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预防及管理措施论文_蔡永雷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预防及管理措施论文_蔡永雷

中国核工业中原建设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是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且普遍存在的一种质量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总体质量管理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但是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质量通病问题仍然不容忽视,面对质量问题的严峻形势,进行质量过程管理显得愈加重要。本文就建筑工程比较常见的几种质量通病进行了简单分析,提出了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及管理改进措施,旨在进一步加强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施工质量;质量通病;表现形式;预防措施;管理措施

1施工质量隐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建设工程的影响

1.1施工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质量问题的产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并非由一种原因或某一施工工序或者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造成的,而是由一系列实施环节的过程管理的不完善或者缺陷,最终导致质量问题的发生。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或者现象,我们称之为"多米诺骨牌效应"或"多米诺效应"(Domino Effect)。

1.2施工质量隐患对建设工程的影响

质量通病作为工程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影响建筑施工企业提高整体素质、影响建筑物观感及使用功能的主要原因。施工质量隐患对建筑工程的影响是持续性的,长久性的,贯穿施工过程的整个阶段,从基础到主体,再到安装工程、装饰工程以及室外工程等阶段。它对建筑物有着不同程度、不同深度的危害,小到仅仅是影响感官效果,但大也可到严重影响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

2质量通病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几种表现形式与预防措施

2.1钢筋工程

2.1.1表现形式:尺寸不准、同截面接头过多、搭接长度不够;钢筋间距不均匀;钢筋位移、漏筋等现象。

2.1.2预防措施:

①严格控制下料长度,绑扎时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偏斜或骨架扭曲。②同一截面严格控制接头率,焊接、搭接接头位置、长度。③在底模板上弹线,按线摆放主筋,逐节点绑扎,严禁出现跳绑、漏绑现象。④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避免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2.2模板工程

2.1.1表现形式:安装加固不牢;拼缝不严;挠度过大未起拱;平整度差;支撑间距过大。

2.1.2预防措施:

①铺模板时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板模压在梁侧模时角位模板应拉通线钉固。②梁侧模须设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模钉牢,梁底按规定起拱。③梁底模严格按设计要求标高起拱,④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拉线检查标高及平整度。⑤梁板模安装完成后应对梁柱模、支撑等进行检查、加固处理。

2.3混凝土工程

2.1.1表现形式:蜂窝、麻面;缺棱、掉角;表面不平;干裂收缩;

2.1.2预防措施:

①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分层振捣至排除气泡为止,严格控制塌落度,避免过早拆模现象。②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模时避免用力过猛造成碰撞。③浇筑过程中做水平控制标志或拉水平控制线,浇筑后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⑤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按要求设置作温度传感器,作好测温记录,以掌握实际温度场的变化,并加强混凝土养护。

2.4砌体工程

2.1.1表现形式:砂浆不饱满;留槎不规范;通缝、透明缝;垂直、平整度较差;

2.1.2预防措施:

①砌筑采用“三一法”“挤浆法”砌筑,严格控制砂浆饱满度及配合比。②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先退后进,沿规范要求设置加强钢筋。③小砌块应对孔错缝搭砌,横纵挂线控制,确保墙体的垂直度、平整度及阴阳角方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抹灰工程

2.1.1表现形式:空鼓、开裂、泛碱;表面平整、垂直度较差、阴阳角不方正,

2.1.2预防措施:①认真清理基层和提前将墙面用水浇透,分层抹灰,控制每层抹灰厚度;②墙面脚手眼等预留洞口要堵塞严密,用于堵塞混凝土墙上脚手眼的细石混凝土标号应比混凝土墙体的标号高一个强度等级。③抹灰前按规矩要求将房间找方,挂线找垂直和贴灰饼做冲筋,封层抹灰严格控制。④抹阴阳角时应随时用方尺检查角的方正,避免裂缝和不垂直、不方正。

2.7防水工程

2.1.1表现形式:地下室渗漏;屋面渗漏、厨卫间渗漏、外墙渗漏、阳台渗漏;

2.1.2预防措施:

①地下室基层清理干净,铺贴卷材应根据所需进行剪裁,在基层上弹出铺贴控制线,卷材搭接顺序、搭接宽度必须符合施工方案及标准规范要求。②屋面附加层采用与大面同材质的防水卷材,附加层宽度、上泛高度及大面卷材搭接宽度必须严格控制满足设计规范要求。③厨房、卫生间地漏、下水管、套管应预留适当的高度,管道根部的预留洞口应用微膨胀混凝土填塞密实,管道根部四周用硅酮密封胶或防水涂膜处理。④外墙部位构件的滴水线粉刷应密实、顺直,不得出现爬水和排水不畅的现象。⑤阳台、雨蓬和挑檐等处应设置排水坡度,坡度设置不应产生倒泛水;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管理措施

3.1建立质量管理机构

成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是质量管理的核心。明确管理责任,加强沟通,建立健全从领导班子、主管科室到作业人员在内的全覆盖式施工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按照实名制规定,将各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进行公示,把每一个施工、工序、环节的质量责任按岗位和分工落实到每个人,建立质量责任界定和追溯体系,一旦发现问题隐患,便可立即找到管理责任人要求立即整改,确保施工质量处于可控状态。

3.2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原则。建立切实可行、科学优化的管理制度体系,重在施工中的得到贯彻执行,才能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管理机制,并通过采取多项措施,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狠抓现场施工质量,强化质量管理全过程、全方位、全方面的控制,自上而下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彻底解决施工中存在的不良感情问题。

3.3加强质量过程管理

加强质量过程管理是整体质量管控的重要措施。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包含质量监督和质量的控制两个方面的工作内容,控制是基础,监督是关键,重点应放在控制上,但两者应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创建一个优良的工程是实施质量过程管理的结果,它是通过施工前期的质量策划和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来实现的,因此,切实抓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是实现施工企业创建优良工程的关键。

3.4转变质量管理思想观念

质量管理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提升是质量管理持续性提高需要克服的最大问题。质量管理从来都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也不仅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质量管理是需要组织的每个部门和每个岗位、每一成员共同参与。质量管理同安全管理、施工管理是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的,和安全管理的“三个必须”的思想是一致的,所以积极推广全面质量管理(QTC)的思想,就显得格外重要。

4结论

在工程建设中由施工质量、安全和施工管理是密不可分,只有对施工过程出现的管理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加强质量过程管控,然后采取合理地改进措施,才能防止工程施工中质量通病的产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隐患问题,才能使施工质量管理提质增效,确保建设工程安全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圣浩等.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朱卫东.浅谈房屋建筑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的探讨[J],科技信息19(2010).

[3]龚智升.浅析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质量管理[J].农家科技,2014(6)..

[4]杨军,刘丽春.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1(2004):170-170.

[5]郑鑫,夏静.浅议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施工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42.

[6]赵中强.浅谈房屋建筑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166.

论文作者:蔡永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预防及管理措施论文_蔡永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