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介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品种论文,玉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忻玉106:是由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利用两个自选系组配而成。2002年通过山西省玉米中晚熟组预试,2003、2004年通过山西省玉米中晚熟组区试及苗头品种生产试验。2005年审定。
特征特性:在山西省忻州市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株高300cm,穗位高135cm,总叶片数22片左右,植株半紧凑,叶色深绿,花丝青绿色,雄穗分枝21,花药浅黄色,花粉量大。果穗筒型,籽粒马齿型,黄色,红轴,穗长27cm左右,穗粗6cm左右,穗行数20行左右,行粒数44粒,千粒重360g,出籽率84%。根系发达,抗倒抗病性强,属中晚熟高产大穗型玉米新品种。
产量表现:近年所内品比及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代县、定襄县等地布点试验,产量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5.5%~28.4%。2003年山西省中晚熟区试,平均亩产789.1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2.2%,2004年继续参加山西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08.8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8.6%。2004年参加山西省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57.2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5.9%,居所有参试品种第一位。2003年四川德阳市试验,平均亩产493.6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25.4%,同年陕西汉中试验,平均亩产754kg,比对照晋单45号增产20.8%;2004年参加陕西南郑县试验,平均亩产738.5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23.5%,同年南郑大面积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7.8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12.6%,同年还参加陕西商洛地区试验,平均亩产703.5kg,比农大108增产26%,比商玉2号增产12%。
栽培要点及适应范围:本品种为稀植大穗型、中晚熟品种,增产潜力大,宜在中上等水肥地种植,留苗密度宜在2800株/亩左右。适宜华北、西北、东北部分地区春播,西南地区春、夏播,黄淮海地区夏播种植。
忻玉109号:是由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早熟玉米选育课题组育成,2005年1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忻州春播生育期115天左右,比屯玉8号早熟3~4天,属早熟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叶短宽,生长健壮,长势强。成株株高260cm,穗位高100cm,主茎叶片数19~20片,叶片半上举,叶色深绿,植株清秀,株叶结构较为合理。气生根绿色,较发达,抗倒能力强,活秆成熟。果穗长筒形,苞叶带有小剑叶,穗型整齐,结实饱满,无秃尖。穗长21.8cm,穗粗5.4cm,穗行数16~18行,千粒重354.0g,出籽率87.4%。该品种抗大斑病、小斑病、穗腐病、矮花叶病、粗缩病和青枯病,感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该品种粗蛋白含量为9.85%,粗脂肪含量为3.75%,粗淀粉含量为73.34%,赖氨酸含量0.24%,容重为660g/L。籽粒半硬质,金黄有光泽,商品品质好。
产量表现:1999~2000年所内产量试验,平均折合亩产760.1kg,比对照烟单14号增产28.7%。2001年参加山西省春播早熟区预试,较对照烟单14号增产19.0%。2002~2004年参加山西省春播早熟区区试,平均折合亩产588.5kg,三年平均较对照烟单14号和屯玉8号增产4.33%。2003~2004年参加山西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亩产613.0kg,较对照屯玉8号增产9.1%。2002~2004年分别在山西省的浑源、大同、广灵、应县、忻州、原平及河北省示范种植,较相应对照增产均在8%以上。
栽培要点及适宜范围:通过密度试验,该品种水地的理想留苗密度为3500~4000株,旱地应适当减少。应氮磷配合,施足底肥,同时重视大喇叭口期的肥水管理。水肥条件较好时更能发挥其品种特性。该品种属早熟杂交种,适于山西省北部早熟区、东西两山丘陵区春播种植,也适于南部部分地区夏播种植。
忻玉110:是由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1998年选育而成。2005年1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晋北春播从出苗至成熟,生育期125天,晋南夏播96天。幼苗生长势强,叶片上冲。株高230cm,穗位高86cm,穗长22cm,穗粗5.8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42粒,出籽率84%,千粒重410g,穗轴粉红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品质优商品性好。高抗矮花叶病、穗腐病,抗青枯病、大斑病、小斑病,中抗丝黑穗病。
产量表现:1999年所内鉴定,折亩产692.6kg,比对照烟单14增产18.6%;2000年所内品比平均亩产699.1kg,比对照晋单34号增产17.6%;2001年参加省预试,平均亩产740kg,比对照增产28.2%,居14个参试品种第一位;2002年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638.1kg,比对照增产10%,同年所内展示,平均亩产711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1%,居46个参展品种第二位。
栽培要点:该品种适宜山西省春播区和夏播区种植,每亩留苗3000~3300株。
联系电话:010-68919664
标签:玉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