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肿瘤应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袁平成

肾肿瘤应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袁平成

袁平成 (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 435000)

【摘要】目的:对肾肿瘤应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0年4月~2013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肾肿瘤患者94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开放肾部分切除术,研究组予以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分析患者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经不同方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6%,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4.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来治疗肾肿瘤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的症状,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肾肿瘤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4-0175-01

肾肿瘤在泌尿系统中比较常见,是恶性肿瘤之一,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是临床治疗肾肿瘤疾病的有效方法,该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而同时能达到与开放手术同等的去瘤效果的目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对肾肿瘤应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10年4月~2013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肾肿瘤患者94例, 入选病例均为直径<4cm单发肿瘤或肿瘤直径>4cm但位于肾浅表呈外凸性生长的T1肾癌,影像学检查提示无远处转移,未见淋巴结转移,术中也未发现淋巴结肿大。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4:23;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52±13.48)岁。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5:22;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53±13.7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开放肾部分切除术,并剥离肾包膜两旁,显露出要切除的平面,距肿瘤组织0.5cm-1.0cm切除肿瘤组织,在肾盂旁会遇异位血管,应用蚊式钳夹和止血钳进行结扎,术后再留置引流管。

研究组:患者予以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采用气管插管行全身麻醉方式,然后取患者的健侧卧位,垫高腰桥。采用气囊扩张法建立后腹腔的间隙,以超声刀打开肾周脂肪囊和筋膜,游离肾脏,显露肾蒂及肾肿瘤,阻断肾蒂,距肿瘤边缘0.5cm-1.0cm切除肿瘤。可吸收线缝合肾实质,止血纱布填塞,并缝合固定[1]。恢复肾脏血流,检查创面无出血后,固定肾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如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监测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如皮下气肿、腹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一般资料用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时,表示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

经不同方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如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的手术治疗情况(n/%)

组别例数(n)手术时间

(min)热缺血时间

(min)术中出血量

(ml)住院时间

(d)

研究组47142.5±41.323.8±3.7124.7±132.410.1±1.6

对照组47108.6±44.721.3±4.6210.3±134.614.1±2.1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经不同方案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如皮下气肿、腹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6%,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4.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比较(n/%)

组别例数(n)皮下气肿腹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472(4.2)1(2.1)2(4.2)10.6

对照组475(10.6)4(8.5)7(14.8)34.0

3.讨论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少、创伤小,是治疗肾肿瘤的有效方式,肾部分切除术适应证包括双肾癌、肾脏良性肿瘤、孤立肾、以及一侧肾癌但对侧肾功能暂时正常但患有严重威胁肾功能疾病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对于伴有严重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术前,应注意手术的适应证,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在手术的过程中,应注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热缺血问题,热缺血时间越长,出现肾损伤的可能性越大,在手术的过程中,应注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热缺血问题,热缺血时间越长,出现肾损伤的可能性越大,一般而言,热缺血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出现肾损伤的可能较小,因此,肾肿瘤的切除应尽可能控制在30min内以控制热缺血时间。对于术后的复发问题,为了防止肿瘤复发,切除肿瘤时,应沿组织边缘进行切除,以保证组织的切缘阴性[2]。切除肾脏部分时,应距离肿瘤包膜0.5cm以上,切除肿瘤后,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并通过膀胱镜来放置引流管。

本次研究表明,经不同方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6%,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4.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经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肾肿瘤的有效方式,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安全可行等优点,不仅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还能够很好的保持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卢庆,江玮,许恩赐,蔡伟忠,郑松,陈江英.49例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2,3(5):161-162.

[2]王军,齐琳,祖雄兵,陈敏丰.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在早期肾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7(5):148-149.

论文作者:袁平成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5

标签:;  ;  ;  ;  ;  ;  ;  ;  

肾肿瘤应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袁平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