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野:中学语文教师准备的有效切入点--以“呼新亭看雪”为例_湖心亭看雪论文

阅读视野:中学语文教师准备的有效切入点--以“呼新亭看雪”为例_湖心亭看雪论文

阅读视野:中学语文教师备课的有效点——以《湖心亭看雪》的备课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湖心亭论文,为例论文,视野论文,语文教师论文,看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野是指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同时也指观察和认识的领域。“阅读视野”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最早是由德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姚斯(Hans Robert Jauss)在他的专著《关于接受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而最早关注到“视野”问题并加以专门讨论的则是德国哲学家、阐释学家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提出:人在诠释环境中最重要的就是“视野”问题。[1]在伽达默尔看来,这个“视野”应当包括“个人视野”和“历史视野”的一种合成的视野。

个人视野是读者自己阅读和写作的背景环境。如一个人的身世经历、生活经验、成长环境、文化修养、直觉感受、思想倾向乃至语言习惯等。[1]历史视野是作者当初创作时所处的环境,也叫“语境”。[1]一个阅读个体在阅读活动中,都力图透过“个人视野”和“历史视野”的合成视野完成对作品的解读。然而,即使是一个人的合成视野,也包含着诸多的个人色彩。读者阅读文本,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属于进行文学诠释的过程。因此,在文学诠释的活动中,阅读者(即诠释者)对一篇作品所做的诠释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并非作者的创作原意,而是经由诠释者的再加工而产生的“衍义”。

反观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在阅读教学中,对作品的解读往往是以教师(或者是教参)的解读统领课堂;在阅读考试中,对作品的解读又演变为将命题人的解读奉为圭臬。这样做的结果是:当我们把当代作家的某一作品选入试卷,拿着这样的题目去考原文作者,不论作家的名气大小,结果都可能不及格。国内知名女作家林夕说了这样一段话来表达自己的愤慨——“我现在答拿我的作品出的题我都觉得无聊,如果当时,我考虑这么多的话,我根本无法创作。”由此看来,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与考试,如何避免作品解读过程中的“衍义”是当下最棘手的问题。考试的问题比较复杂,本文难于述及。语文阅读教学的起点始于教师的备课。本文拟就中学语文教师备课中的阅读视野问题浅析一二,仅以一篇古文《湖心亭看雪》为例具体解说。浅陋之处,求教于方家。

《湖心亭看雪》最初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八年级上册)》教科书,是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出现的,在整本教材中地位并不重要。很多学校的教师甚至会因为考试不考而将此文略去不讲。但这篇文章作为明清小品文的典范,实在不失为一篇很好的教材选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公布之后,这篇文章的教材地位显然发生了变化。《湖心亭看雪》成为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新增加的篇目之一。这一变化势必促使语文教师要重新审视这篇课文,围绕这一篇目的备课也将走向深入。

以下笔者以《湖心亭看雪》的备课为例,来谈谈语文教师备课活动中阅读视野的三个层次。

一、“人云亦云”阶段

处于这一层次的教师,将自己的备课停留在了研读《教师教学用书》或教参与教辅资料的阶段,对《教师教学用书》的各种说法持“全盘接受”的态度,甚至对于一些明显互相抵牾的意见也只好听之任之。在这个阶段中,教师的阅读视野被人为地局限为“教材与教参”这一狭窄区域,对作品的解读最终也会变成“人云亦云”的状态。基于这种备课的阅读教学,教师往往会沦为“教参的传声筒”。

如果一位语文教师只是阅读了教参,关于《湖心亭看雪》一课的“课文研讨”“教学建议”“有关资料”等内容,就去讲授这篇课文,那么他的阅读视野就处于“人云亦云”这一层次的水平。在备课中,教师的阅读视野仅局限于此,教师的阅读教学也将停留在传达教材编者声音的层面。

这一层次的教师备课主要是“教学性备课”,即为了教学而进行的、目的性极强的备课。语文教师在备课中如果阅读视野一直停留在这一层面,长此以往,势必导致语文教师的平庸化和阅读教学的低效。

二、“博采众长”阶段

处于这一层次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会不满足于阅读《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主动扩大阅读的范围,形成一次以某篇课文为主题的拓展阅读。这种拓展表现为:如果是节选的作品,教师会去找来原著的全文进行阅读;如果是某位作家的一篇作品,教师会找来这位作家的代表作或其他重要作品进行阅读;如果课文的作者是著名文学家、作家,教师会寻找关于这位作家的传记、年谱等资料进行阅读;如果这篇课文是一篇有影响的作品,教师会搜集作品的相关评论文章进行阅读;还可以搜集同一主题的作品、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也可以是其他作者的同类作品;等等。

这一层次的备课属于“非教学性备课”,即不仅仅是基于教学的目的性备课,或者至少不全是为了这一次教学而进行的备课活动。这时,教师“要抛开一切教学因素(如教师、学生、课标、教法等),而以一个文学鉴赏者和研究者的身份阅读课文,研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以下是笔者在对《湖心亭看雪》进行备课时所展开的拓展阅读:

1.张岱《陶庵梦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张岱《西湖梦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史景迁《前朝梦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4.张岱《一卷冰雪文序》《一卷冰雪文后序》,选自《琅嬛文集》,岳麓书社,1985年。

5.张岱《自题小像》,节选自钟叔河《念楼学短》第324~325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6.黄裳《绝代的散文家张宗子》,选自《琅嬛文集》,岳麓书社,1985年。

7.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名作欣赏》1983年第3期。

8.刘桂兰《精神家园的梦忆与梦寻——解读张岱小品文的“西湖情结”》,《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9.王锡丽、缑新华《幅短神遥墨稀旨永》,《名作欣赏》2007年第9期。

10.张雷平《〈湖心亭看雪〉的几点疑问》,《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年第8期。

11.吴积兴《看雪的意图——张岱《〈湖心亭看雪〉新解》,《名作欣赏》2008年第15期。

12.顾文豪《史景迁为何要书写张岱》,《南方都市报》2010年12月5日。

13.刘裕卿《〈湖心亭看雪〉背景的补充》,《语文报(教师版)》2011年8月30日。

14.陈抒《论张岱〈陶庵梦忆〉中四大审美意象》,http://chinese.cersp.com/sJxzy/cSgsw/200706/3997.html.

15.麦子《解读〈湖心亭看雪〉》,http://chinese.cersp.com/sJxzy/cSgsw/200706/3996.html.

16.向阳《都是过来人陶庵梦忆》,http://lz.book.sohu.com/chapter-15629-112440451.html.

17.陌上舞狐《有位痴人在西湖边说梦说风月》,http://blog.sina.com.cn/s/blog________4d6c81e501017odg.html?tj=1.

18.安冬霓《被误读的张岱》,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41895&PostID=19323126.

19.春风化雨《〈湖心亭看雪〉的几处疑惑》,http://www.weihaiedu.cn/oblog/u/4742/index.html.

这些拓展阅读可以让教师更全面地认识《湖心亭看雪》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让教师更客观地了解《湖心亭看雪》的文学价值。这些内容显然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完全讲授给学生,但这种深度阅读能让教师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分析教材,选取教学内容。这样的阅读视野无疑是语文教师应该自觉追求的一种阅读境界。

三、“自我体悟”阶段

处于这一层次的教师,除了要大量进行“博采众长”的拓展阅读外,还要深入思考,形成属于教者个人的“自我体悟”。

阅读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更像是体操比赛里的“自选动作”,而非“规定动作”。然而,在真实的教学环境里,我们看到太多的师生把一篇课文的阅读固定为阅读“教参”上的分析,异化为阅读题目背后的“参考答案”甚至是“标准答案”。事实上,面对一篇课文,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话语权。作家写出经典作品,确立了属于作家的话语权。后世读者,无论是语文教师还是学生,在阅读他们的作品时,一定不要丧失属于自己的话语权,这样才有可能与大师对话,与作品对话,在阅读中形成“自我体悟”,实现阅读的高峰体验。

备课中的“自我体悟”就是鼓励教师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力争让作品的阅读效力发挥到最佳。教师既是在讲解作家的作品,也是在用作品观照现实生活,以自己的阅读体验引领学生的精神世界。

教师如果能在备课中将自己的阅读视野提升到“自我体悟”阶段,往往可以形成优秀的教案或学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一篇好的文学作品,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文学教育。

《湖心亭看雪》是晚明文人张岱的一篇小品文。随着阅读视野的深入,在备课的过程中,笔者对这篇文章有新的思考与发现。要想更好地解读这篇文章,我们必须在阅读活动中充分进行基于“历史视野”的发掘与分析。以下是笔者在《湖心亭看雪》一课的备课活动中关注到的四个重要问题。

(一)关于本文的写作时间

这篇文章的具体写作时间没有详细记载。《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一书,此书是张岱在明亡之后所作。张岱出生于1597年,1644年明朝灭亡,此时张岱48岁。我们可以推断此文当是张岱五十多岁所作。

《湖心亭看雪》所记之事文中有明确的交代,时间为“崇祯五年十二月”,“崇祯五年”为1632年,此时的张岱35岁。注意到看雪的张岱与写作《湖心亭看雪》的张岱所处的不同时空,能更好地理解张岱写作《陶庵梦忆》的真实心境:作者显然有意通过早年美好生活的回忆,以反衬今日之失落冷清,以此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一种物是人非、国破家亡的黍离之悲。《陶庵梦忆》整本书皆有此意,《湖心亭看雪》也不例外。

(二)关于作者张岱的人生经历

张岱是经历了两个朝代的人,但更多的人习惯称他为明代的文学家。作为晚明最著名的小品作家,张岱无疑更喜欢做明朝的人。所以,即使他写作《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时已是大清的天下,凡是忆及明朝往事,张岱皆用明朝皇帝的年号来纪年。所以,笔者敢断定,如果问张岱自己,他一定会说自己是明朝人。

张岱的人生经历以明代的灭亡为分界,截然形成两种人生。可以说,他个人的生活因国家的命运而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如果没有明朝灭亡这一不可抗拒的历史事件发生,张岱很可能不会写出一本《陶庵梦忆》,我们也就见不到《湖心亭看雪》这篇精品。

张岱出生在一个显赫的仕宦富贵之宗,祖上几代人积累的家业殷实,早年的张岱因而拥有十分优越的生活条件。在这样的家族里,他不但得以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根本不需要为生计而奔波劳顿。别人辛苦一生所追求的富足安康,他一生下来就自然拥有。这时候的张岱,过的是一种清闲、惬意的生活,尽享人间的各种快乐。他自己在《自为墓志铭》中是这样描述此时的生活的:“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这样的生活实在是悠闲自在,悠闲到连做官的兴趣都没有。

但人的命运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拐弯。很快,安逸的生活转瞬即逝,改朝换代的山河巨变彻底打乱了张岱的生活。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张岱由一个安享人间富贵的世家子弟沦落为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下层贫民。此时,他的生活陷于极度的困顿之中:“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但就是从天上跌至地下,张岱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人格与尊严,他以明遗民而自居。此时的他不是朝廷命官,拒绝在新朝任职,“无所归止,披发入山”,著书以终。

(三)关于张岱的“冰雪之气”

张岱无疑是喜欢雪的。在《陶庵梦忆》中,专门描写雪景的除了《湖心亭看雪》外,还有一篇《龙山雪》也写得趣味盎然。张岱被人誉为“绝代的文学家”,一篇《湖心亭看雪》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湖心亭看雪》中,张岱用绝妙的文字为我们描画了一幅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在张岱的笔下,冰雪世界是如此美好。这片雪景,恰如作者的精神世界。西湖的皑皑冰雪,包含着作者对生命以及万物冷静的体悟。“雪”的意象在张岱的笔下占有非同寻常的地位,以雪状物,以雪喻人,足可见张岱的价值取向。

有意思的是,张岱对雪的爱好似乎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饮的是兰雪茶,畜养的骡子名叫雪精,种芍药要种“一尺雪”,吃的乳酪都是“玉液珠胶,雪腴霜腻”,编的文集命名为《一卷冰雪文》……爱雪之心如是,叹为观止。

越是走近张岱的文字,我们越能发现他的文字处处都透露着“冰雪之气”。这种“冰雪之气”显然是作者本身的刻意追求。张岱就是这样一个冰清玉洁的人,他对雪的喜爱自然是“痴”情万种,非常人和俗人所能理解。

(四)关于张岱的“西湖情结”

读《湖心亭看雪》,还要关注到张岱的“西湖情结”。人间的风景无数,而张岱只对一处情有独钟,那就是西湖。明代文人汪珂玉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几人哉!”果真能真正领山水之绝的人世上的确没有几个。在这少数几个能读懂西湖的人中,一定有一个人是张岱。

张岱与西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张岱一生不愿做官而流连于山水之间,他到过很多地方,在杭州盘桓时间最长,对那里的湖光山色了如指掌。张家在西湖边上特意修有寓所,专为欣赏西湖美景。

张岱的《陶庵梦忆》一书中有两篇专门写西湖的文章:《西湖七月半》和《西湖香市》。张岱还专门为西湖写了一本书——《西湖梦寻》,记录西湖的掌故轶闻。

不论是前半生作为仕宦的富家公子,还是后半生作为落拓的隐居文人,张岱对西湖的情有独钟都是顺理成章的。在《西湖梦寻》一书的《自序》中,他开篇即直陈对西湖的独特情感:“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又说:“余之梦西湖也,如家园眷属,梦所故有,其梦也真。”这些文字足见他对于西湖的情怀。张岱心中的西湖,堪称自己真正的知己和唯一的情人。张岱眼中的西湖,不论冬春,不论日夜,不论晴雨,都是美的。

张岱不但对西湖情有独钟,而且是真正的“善游湖者”。张岱说,“善读书,无过董遇三余,而善游湖者,亦无过董遇三余”。一般人游西湖都喜欢选择“春夏”“花朝”“晴明”这样的大好时节,张岱却认为“秋冬”“月夕”“雨雪”三时最佳。秋冬、月夕、雨雪的西湖自有她的美丽,非凡夫俗子所能理解。至此,我们不难理解张岱为什么偏要在湖中人鸟声俱绝的冬日更定时分去湖心亭,因为这才完全符合“三余”的真意趣。所以,他才会在寂寥无人的冬雪之夜前往西湖,他宁愿被世俗如舟子之类的人不解其“痴”,也要独自享受西湖的性情与韵味、西湖的美丽与哀怨、西湖的喧闹与寂寥……

其实,张岱看雪是虚,看西湖才是实。与其说他是去“湖心亭看雪”,不如说他是“雪夜看西湖”。张岱是去湖心亭看雪,更是去看西湖。

以上这些解读应该是教者的自我体悟。我们了解了这些背景,才有可能理解张岱的特立独行、寡言少语、冒寒看雪的强烈的冲动和偶遇外人的淡淡的落寞。我们若只将《湖心亭看雪》当做一篇山水游记来欣赏,而对作者的心灵语言不予解读,那我们就浪费了一篇传世美文。

面对《湖心亭看雪》这样的经典文本,不同教龄的语文教师会随着教学经验的累积,不断反思教学中的不当之处,对这篇课文的解读也将由浅入深:由“人云亦云”、机械接受《教师教学用书》的说辞,到“博采众长”、批判式地接纳各种评论,再到“自我体悟”、读出自己心中的张岱。

教师的阅读视野决定着教师备课活动的深度与广度,教师基于备课的广泛阅读是准备“一桶水”的过程。教师只有认真地储备“一桶水”,才有可能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一杯水”。

标签:;  ;  ;  ;  ;  ;  ;  ;  

阅读视野:中学语文教师准备的有效切入点--以“呼新亭看雪”为例_湖心亭看雪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