我们能够通过文化符号和符号情境去理解和思考群体及群体中的个人。如果要举出2009年在青年群体中讨论最多的议题的话,笔者认为,一首歌、一本书、一部电视剧肯定能入选,那就是:一首叫《李雷与韩梅梅之歌》的歌,一本叫《蚁族》的书,一部叫《蜗居》的电视剧。

1.《李雷和韩梅梅之歌》——唱哭80后

如果你出生在1980至1988年间,你一定认识Li Lei和Han Meimei。他们是1993年首次改版的初中英语教科书里的插图人物。剃平头的Li Lei,是一个正直向上的小男生;齐耳短发的Han Meimei,严肃保守,很像一个妇女主任。2006年,已是上班族的不少80后网友们开始不断“考证”出他俩的爱情故事,起源是天涯论坛上一篇名叫《八一八中学英语课本中为虾米有一个奇怪的名字——Han Meimei》(注:“虾米”为网络用语,意思是“什么”)的帖子,后来又有风靡论坛的《Li Lei,Han Meimei和Jim Green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除了李韩恋情大猜想之外,当年这套教科书里的所有人物,还包括那只叫Polly的鹦鹉,统统被翻出来八卦了一遍。

最近,一首名为《李雷与韩梅梅之歌》的新歌走红网络,煽情的歌词、伤感的旋律,再次触碰到80后的神经末梢:“一切从那本英语书开始的,那书中的男孩叫Li Lei,身边的女孩名叫Han Meimei,歌曲唱的是Lilei和Han Meimei的故事,讲述的却是所有80后永远的回忆。‘后来听说Li Lei和Han Meimei,谁也未能牵着谁的手,Lucy回国,Lily去了上海,身边还有了那么多男朋友,Jim做了汽车公司经理,娶了中国太太衣食无忧,Li Tao当了警察,Uncle Wang他去年退了休。’每个名字都似曾相识,倍感亲切”[1]。

有人说,80后人未老,就已经开始怀旧了。他们怀旧的内容多种多样,不仅有Li Lei和Han Meimei的小暧昧,还包括80后在成长过程中使用过的玩具、玩过的游戏、听过的歌曲、看过的动画片等等。这些都是80后的集体记忆。而天涯、猫扑等网络社区是80后怀旧的主要场所。通过对美好温馨往事的追忆,强化了对群体的认同,也体现了他们对人生意义和个人前途的思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等都发生着巨大的变迁。“Li Lei”和“Han Meimei”象征的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也已年过二十、要开始承担起部分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但转型时期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生存压力等形成巨大的合力作用在他们身上,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物质实体就充当了情感投射物,成为他们回忆和缓解压力的归宿。

2.《蚁族》——青春向下,梦想向上

《蚁族》一书,作者是青年学者廉思,其主角,不是蚂蚁,而是曾经有“天之骄子”之称的高校毕业生,是对“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形象概括。“该群体高知、弱小、聚居,是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他们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他们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一代;他们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形成独特的‘聚居村’。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他们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全书二十万字,几十幅图片,这些感人至深的文字和发人深省的图片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80后’,‘天之骄子’的光环不再惠顾这一群体,他们比普通人有着更多令人担忧的现状、年轻脆弱的心灵以及无法释怀的青春梦想……他们代表着我们这个社会不能忽视也不应该忽视的最敏感的群体,他们揭示了一代人的痛苦、无奈和彷徨”[2]。

在偌大的世界,他们像蚂蚁一样生活,却有着成为大象的梦想。他们处于城市的下层;他们对城市生活方式比较熟悉和认可;他们在城市处于寄居状态;他们为留在城市而奋斗;他们明确又迷茫。向下的青春,向上的梦想。

3.《蜗居》——“每一个在写字楼中拥有1平方米隔间、月月还房贷、出门坐公交、中午吃盒饭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编剧六六语)

蜗居,是对狭小住所的形象比喻。作家六六以此为题,出版了小说《蜗居》,后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剧中讲述的是一对现代都市姐妹想在大城市买房扎根的情感故事。故事从怀揣在大城市出人头地梦想的海萍和苏淳开始,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希望在国际化大都市的浮光掠影中占据一席之地,憧憬着攒钱买个大房子成为幸福的家庭,无奈残酷的现实一次次将他们梦想的泡沫刺破,两个人毕业十年还付不起十八万的首付。单纯的妹妹海藻在看见姐姐因为一些现实的物质问题过得不好之后,价值观人生观爱情观逐步扭曲,抛下了深爱自己的男友,转投看似爱她的高官宋思明的怀抱,沦为了“小三”,继而在里面夹杂着这样或那样的故事。有人说《蜗居》是残酷现实的催化剂,刺痛了当代青年正在面临的一个严酷现实。

《中国文化报》的记者这么写道:我们看到《蜗居》牵连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成为这个躁动年代的大众谈资:住房压力、地产黑幕、婚姻伦理、官商勾结、贫富差距……这些无不是每天充斥在新闻信息中的常客,却因为电视剧的艺术化表现而显得尤为辛烈、尤为真实、尤为撼动人心。当海萍、海藻、小贝、宋思明折射了当下国人生活中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时,当公众的议论已经超出了电视剧叙事的本身时,当媒介制造的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消解了界线时,我们或许可以说,2009年的年末,围绕《蜗居》展开的讨论已经成为了一起非典型性的“群体性事件”。人们如饥似渴地通过这样一个途径发泄牢骚、倾吐生活的压力和对现实的种种不满。

二、“群体隐性担忧”——新生代青年的群体困境

这里的群体困境有两个特征:第一,群体性,不是单个人的麻烦,而是很多人的共同体验;第二,困扰性,是一种焦虑、不安的体验。新生代青年的口头禅,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怎么着,别以为偶是吓大的啊~”,语气不仅张扬而且略带挑衅,同时却露出一个心虚的表情。确实,生活在这个急剧变化的年代,虽然没有什么真正值得害怕的事,但是他们那脆弱的心脏还是有着没完没了的担忧。他们害怕自己一天天老去,怕相当于祖父辈份的“50后”的期待,怕已是父辈的“60后”的要求,怕身为兄长的“70后”的考验,怕被作为后备力量“90后”的替代。这样的一个群体困境,他们正在经历着。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学会害怕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会面对内心的恐惧,才能优雅地老去;也只有认识自己的恐惧,才能战胜它。这样的“群体隐性担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关注成长的代价

人类的本能决定了人类的心理——越是拥有就越害怕失去。新生代青年这个群体现在正拥有青春,所以就更加害怕长大成熟。一想到长大成熟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改变,而这样的改变是没法逆转的,所以在心理上希望自己永远不要长大。他们在估计成长的代价的时候,潜意识里会有抗拒长大的念头。

这个念头的第一个表现是享受爱的同时害怕主动付出爱。潜意识里特别依赖父母,以不想脱离父母来当作拒绝爱情的理由;到了应该结婚的年龄,却逃避恋爱;不轻易付出爱,内心很依赖别人;有太多理所应当的爱环绕着,反而不会去建立由他们自己发起的亲密关系,但当别人介入他们生活的时候,他们自己会对这些介入很矛盾。

第二个表现是抗拒成人世界的规则。新生代青年群体可以说是第一代拥有卡通动漫的孩子,同时,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电视等媒介也充当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的童年相比之下就充满着梦幻色彩,于是在内心会更加抗拒成人世界的规则。在葫芦娃、机器猫、蓝精灵、圣斗士的世界里,很多事都可以简单地解决;在那些偶像剧、无厘头电影中,很多事都有一个美妙的剧本。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感觉如果一直不成长,就可以随时逃往这样简单的世界,但长大成熟,就要面对残酷、无奈、痛苦、隐忍的现实。

第三个表现是内心没有真正悦纳成长。如果他们内心里没有真正悦纳长大这件事,就不算真的成长,就会一直害怕。无论实际年龄有多大,即使他们有着成熟的表象:西服、公文包、娶妻生子,只要他们还在用被动模式应付着自己的人生,那他们内心就还是个孩子,还在抗拒长大。

2.伤害中感受迷茫与空虚

媒体对于新生代青年抗伤害能力的担忧成为一种暗示,大众容易让他们对号入座。事实上是和平时代的心理陷阱和误区特别容易让他们受到伤害。

相对于和平的时代、稳定的温饱、无所不关心的父母,这些容易让他们在物质上趋于饱和;但学习压力、不断上涨的房价物价、无处不在的就业压力、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父母的过度期待等,让他们的心理压力不能得到舒缓,很容易让他们受到伤害。

矛盾是伤害的核心,他们面对的是最矛盾的环境,再加上后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矛盾,这些都足够他们害怕与迷茫了。所以新生代青年群体都害怕迷茫,但却常被迷茫包围。当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期待中失望后,很容易就迷失了自己。过了16岁的青春期,在25岁之后30岁左右,他们现在正在迎来一个后青春叛逆期,这个时候的他们不会像年少时那样冲动顶撞父母,而是会顺应父母的意思去做。但是内心又会怀疑自己的选择而感到迷茫。父母希望他们拥有稳定的工作,但他们并不想要,这样的生活方式和一成不变的生活却让他们感觉找不到自己,对于未来感到迷茫。这样的迷茫使得他们减轻了对生活的热情。这个时候,他们会抗拒稳定,抗拒大众路线,抗拒一成不变。他们想在抗拒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当然这些迷茫痛苦只是一种量变,并不完全是坏东西。

一代人比一代人更注重心灵生活的充实,这是社会的进步。但也因为追求心灵充实,就让新生代青年有时需要体验另一个极端:空虚。互联网使他们有机会让心灵偶尔空虚,但他们缺少把这种不得不空虚的害怕,置换为享受空虚的过程。

3.在竞争中害怕坚持或选择

新生代青年群体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和多子女最大的不同,就是不习惯竞争。他们不用自小就和别人争夺父母的关爱,也不用面对着一个梨挣扎是否让给别人。所以竞争在他们的初始社会化过程中已经缺席。但在继续社会化的时候,竞争学习成为了关键的一个环节。但他们潜意识里并不习惯这件事,很怕有人抢自己的东西,很怕被检阅,被评价,被审核。而新生代青年所面临的时代,恰恰又是竞争开始变得激烈的时代,国与国、城市与城市、学校与学校都在竞争,何况是刚刚独立的新生代青年?所以蚁族、宅人才会一拨又一拨地出现。

想攻击新生代的青年,攻击“没长性”这一点,最容易命中。新生代青年群体会间歇性地感觉松散,做事情常常半途而废、意志不坚定无法战胜惰性、该做的事没有认真去做。他们抗拒坚持。虽然也知道有些事坚持一点更好,但有时候就是做不到。对他们重要的东西,不可能同时拥有,所以总要选。自由的时代,能选有时候反而是一种痛苦,不了解自己的需要,缺乏信念和信心,这都会成为选择的负担。他们知道选择的标准是选择他们可以承担的,但面对选择时,他们搞不清可以承担什么,就会乱了方向。

4.信仰迷失

新生代青年群体的天生优越感和自我否定的矛盾同时存在。一方面那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让他们理直气壮地没有信仰,因为没有什么信仰需要他们,也没有什么信仰可以征服他们。他们懂怀疑,懂寻找,懂探索,也懂害怕;但另一方面信仰缺失又折射出他们不理解活着的意义,不明确规划自己的人生,不完全遵守社会的规则,然后对自我的肯定度不够,否定自己的能力。他们在努力避免出错,但想多了做事就会瞻前顾后,导致不是想要的结果。他们很害怕心中升腾出这种不满。所以在这个年纪,他们会讨厌自己,只是因为他们还不够认识自己。只看到某个特质、某个行为不好的一面,还没翻过来看看,就过早地给自己下了个消极的定义。其实真正阻止他们去成功、阻止他们幸福的,就是给自己下的这些定义。

新生代青年群体不是缺少外部信仰而是缺少内部信仰。和祖辈相比,他们的内部信仰并没有被外部信仰所覆盖,他们有空间也有自由去做自己,所以他们会有更多的自我问题,但这并不是没有信仰,因为信仰由外部信仰和内部信仰组成,外部信仰具有时代特征,而内部信仰才是值得去深深挖掘。他们的内部信仰是在发展中的,需要用更多的人生经历去充实。对于他们来说,成长是学会比单纯的相信什么更丰富的去体验的一种经历,当下每一刻的意义会自然组成人生的意义,不一定要早早规定好它。

三、接纳与改变——寻找希望的出口

面对种种压力、不安、焦虑的情绪困扰,陷入群体困境中的他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个时候要么改变环境适应自己,要么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如果两者都做不到,就要启动心理防御机制了,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能够把现实、人际关系和个人感情整合在一起。因此,与其害怕与逃避这样不自在的感觉,不如把困境扒出来晾晒,全面地深刻地盘点,好好认识,再去接纳和改变。

1.处理好信任、个性与自由的关系

追求的强度和承受的压力成正比。新生代青年群体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可能会被现实击倒,他们多数会归因于自身的能力。进而缺乏信心,对现实的环境不太信任。

面对凭借个人力量无法掌控的局面,就需要稳定的爱与安全感。无论是亲情、爱情、友情,都能满足安全感的需要。习惯了独处的他们,要去和其他的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这件事既不熟练又不容易。所以他们首先要学会信任,然后才能获得安全感。在所有的心理资源里,他们最需要的是安全感,他们期望有一个感情、关系、物质、愿望和理想都能被自己控制的完美世界,虽然这样的世界并不存在。但是,他们可以期望,很多人和事可以长久、稳定、安全。这个时候,他们可以用个性来抵御压力,所以新生代青年群体一般都喜欢有个性的东西。这是一种表面现象,其实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独立的、不依附的、自我的一种生存状态。他们躲在个性后面保护自己。

自由也是一种个性。很多时候,他们厌倦朝九晚六的工作,想拥有自由。他们很怕爸妈总干涉自己的生活,不想被控制,被管理,被约束。所以希望自由,希望随时能把握自己。但因从小被溺爱惯了,总认为如果撒娇耍赖装小孩,就能让父母一样的大人世界松开控制。于是在心理防御机制里,他们会不自觉地把情绪置换。

2.寻找虚拟与现实互动的情绪安全阀

作为新生代青年,他们期待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同时又会对现实感到无力。单纯的要他们慢慢适应这样的情绪是空洞且不切实际的,这需要一个接受与调节的过程。

首先是动画、漫画、日剧、韩剧这些触手可及的虚拟场景,可以缓冲新生代青年群体接受现实的速度。适当接触不是堕落,也不是逃避社会,而是一种自我治疗。于是会想,即使有不了漫画主人公的那种人生,但是只要奋斗,就能有结果,即便不是最满意的结果。面对残酷的现实时,在脑海里无厘头与梦幻一下,那些不能接受的事情就可以慢慢淡化然后消逝。即使常常失望,也能很快恢复希望。

其次他们正在寻找恰当注释现实的方式。他们对新鲜事有着异常的敏锐度,对许多事情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老一辈相比,新生代青年更容易接纳很多人和事,他们尝试着用一种博爱兼容的方式接受,然后再慢慢去注释。

再次,新生代青年群体应尝试着通过关照内心、自我珍惜来应对外界的冲击。没有哪个年代的人比他们更习惯独处了,因为没什么兄弟姐妹,所以他们从小就会自己和自己玩。即使喜欢热闹,偶尔呼朋引伴,却也喜欢每天给自己留一点独处的时间,写博,听歌,看视频……这些都是最好的自我关注。一方面,新生代青年群体比较倾向于自我关注,所以他们爱宅。因为宅是一种保护;另一方面,藏匿需要是人类共有的心理特征,只不过在这个网络发达的年代,想隐藏起来就像暴露一样容易。他们认为,谁太了解谁都不安全,被人了解得太多就可能被控制,会焦虑,所以他们还是会选择“隐身”。“隐身”、“宅”都是一个出口,作为一种休息方式,间接释放他们的内在情绪,成为一个安全阀。

祖辈们总教他们稳定、铁饭碗、想想明天……可他们还是啃老、月光又闪玩。这是进步还是退步?

和苦苦地为明天打拼相比,珍惜当下也重要。他们都爱自己,爱自己的生活,更爱及时行乐。今天的快乐就是他们最强的心理动力,但也正是这样,他们才有足够的底气老去,才有足够的勇气奋斗明天。时代早已换了他们,换了活法,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为自己、为自己的幸福而选择也许现在看起来是少有人走的路。他们用自己的各种心理能量为自己的担忧对抗,即使浑身上下都是弱点,自我关爱也能够守护最后的“能量核”。承认自己会害怕,原谅自己会害怕,这反而成了成熟的标志。无论他们如何被期待,他们终会像之前的每一代一样,不可抗拒地老去。但是他们足够坚强,因为他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本源更多地在自己的心里。所以新生代青年在群体困境中将用爱和实际行动突围。

标签:;  ;  ;  ;  

蚂蚁部落、蜗牛居住地:新一代年轻人的群体困境_蚁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