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负压封闭引流用于骨创伤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冯卫华

冯卫华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471002

摘要: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用于骨创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8月期间实施骨创伤治疗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引流方式将其分为封闭引流组(39例)与常规引流组(39例),常规引流组患者采用常规引流技术治疗,封闭引流组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封闭引流组明显优于常规引流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用于骨创伤创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骨创伤创面;临床疗效

骨科创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并且该类疾病往往较复杂,治疗难度大,患者的恢复时间较长,恢复过程容易发生感染等多种并发症,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至关重要。临床表明,在骨科创伤的治疗中,创面的治疗是其重要环节,一旦创面处理不当而发生感染等并发症便很容易对治疗效果和预后造成影响,甚至导致骨科创伤治疗失败[1-2]。对于骨科创面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通过引流技术。本文旨在分析负压封闭引流用于骨创伤创面的临床疗效,特收集我院实施骨创伤治疗的78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实施骨创伤治疗的78例患者,根据患者的引流方式将其分为封闭引流组(39例)与常规引流组(39例),封闭引流组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12岁-76岁,平均年龄(41.23±10.64)岁,其中有36例为新鲜创面,另外3例为陈旧创面;有34例为四肢受伤,5例腰骶部受伤;常规引流组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14岁-77岁,平均年龄(42.45±10.82)岁,其中有35例为新鲜创面,另外4例为陈旧创面;有33例为四肢受伤,6例腰骶部受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传统清创术治疗,常规引流组患者采用常规引流技术治疗,及时更换敷料,对于创面较大的患者需在引流过程中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需定时检查创面的愈合情况,一直到创面重新长出肉芽组织,且新生的组织成熟后再实施植皮、缝合等处理以消除创面;封闭引流组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首先是利用敷料将创面覆盖,同时利用半透明薄膜对创面实施封闭处理,所有患者均持续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术毕详细检查是否出现漏气或者阻塞等异常现象,如果有则需及时处理;在完成守护后一周左右取出敷料,并对创面的愈合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取出敷料后详细检查创面以及肉芽的成熟情况,对于肉芽未成熟或者创面较小的患者给予缝合,对于肉芽成熟或者创面较大的患者则给予植皮处理,促进创面恢复;如果创面愈合情况较差则对患者再次使用敷料覆盖,并重复以上操作。

1.3效果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疼痛及炎性反应消失,创面彻底愈合,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有效:患者的疼痛及炎性反应得到明显改善,创面基本愈合,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无效:患者的疼痛及炎性反应没有改善或加剧,创面没有好转,感染持续加重[2]。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χ2检验统计计数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封闭引流组明显优于常规引流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引流骨科创面治疗的常用手段,引流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决定了创面的治疗效果。封闭式负压引流是近年来推广的一项新型技术,该技术主要利用医学高分子材料,有效的成为了引流管与创面的媒介,在引流过程中,高负压经过引流管的时候能够比较均匀的在材料表层分布;另一方面,高分子材料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可精确的保证负压迅速到达指定位置,最终获得满意的引流效果[3];我国著名医学研究者[4]等表明,封闭式负压引流充分利用高负压的作用,可以使一些体积较大或者质地较硬的分泌物快速被分割成颗粒状,并在短时间内被引入引流管而被吸出,而对于另外一些可能堵塞引流管的分泌物则可以附着在材料表层,在更换敷料或者去除材料的时候便可将其带离机体。

归纳起来,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最大的优势是能够有效保障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患者可在引流后迅速恢复,缩短了创面的愈合时间和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降低了感染发生率,从而降低了抗菌药物的应用量,在操作上也相对较简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本文主要对我院实施骨创伤治疗的78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负压封闭引流用于骨创伤创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刘国荣.负压封闭引流用于骨创伤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07:898-899.

[2]张耿明,李浩瑜.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3,05:713-715.

[3]杜巍.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急诊治疗四肢软组织严重创伤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4:101-102.

[4]陈嘉凯,潘晓华,张晓明,徐忠世,谢伟平.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J].中国当代医药,2012,16:190-191.

[5]蒋龙华.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创伤合并复杂创面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06:101-102.

论文作者:冯卫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7

标签:;  ;  ;  ;  ;  ;  ;  ;  

基于负压封闭引流用于骨创伤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冯卫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