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论文_朱新汪作为

朱新汪作为通讯作者

(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200083)

【摘要】目的:观察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选用阿立哌唑治疗6周,应用PANSS(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评定治疗后的效果,计算有效率。结果:阿立哌唑能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经统计治疗前后PANSS评分差别显著,总有效率9166%。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关键词】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117-02

精神分裂症是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的精神疾病。多见于青壮年,一般病情迁延,呈反复加重恶化衰退致残。近年认为分裂症可出现幻觉妄想、行为冲动等阳性症状群外,还可具有思维贫乏、情感淡漠、行为退缩等阴性症状群,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阿立哌唑(Aripiprazole)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为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通过对5HT2A受体的拮抗作用以及通过对D2和5羟色胺1A(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作用而共同起效,是多巴胺(DA)和5HT系统稳定剂。既有研究认为阿立哌唑不仅对阳性症状群及阴性症状群都有疗效,同时还可改善认知功能。为了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系2008年3月至2008年5月在我院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共27例,年龄12~61岁,病程1月~32年,男11例,女16例。治疗前1月未服任何抗精神病药,且无严重躯体疾病。

12方法:入院后给阿立哌唑(博思清)系统抗精神病治疗,起始剂量10mg/d,1周左右根据病人情况加至20~30mg/d。失眠烦躁病人给苯二氮卓类药物对症处理。共观察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的2,4,6周应用PANSS量表各测评一次,治疗后所测数据与治疗前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治疗6周后计算有效率,PANSS减分率>90%为临床痊愈,70~90%为显效,40~70%为有效,<40%为无效。治疗中半月检查一次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随时记录出现的药物副反应。

2结果

21疗效PANSS评分:治疗中1例因经济原因换药,2例提前出院,实际完成调查24例。治疗后评分发现PANSS各因子分均呈递减趋势,自第2周开始,与治疗前比较差别已有显著意义(P<001),第4周开始则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调查结束时统计减分率发现,临床痊愈8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66%。详见表1。

22药物副反应:调查中发现动眼危象1例,表现双眼球上翻,嗜睡1例,上述2例副反应均出现在治疗前2周,未作处理2周后消失至6周治疗结束未再出现。发现心肌供血不足1例,ECG示T波平,无胸前区不适感,经丹参对症处理好转。

3讨论

目前国外的研究中,发现阿立哌唑在控制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方面与利培酮、氟哌啶醇疗效相当,在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方面与奥氮平相似[1],抗精神病疗效也在临床中得到证实[6,7]。由于作用机理与第一、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有所不同,是继氯丙嗪,氯氮平之后的第三代抗精神病药物。Weinberger在1986年提出了精神分裂症存在多巴胺D1和D2不平衡修正假说[2],阿立哌唑则是一种既能阻滞多巴胺D2和5HT2A,又能部分激动多巴胺D1和5HT1A而达到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阳性症状或伴随焦虑抑郁症状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3]。阿立哌唑是DSS药物,在DA功能高的脑区表现出拮抗性,在DA功能低的脑区表现出激动作用,故能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阴阳性症状。对5-HT的研究表明,5-HT2A与5-HT1A平衡拮抗,5-HT2A高则5-HT1A功能相对下降,会出现焦虑抑郁症状,且5-HT2A在皮质具有抑制DA作用[4,5]。阿立哌唑具有5-HT1A部分激动作用和5-HT2A拮抗作用,能缓解焦虑抑郁症状,且能从5-HT水平加强其抗精神病作用。治疗中没有因为副反应而脱失的病人,表明阿立哌唑副反应小,治疗依从性好。治疗中多数病人在1周左右加至20~30mg/日,未见1例因加药过快出现副反应,使用起来很方便,能做到尽快控制病情。

4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副作用小,治疗依从性好,对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都有效,使用起来很方便,能做到尽快控制病情。

参考文献

[1]久住一郎,小山司.抗精神病の向と题点[J].临床精神医学,2004,33(3):263.

[2]徐俊冕.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新经验[J].上海精神医学,2004,16(2):100.

[3]黄文武,姜德国.抗精神病新药阿立哌唑[J].上海精神医学,2003,15(5):.

[4]喻东山.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机制.国外医学精神病分册,1999,26(4):200202.

[5]袁勇贵,吴爱琴,张心保.焦虑和抑郁合病的生物学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0;27(3):144145.

[6]Kern RS,Cornblatt B,Carson WH,et al.An open-labek comparison of the neurocognitive effects of aripipirazole vs olanzapine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psychosis[J].Schizophr Res,2001,49(Suppl):234237.

[7]陈圣霞,魏春香,朱凤玲.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6,16:4647.

论文作者:朱新汪作为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3年10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9

标签:;  ;  ;  ;  ;  ;  ;  ;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论文_朱新汪作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