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言文教学的关节点,实施有效策略论文_孙亚

关注文言文教学的关节点,实施有效策略论文_孙亚

孙亚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十四中学 277200

一、文言阅读教学的困惑

目前,部分语文教师非常喜欢文言文教学,把文言教学过程简单梳理为落实字词、落实翻译、落实主题“三部曲”。这种灌输性文言教学,导致学生失去文言阅读的兴趣,甚至产生了畏难心理。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变灌输课堂为生本课堂,如何把握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和策略,如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种种困惑萦绕于身。为此,摸索、探究提高文言文阅读教学效度的路径,将是我们实施文言教学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文言教学的关节点和策略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文言文中,“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文言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同时考虑文言与文学的统一关系,在此基础上到达文化的高度。为此,文言阅读教学的关节点应该注重文言、文学内容思想的有效达成。所谓教学关节点,我的定义是指课堂教学内容选择的突破点、关联点,教学内容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孤立,但又有所取舍。寻找教学内容的突破点、关联点,是清晰课堂教学环节、明确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策略、实现教学效度的有效抓手。

1.关注词汇语法的文言特点。“文言”是以先秦汉语为基础形成的一种古代汉语书面语。文言与现代汉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和语法方面。文言有一套相当严格的词汇、语法系统。(1)词汇的类型分为:古代特有;古今都有,同中有异;古今相同。以《孙权劝学》为例,古代特有:“孰若孤”中的“孰”;“权谓吕蒙曰”中的“曰”。古今都有,同中有异:“但当涉猎”中的“涉猎”;“鲁肃过寻阳”中的“过”。古今相同:“不可不学”中的每个字。(2)语法方面,也以《孙权劝学》为例,“蒙辞以军中多务”,现代汉语习惯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以上文言词汇和语法的例举,在具体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取舍,特别是词汇中的“古今都有,同中有异”类型和语法中的倒装、省略、被动、判断等重要句式的理解和掌握显得尤为重要,应该视为“文言”教学的关节点。学生自主学习,如果阅读中遇到疑难词汇或句法,切实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策略一: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解决疑难词汇或句法。策略二:教师引导、点拨,结合语境揣摩词义、句意。

2.关注炼字炼句的艺术魅力。“文学”是文言文的表现形式,往往着力于文言文炼字炼句的艺术。文言作品所传达的古代仁贤之士的情意和思想,又往往通过炼字炼句的艺术得以体现。为此,关注炼字炼句的艺术就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关节点。(1)关注炼字。以《桃花源记》为例:“(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与“(渔人)及郡下,诣太守”,不同的生活环境,人们的处事之态也迥然不同。通过文本细读、对比,不难发现:村人见到陌生的渔人,没有立即告诉村长有关渔人之事;而渔人一出桃源,就迫不及待地报告太守有关桃源之事。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事之态,充分体现了桃源中人与人平等、友好、和睦的人际关系,当然也能明显体会到现实社会人与人的不平等,从而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向往桃源般的生活、不满现实社会的情意和思想。(2)关注炼句。以奉港中学袁老师的一节公开课《记承天寺夜游》为例:“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这一句子往往是老师教学的忽略点,而我个人认为恰是炼句的成功之处,它能让我们深切感知月色的主体性,视月色为朋友,在“朋友”的邀请下欣然起行,体现月与人互动的美好情境。在贬谪的悲凉心境下,应月之邀的欣然,恰是作者郁闷心情的释怀,体现了闲人微妙复杂的情意和思想。

以上两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关注炼字炼句艺术是传达作者情意和思想的关键点和精髓处。我们应该注重文本细读,读出自己的深度感受,从而把握文言教学的关节点,继而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策略一:运用换字法,替换关键字,实现阅读体会和感悟。例如,“月色入户”中的“入”替换为“照”,然后让学生体会,学生在比较中就会发现用“照”字就明显失了味。策略二:运用质疑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冲动,通过交流、讨论,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解决教学疑难。例如,“月色入户”是月色照入,还是月色进入?两者有差别吗?我想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究的迫切度将会一下子被调动。在把握文言教学的关节点之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策略。这样的文言教学,学生的阅读兴趣才会被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会更丰富,对文本的解读才会更深刻。

3、关注言志载道的文化传承。文言作品彰显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也传达着中国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意和思想,即“言志载道”是传统文化的直接体现,是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主要方面。《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可见,文言文教学的最终落点就是言志载道的文化传承,我们应该把它视为文言阅读教学的关节点,从而选择有效策略。策略的选择,我们应该关注文言文的语言,因为语言是传达思想、情感的工具,语言就是情感,形式就是内容。我们要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思想,我们的教学必须回归文本的“语辞世界”,从中寻找答案。学生只有反复诵读,积极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才能自觉进入文本的天地和作者的内心世界。当然,诵读也需讲究一定的策略,应该注重诵读层次的推进效应,应该在感知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

综上所述,教师要改变文言阅读教学的现状,真正实现文言教学的效度,切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关注文言教学的关节点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我们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实施教学有效策略的指明灯。

论文作者:孙亚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3月总第2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2

标签:;  ;  ;  ;  ;  ;  ;  ;  

关注文言文教学的关节点,实施有效策略论文_孙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