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产业主导经济增长模式形成途径探讨_经济论文

江西省产业主导经济增长模式形成途径探讨_经济论文

形成江西工业主导型经济增长格局的途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西论文,经济增长论文,格局论文,主导论文,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01)10-0046-04

重新审视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江西经济发展战略,可以看出,江西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长期偏重于农业。从20世纪80年代的“画好江西的山水画”、“在山上再造一个江西”,到90年代的“把江西经济大厦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等等,无一不是偏重于传统农业的。发展战略选择的偏颇,已导致我省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工业比重不高,第三产业弱小。目前,江西工业总量水平不仅在华东地区处于最后一名,就是在中部地区也排得很后。全省工业产值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已从1991年的1.77%,下降到1996年的1.48%,再降到1999年的1.17%。江西经济与周边省份的主要差距在工业,今后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也在工业,这在全省上下已经形成了共识。

根据江西工业经济的现状和特点,“十五”期间要形成工业主导型经济增长格局,其基本途径是:

一、实施技术跨越战略,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培育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源,抢占新世纪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江西省的工业化是在与沿海发达省份有一段距离,与世界发达工业国有很大一段差距的条件下进行的。倘若要在短时间内赶上沿海发达省份的工业发展水平,缩短与世界发达工业国的差距,就不可能按常规一步一步地演进,而应该打破常规,实施跨越式的发展战略,抢占新世纪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就是说,在21世纪初,江西的工业化发展不能像工业化先行国那样,待完成重化工业后才开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是在推进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依靠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来达到目标。在新世纪初,高新技术产业将呈加速发展趋势,这是新的国际经济环境特别是科技革命的浪潮和知识经济的巨大渗透力给我们带来的跨越式发展机遇。为此,我们必须通过重点扶持,优先发展,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为特色、基础雄厚、技术一流、市场占有率高的先进工业体系。

那么,在江西工业中,到底应该优先发展哪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呢?目前,江西省政府有关部门、实业界和理论界的共识是江西首先要发展的是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产业,并且电子信息和生物工程、新材料产业作为江西工业“十五”规划中的重点产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我们认为,这几大产业在其发展中必须要注意质和量的共生共长。不仅要有企业数量上的扩张,更要重视企业在技术质量上占有优势。这个质上的优势就是:第一,产品的质量要达到最优,要研制和引进国际顶尖技术,以生产国际上最先进的主流产品为主,创立品牌,占领市场。第二,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实现产业的全国化、国际化。在新型材料产业发展中,要充分利用江西星火化工厂有机硅生产技术、产量居全国第一的优势,力争把江西建成中国甚至世界有机硅生产基地。在生物工程产业的发展中,要以现有发展起来的产业为基础,扩大产业群,把江西建成国家主要的生物工程产业基地和生物制品供应中心。在软件开发中,通过特殊政策,依托金庐软件园,做大做强江西的软件产业。

二、把“科技兴工”作为江西工业现代化的主体战略。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立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是高新产业形成的源泉,也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动力。为此,必须把“科技兴工”作为江西工业现代化的主体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我省工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方法是要把立足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上,加强我省工业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当前,增强江西工业生产中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大力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江西工业现代化的灵魂。政府在扶持这些企业的发展中,必须在融资、市场开拓、对外出口、技术进步、成果转化等方面全方位地给予政策支持。就目前来说,最紧迫的是要解决二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立为这些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和创业融资的融资体系,解决这些企业生产中资金不足的困难。二是建立政府采购制度,在遵守市场竞争规则条件下,运用政府优先购买的订购政策,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解决部分市场问题。第二,加大R&D经费的投入,建立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科技研究和开发体系。江西在科研开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入不足,“九五”期间,江西省大中型企业的R&D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不到2%,而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一般为5%~10%。为此,政府一方面要动员企业多投资于研究与开发,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依靠技术市场和资本市场,扶持企业科研发展。第三,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目前在发展科教中,江西省在南昌创办了高新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区,设立了产学研基地、留学生创业园区等,所有这些都为我省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江西工业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校的合作,鼓励产学研之间的各种形式的联合。第四,政府要建立一个科技信息中心,收集并定期公布所有的科技成果信息和成果需求信息,加快其传播和交流的速度,使企业可以及时掌握相关科技成果,减少选题时的盲目性,增加科研开发的针对性。

三、加大资金和政策投入,重点支持四大支柱产业发展

根据国内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结合江西省的具体条件,在“十五”时期,江西省应集中力量,重点支持有色冶金、食品、汽车和石化等支柱产业的发展,积极培育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带动全省工业持续快速增长。

①有色金属工业。江西省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现已形成江西铜业、金世纪冶金、富家坞铜业等骨干企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铜、钨、稀土等产品的初级加工上,精深加工产品发展严重滞后,产业加工链条较短,产品开发深度不够,技术含量较低。为此,今后要以现有骨干企业为核心,通过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资产重组,逐步形成若干集采掘、冶炼、加工、销售、研发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同时,要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加工链条,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种花色,逐步实现由粗加工、低增值向深加工、高增值的转变。在努力搞好铜钨业深度开发的基础上,要突出抓好稀土的产业化和精深开发。

②食品工业。江西食品工业已有一定基础,生态环境好,具备建设有机食品工业的条件,而且有机食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潜力大。要形成有特色的江西有机食品工业,今后应重点抓好三件大事:一是瞄准市场,发挥独特资源优势,重点扶持发展肉禽加工、果蔬加工、米制品加工、绿色森林食品(含茶饮料)和新型食品辅料等一批优势产业,力争在全国形成行业规模优势;二是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龙头,以资产重组为纽带,实行大集团战略,力争培育德宇集团等几个在全国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带动全省食品工业发展的“领头羊”;三是采取官产学研民媒互动战略,打破条块分割,促进地区融合发展,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培育一批在全国很有影响、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名牌产品。

③汽车工业。以江铃汽车、昌河微型车和洪都摩托为核心,江西省现已形成了年产各类汽车25万辆、摩托车20万辆、中高档客车1万辆的生产能力。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作为核心企业的江铃和昌河两厂家,企业规模太小,几乎缺乏研发能力,而且没有形成生产配套体系。因此,今后江西省必须狠下决心,把发展汽车工业提到更加重要的日程上来。一是加入WTO以后,虽然汽车工业会受到较大冲击,国内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但预计国外大公司进入将主要采取合资的方式,这就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会。二是目前江西省汽车工业已有一定基础,但规模很小,缺乏国际竞争力,如果不抓住机遇想办法做大,很难有大的出路。三是我国汽车工业正在由分散走向集中,目前各地正在积蓄力量,为下一轮竞争做准备,江西省不应错过这次机会。为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今后可以考虑采取市场经济手段如兼并、收购、联合等,对昌河和江铃实行资产重组,组建一个企业集团或者形成战略联盟,实现融合发展。

④石化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既是江西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今后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目前,江西省的石油化学工业已形成了石油加工、基本化学原料工业、农用化肥工业和有机化学工业的生产格局,并拥有九江石化、昌九化工、贵溪化肥、诚志化工等骨干企业。在“十五”时期,江西省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首先要巩固现有的产业优势,以优强企业为核心构建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逐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产业发展方向上,要在不断巩固农用化工产品和化工原料产品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和新型化工材料,不断提高产品的加工深度和增值程度,延长产业加工链条,推动上下游产业一体化,促使江西省石化工业逐步向高级方向发展。

四、采用高新技术,积极调整改造传统优势产业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尤其是要采用高新技术,加强对机械、建材、陶瓷、纺织、林产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的调整改造,使其上规模、上档次,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花色,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①机械工业。作为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江西省机械工业仍以普通机械为主,农业机械这一传统优势正在丧失,基础机械力量薄弱,精密机械、先进制造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严重滞后,在国内市场基本不具备竞争能力。为振兴江西省机械工业,今后应立足现有优势和工业基础,实行扶优扶强和大集团战略,重点支持发展电器机械、工程机械、包装机械、农业机械、医疗器械、环保机械以及光机电一体化技术,逐步形成优势。尤其是电器机械行业,目前正在由分散走向集中,并向跨行业方向发展。对江西省来说,今后电器机械的发展可采取三种策略:一是以华意等为龙头,通过资产重组和联合,建立一体化的企业集团,把企业做大做强,在全国形成竞争优势;二是按照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的思想,鼓励国内外大企业兼并、购买、承包现有企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三是与国内外大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同时大力发展转包经济和零部件生产,敢于担当配角。

②建材工业。江西省建材工业企业规模小,产品结构严重不合理,市场竞争力较弱。目前,江西省建材产品的90%以上集中在水泥和建筑陶瓷等长线产品,新型建筑材料发展十分缓慢。作为建材工业最主要的行业之一,江西省水泥工业企业规模很小,生产工艺十分落后,有近50%的水泥生产能力属于即将面临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为此,今后江西省一定要对水泥工业进行大幅度的结构调整,坚决压缩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档次,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要集中力量,大力发展那些市场前景看好、技术含量较高,且具有环保效果的新型建筑材料,尤其是新型墙体材料、环保型高性能涂料和新型装饰装修材料。

③陶瓷工业。江西省拥有世界著名的景德镇瓷都,但近年来景德镇的日用陶瓷工业正在走向衰退,其在全国的地位日趋下降,基本缺乏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目前,维持景德镇陶瓷产业优势地位的主要是艺术陶瓷产业。为此,今后江西省要把振兴景德镇陶瓷产业作为全省的一个重要战略提到日程上来,要通过扩大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进一步巩固景德镇艺术陶瓷的优势地位,重振日用陶瓷昔日的辉煌。同时,要加快建筑陶瓷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并加大资金和政策投入的力度,大力发展那些市场潜力看好、技术含量高的工业陶瓷,尤其是电子陶瓷、功能陶瓷、结构陶瓷以及陶瓷新材料等。

④纺织工业。加入WTO以后,对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和纺织品的出口十分有利。但目前江西省纺织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市场竞争力较弱。为此,今后江西省纺织工业的发展,重点是要通过资产重组和强化技术改造,逐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一是以九江化纤、江西化纤化工、宜春苎麻纺织等骨干企业为核心,按照市场经济原则,组建资产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二是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的工艺设备,对化纤、苎麻等纺织优势行业进行调整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三是利用赣东南的区位和廉价劳动力优势,鼓励沿海和外资企业来发展纺织服装工业。

⑤林产加工业。要充分利用江西省多山的特点,围绕“在山上再造一个江西”的发展战略,在加强林业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产精深加工业,尤其是现代家具、竹木精细加工、手工艺品、绿色森林食品、精致纸制品等产业,力争把江西建成为林产加工业大省。尤其是江西省具有丰富的毛竹资源,一定要搞好竹产品深加工,不断开发竹材、竹笋新产品。在竹材精细加工方面,可以重点发展竹木地板、竹质人造板、竹胶板、园艺竹木制品、竹凉席等,以及竹编、竹雕、竹根雕、竹画、竹乐器等特色工艺品。竹林加工业应主要依靠中小企业,充分发挥社会民间资本,尤其是港澳台和外商投资的重要作用,采取“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模式,发展一批专业化、多品种、深加工、高效率的企业群体,逐步形成行业规模优势。有些产品加工可以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方式,由专业化公司进行产品设计和市场销售,加工环节则直接转移到农户。

五、集中办好工业园区,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新世纪初,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走江西经济发展新路(即成为沿海发达地区的“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重要战略取向,这是符合江西省情和顺乎民心民意的战略决策,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工业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既要借鉴沿海发达地区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又要尽力避免工业化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负面影响。围绕降低发展成本,增强聚集效应,在“两个集中”上下功夫:一是引导工厂向工业园区集中,办好工业园区,加快工业发展;二是引导人口向城市和重点城镇集中,加速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以提高城市道路、水电、教育、卫生等公用设施的利用率,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增强城市或重点城镇的辐射能力。为此,可以考虑将工业园区建设与条件较好的原省级开发区建设结合起来,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吉安、赣州、抚州等设区市所在地原则上在原省级开发区的基础上设立工业园区,不再铺新摊子;上饶、宜春、鹰潭、新余等地可以根据情况集中办好一个工业园区,加快工业发展。而且工业园区建设应与城市化紧密结合起来,以工业园建设促进城市化,使其成为城市的形象工程,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试验田。下大力气建设好工业园区,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就有了载体,就能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江西省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金三角地区的交互影响区,可以直接接受这三个地区的经济辐射。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工资、用水用电以及土地和原料价格的上涨,这些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出现向内地转移的趋势。而江西省剩余劳动力较多,工资便宜,原料供应充足,水电成本较低,如果能够较好地改善投资环境,江西省无疑将成为接纳沿海产业转移的理想地区。为此,在“十五”期间,江西省应把接纳沿海产业转移与乡镇工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依靠外部力量来推动江西省轻纺工业的大发展。一是瞄准上海,加强赣东北与长江三角洲之间的经济联系,学习和借鉴上海等地的改革经验,引进人才、技术和资金,加快江西的工业发展;二是瞄准广东、福建,借鉴其市场机制,开拓市场,接受产业转移,加快赣东南地区的发展;三是要提倡发展配角经济,鼓励大企业、大跨国公司在江西设立分支工厂,要不断优化环境,搞好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六、实施"112"工程,进一步改善江西工业布局,努力把江西建成全国性的农副产品调控中心和供应基地

在工业布局上,要实施"112"工程,集中力量,重点抓好“一点一区二线”的开发。一是要扩大南昌的城市规模,把南昌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在政策上要鼓励大企业将公司总部迁往南昌,或者在南昌建立研究和开发机构。有条件的企业甚至可以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借助外地智力资源,实现江西工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二是在建立城际快速交通干道的基础上,加强对南昌、九江和景德镇“金三角”地区的开发,尤其是要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继续搞好昌九工业走廊的建设。通过重点开发和必要的政策支持,将赣东北的昌九景“金三角”地区建设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三是以京九铁路和浙赣铁路为主轴线,进行中小城市工业的重点开发,由此形成江西工业城镇布局的“金十字”基本骨架,推动全省工业的全面振兴和繁荣。

根据江西省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劳动力资源充裕、价格便宜等情况,可以考虑把江西建成全国性的农副产品调控中心和供应基地,以实现江西农产品深加工化和农业产业化。

所谓的农副产品生产调控中心是指产品生产的指挥、调配和控制中心,它应具备下述五个方面的功能:第一,是一个产品开发与研究中心,为各地相关企业、农民运销协会、农户提供生产品种、规格款式、包装和一般制作技术。第二,是一个产品生产的指挥中心,为相关企业提供产品的数量与质量要求,并在必要时提供生产设备和指定生产工艺过程。第三,是一个产品产销协调中心,根据对市场信息的了解,指导加工企业和农民运销协会、农户制定生产计划,策划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安排经营网点,选择价格策略等等。第四,是一个资产运作与投资指导中心,向全国各地相关企业提供资产运作方案,以指导企业的投资方向,投资规模和投资策略。第五,是一个产品质量控制中心,按照塑造江西名优农副产品品牌的标准严格控制相关企业产品的质量,并向其提供管理人才、管理经验和质量控制体系。

[收稿日期]2001-09-01

标签:;  ;  ;  ;  ;  

江西省产业主导经济增长模式形成途径探讨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