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水资源条件对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影响探讨论文_李京

洱源水资源条件对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影响探讨论文_李京

洱源县水务局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

摘要:水资源短缺和农业用水浪费是洱源县的怪现象。由于洱源县小型水利工程的产权主体单一,制约了工程的管理和利用效率。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是按营利组织的模式安排水利工程产权,有利于调动工程经营者提高水利工程运行效率的积极性。因此,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必然会大大促进节约用水。

关键词:洱源县;水资源;小型水利;产权制度

前言

洱源县属北亚热带高原气候类型,干湿季节分明,光照充足,“四序恒温”,温暖宜人,境内立体气候和区域性小气候特征明显。“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在境内是常见的气候现象,气温和降雨量一般随海拔高度分布差异很大,一般情况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雨量随海拔高度增高而增多。平均气温随海拔增高递减率为0.63°C/100米左右。洱源坝区(温凉层)年平均气温13.9℃,多年平均降水732毫米,年日照2061~2439小时。有300天左右平均气温在10~30℃之间。然而,洱源县同时存在水资源短缺和农业用水浪费显著,主要原因是由于水利工程产权制度,下面本文就详细阐述:

1 洱源县水资源条件

1.1 洱源县水资源形势严峻

资源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而洱源县正处于经济的高增长期,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一直呈增势。然而,资源短缺,以及实现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洱源县普遍关注的问题[1]。虽然县境内江河溪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黑潓江水系属澜沧江流域支流,入河支流41条,293千米,山溪227条,417千米,平均径流量4.8亿立方米,是注入洱海的主要水源。整体来说,洱源县水资源丰富、水量充沛。但是,时空分布很不平衡,各个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工业用水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因此,洱源县水资源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1.2 洱源县小型水利工程运行效率低下

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洱源县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资方式主要由政府组织发动,然后由农民投劳筹资兴建。这样的条件下,不仅调动了各方积极性,而且新建了一批小型水利设施,促进了洱源县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洱源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低、管养经费少[2]、工程老化失修使得水利工程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上述问题出现的根源是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不完善。

2.洱源县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成效

目前,洱源县小型水利工程制度改革效果初步呈现,具体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增加洱源县水利建设资金

通过洱源县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以经营权、所有权置换资金,盘活了水利存量资产,促进了水利的发展。改制不仅减轻洱源县的财政负担,而且有利于收回出让金。这样避免在水事纠纷上浪费精力,而且集中到资源优化配置方面,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益。

2.2提高洱源县经济、社会效益

洱源县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盘活了国有、集体财产,并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拓宽水利融资渠道。同时,洱源县改制后的回收资金,实现专款专用,新建和改建小型水利工程,增加供水量。改制后的产权明确,经营者自主经营,使洱源县水利工程的效益大大提高。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洱源县长期存在的管理不善问题,节约了有限的水资源[3]。另外,改革方便了群众用水,增加了自身收入,实现了工程效益与投资者的利益相结合,增加管理者的责任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管理效率得到提高

1.水费征收顺畅。洱源县产权制度改革后,经营者获得工程水的使用权和处置权,可以进行合理定价。用水户无需对工程进行保养投工、投劳、投资,只是花钱买水。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改革让洱源县农民认识到“水”是商品,所以水费征收工作可以正常开展。

(2)节水意识增加。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使得经营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得到加强,而被服务的群众认识到水的商品属性。因此,管理者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农民也想着节约用水,以此减少农业成本。

(3)水事纠纷减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了工程的使用权,农民认识到地表水、地下水都属于洱源县所有,任何个人和单位不能进行无偿占有。改革减少了因产权不明,权属不清造成的用水、争水、交费等纠纷。

3 小型水利产权改制与当地水资源条件的关系

3.1 水资源丰沛的地区

洱源县小型水利工程主要服务于农业,而且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水利工程属于薄利、微利行业,其投资回报率一般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这种高风险低收益的行业对于洱源县居民来讲没有吸引力,所以洱源县管理者将农业的发展放到了次要的位置。因此,洱源县政府会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回报率更高的产生上。洱源县农民对小型水利工程改制积极性差,参与性不高,这就形成了政府抓大放小的工作方式,影响了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水资源相对匮乏

洱源县水资源充沛,但是水资源利用率低,主要原因是水利工程产权制度问题。洱源县部分地区水资源相当匮乏,而且地区农业发展不好,百姓收入不高,尤其是邓川镇农民。一方面,他们对水资源需求比较高,希望能从事小型水利工程的活力[4];另一方面,邓川镇农民却没有钱来投入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问题中。由于洱源县自然条件的变化无常,使经营小型水利工程的风险性更大。这2个主要原因阻碍了洱源县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制工作的开展。

结 论

小型水利工程是洱源县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改制工作应该依据不同的乡镇,采用不同的措施。

(1)在水资源比较充足的茈碧湖镇,农民对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制工作参与程度不高,相关的权利,诸如,建设权、使用权、转让权直接下放到乡镇,以此进行小水利工程管理。

(2)在水资源比较匮乏邓川镇,农民的收入不高,参与改制工作的意识比较强烈,但是缺乏经济实力,不能进行改制,因此,洱源县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建设小型水利工程的力度,将改制的主要形式交由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或者可以采用租赁形式外包。

(3)洱源县政府应该在水资源条件一般的乡镇重点推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事实证明,在三营镇,虽然其水资源条件不算好,但当地农民对改制工作的热情很高,大大提高改制效率。然而,改制工作涉及诸多方面,只能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成改制工作;凤羽镇水资源比较丰富,可选择打井方式获得水源;如果水利工程所在地缺乏地表水,而且地下水资源也十分匮乏,洱源县政府应该建旱井、水窖,蓄水饮用。同时,考虑水利工程长远运行费用等因素,洱源县政府选择安全、经济、合理的方案实施,使水利工程建设达到投资省、质量优、效益好的目的[5]。

(5)突出重点,洱源县政府全面推进水价改革。按照洱源县政府合发布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6]要求,开展洱源县政府供水成本的测算,尽快理顺完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体系。洱源县政府根据水资源状况、供水成本和费用,以及水管单位性质、农民承受能力等情况,举行洱源县政府供水工程

水价改革听证会,通过建立洱源县政府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同时,洱源县政府基层应努力结合其他项目,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使洱源县政府水价逐步提高,以达到以水养水的目的。

(7)保护水源,防止污染。针对洱源县政府水源破坏严重的现象,在饮水工程建设中,洱源县政府想尽各种办法保护水资源,涵养水源。①禁止在水源附近采煤、采石。②进行引洪补源,回灌地下水。③封闭浅层污染水,保证饮用水水质。

参考文献:

[1]许崇文.新建人畜饮水工程由下岗职工经营管理的探索[J].水利天地,2004(7):24.

[2]丁振宇,王新民,代献荣,等.水利工程建设与防汛抗旱实务全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65~1075.

[3]张新玉.浅谈遵义地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1):16.

论文作者:李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  ;  ;  ;  ;  ;  ;  ;  

洱源水资源条件对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影响探讨论文_李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