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措施探析论文

日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措施探析论文

日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措施探析*

时洪生

(江苏六仁律师事务所,江苏 淮安 223001)

摘 要: 日本地处东亚,人多地少,农业发展条件与中国相似,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措施对中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介绍了日本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深入分析了日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采取的措施,提出了营造完善的法制环境、重视有机农产品认证、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发动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等发展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措施;政策建议;日本

0 引言

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资源缺乏,以前靠石油农业解决吃饭问题的发展方式导致资源过度开发、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农业污染加重、粮食安全脆弱。当前,中国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三重压力叠加,令全社会开始强烈关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无疑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其中,介绍和学习发达国家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中国保障粮食安全,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与日本同处于亚洲东部,地理距离相近,农业文明相似,农业传统和生产生活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中国学者对日本发展现代可持续农业的分析和借鉴比较多。胡启兵(2007)[1]分析了日本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姚万军(2010)[2]从农业增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进行了中日对比分析;张文胜(2010)[3]从经营与产销协作的角度对日本生态农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刘星辰等(2011)[4]关注了日本稻作生态农业的发展途径与模式;秦炳涛 (2015)[5]探讨了日本生态农业的发展策略问题;刘佳奇(2015)[6]分析了日本农业循环经济的“多元共治”模式及启示。已有的关于日本现代化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分析介绍,对国内借鉴日本经验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日本人多地狭,农业资源并不丰富,但是日本为了保护农业环境,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走农业循环经济之路比较成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本文在简单介绍日本农业循环经济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日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措施,并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1 日本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

所谓循环经济,主要涵义是指通过废旧物资或废弃物的循环再生来发展经济,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向外界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破坏或者危害程度最小,也就是实现低投入、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经济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就提出了创建循环型社会的国家目标 (孙军工,2008)[7],在农业生产中减少废弃物排放,使废弃物得到循环再利用,把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农业循环经济也已经成为日本建设国家循环型社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通盘考虑和设计发展目标、发展重点、路径选择、保障措施等基本问题。日本政府出台了《促进有机农业的基本方针》等一系列与农业循环经济相关的文件,确立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框架。

为保证培养学生的质量,每位导师的学生名额不超过三名,如某位导师学生多于三个,会做出相应调整,尽量均匀分配。导师的职责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对学生平时学习的指导;二是对学生生活方面的关心;三是导师需要负责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以及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相应建议。

目前,日本基本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例如,日本宫崎县的菱镇通过将家禽粪便、企业的有机废弃物以及小规模下水道污泥作为原料进行处理后投入到甲烷气体发酵设备,实现了废物的高度资源化和无害化,并且形成了农业与涉农产业之间的资源循环利用,例如,日丸合成树脂工业(股份)就以在农业材料领域实现循环型社会为目标,积极进行再生地膜、再生化肥袋等再生产品的商业化开发;很多农业企业、各种农场、养殖场基本实现了污染零排放,例如,由60多户农户组成专业合作社的千叶县循环农业示范基地,通过种植业与养殖业的互补,整个农场实现了污染废弃物零排放(何龙斌,2013)[8]

考虑到新增匝道的驶入、驶出点必须在现有道路的某一侧,因此以上图中新增匝道②-①为实例工程进行分析,可知其可行的驶入、驶出点均为3处,因此可行的新增匝道方案如图3所示。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法制环境,为此,日本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与农业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文件,包括 《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环境基本法》《农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法》《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农林物资规格化和质量表示标准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家畜排泄物法》《可持续农业法》等法律规范,使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法可依,并且强化执法,使相关法律得到有效执行,为整个国家农业循环经济和循环型社会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2 日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措施

农业循环经济环境下生产的农产品,品质好,安全性高,符合市场追求高品质健康消费的需求,但是农产品是一种信任品,肉眼难以辨别其安全质量,因此,为了在市场中与一般农产品相区别,农林水产省专门委托国内外的代理机构负责生态农产品的认证,其中委托国内代理机构66家,国际代理机构21家,通过认证的农产品可以张贴“JAS”字样和图案,使之可以与一般农产品有效区分,成为有机农产品的标志,从而获得了较高的市场价值,也同时获得了较好的品牌效应,成为品牌农产品;日本各级政府会定期召开品牌有机农产品的供需见面会,在政府网站开辟专栏宣传品牌有机农产品,并且利用政府采购体系积极采购品牌有机农产品,政府的生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发展品牌农产品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2.1 制定全国和各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农业循环经济是国家大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离不开农民、农业生产组织和涉农企业等相关利益主体的积极配合,也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日本全体社会公众以及NGO、NPO等各种社会组织也都从社会公众利益出发,广泛地参与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多元共治”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除了政府的推动和投入外,农民、农业生产组织、涉农产业积极参与,在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宣传教育、产品消费等方面,社会公众、组织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公众、组织在相关主体之间发挥了协调、纽带作用,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形成合力,有助于农业循环经济的多元主体“共治”。

2.2 营造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

日本已经基本形成了全社会广泛参与,农业与其他产业相互协调,生产主体基本污染废弃物零排放,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农业循环经济,并且成为整个国家循环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日本社会也基本形成了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在内的循环型社会,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2.3 投入财政资金支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日本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成绩斐然,很多有效的政策措施对中国有较好的借鉴意义,本文因此提出中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如下:

(1)草海湿地沉积物重金属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以西部阳关山污染严重,其次是靠近威宁县城的东北部,重金属污染分布规律大致呈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的趋势。

2.4 加强生态农产品认证,发展品牌农业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现代化的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具有较强的资源环境外部性,需要政府的推动,也离不开农业生产主体和涉农产业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下面具体分析一下日本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

会展行业的专业型人才是会展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高水准的行业人才能够为会展行业实现持续的业绩增值,故国内中小型会展必须积极开展针对会展行业的人才培养机制,满足行业发展需求。针对这一情况,首先,高校应当与会展行业建立持续的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确保会展专业型人才能够进行连贯培养和输送。其次,企业也要积极提供锻炼的平台,为初出茅庐的职员们构筑成长的空间。在培训期间,企业应尽可能以实践培养为主,注重锻炼人才的全方位技能,例如使用在实际的会展活动中不断锻炼他们的能力和毅力,以及定期对其参与表现进行打分等手段,继而为整个行业培养更多、更合格的会展专业人才。

2.5 相关利益主体广泛参与

农业循环经济既是过程控制性的,也是目标导向性的,需要政府确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要达到的目标。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日本中央政府制定了全国性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向和目标,比如,日本中央政府颁布了《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计划》《与环境调和的农业生产活动规范》等在内的多部与农业循环经济相关的配套规范,规定了全国性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蓝图;各级地方政府也积极制定本地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向和目标,以此作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指引,例如群马县出台了《防止大量使用肥料条例》,滋贺县也制定了《滋贺县环境友好农业推进条例》等。

3 中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农业循环经济的外部性较强,其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农民、农业经营组织和涉农产业等相关市场主体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考虑,必然不愿意投入额外的资金。而且循环农业产出的农产品,成本较高,相应的需要较高的市场回报,与传统的农产品相比没有价格优势,还有可能会出现 “循环不经济”的困局,从而挫伤相关市场主体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为此,日本政府通过优惠、信贷、奖励、税收等经济刺激手段使农业循环经济活动在符合经济规律、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具有比较优势。例如,日本《可持续农业法》规定,在购置农业基本建设设施时,政府对“生态农户”可提供50%的资金扶持(胡启兵[1],2007)。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入,使循环型农产品生产成本降低,市场收益增加,生态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不但具有了品质优势,还具有了价格优势 ,性价比更高,农业循环经济相关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得到了充分保障,激发了农民、农业经济组织、涉农产业等相关市场主体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3.1 制定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蓝图

农业循环经济是资源环境硬约束下解决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在农业污染持续恶化的情况下,为了加强农业的生态治理,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了“要大力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大的战略已经提出,但是还没有细化,具体的目标、步骤、措施等还需要进一步筹划,为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划好目标和步骤,各级地方政府也需要制定本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3.2 创造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

借鉴日本的做法,我国的立法机关应该制定与农业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各相关部门也要制定与农业循环经济有关的行政法规,各级地方政府同样需要制定本地区的行政法规,让农业循环经济在完善的法制环境下发展。

3.3 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中国中央政府在预算中应该扩大支持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在内的循环经济支持资金,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在本级预算中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持基金,并加大技术研发和推广,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获得资金和技术的保障。

现行经济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已成为必然,在这种必然趋势下,企业应当树立全心的工作理念。首先,企业要认清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机结合的这种趋势,缕清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关联性,了解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作用,进而有针对性地推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其次,要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明确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目标,根据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共性,明确会计工作流程,进而促进财会工作的高效开展,提高才财会工作质量。

3.4 重视有机农产品认证,发展品牌农产品

借鉴日本经验,委托社会代理机构加强对循环农业所生产农产品的资格认证,使之获得品质和安全的身份标签,与一般农产品区别开来,获得较好的市场认可和品牌效应,并推进品牌农产品的发展,让有机循环生态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较好的收益。

3.5 发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全社会所有人员的参与,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和支持力度,让农业循环经济深入人心,不但让农民、农业生产组织、合作社、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其中,也要让各种NPO等非营利组织参与进来,让各个民众参与进来,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共治”模式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胡启兵.日本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J].经济纵横,2007(21):64-66.

[2]姚万军.农业增产与生态环境影响的中日比较及其对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1):7-11.

[3]张文胜.日本有机农业的经营与产销协作[J].现代日本经济,2010(1):53-57.

[4]刘星辰,杨振山.日本稻作生态农业发展途径与模式[J].经济地理,2011,31(11):1891-1896.

[5]秦炳涛.日本生态农业发展策略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5,36(6):104-109.

[6]刘佳奇.日本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5,36(8):105-109.

[7]孙军工.循环经济法治化探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8]何龙斌.日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经验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3(11):150-153.

Study on the measures of developing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in Japan

Shi Hongshe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Management Of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Huaian Jiangsu 223301)

Abstract: Japan is located in East Asia,many people in scarce land,the condi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similar to China,and thedevelopment 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recycling economy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china.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in Japan,and analyses the measures taken by Japan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recycling economy deeply.At las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olicy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recycling economy in China,which is to create a perfect legal environment,pay attention to the certific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al products,increase financial support,and mobilize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members of society,etc.

Key words: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Measures;Policy suggestions;Japan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872(2019)09-0037-02

基金项目: 超市供应链垂直协作与果蔬质量安全市场治理(10YJC790234);公益诉讼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研究(15BGL135);金融危机背景下江苏扩大农村消费研究(09SJB790007)

作者简介 :时洪生(1974—),男,江苏淮安人,本科,学士,研究方向:新型城镇化及建筑工程等方面的法律服务与科研。

标签:;  ;  ;  ;  ;  

日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措施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