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胸腔自发性气胸个案报道论文_常有能

泸西县人民医院

关键词:双侧自发性气胸;罕见;中心静脉导管

1、临床资料

1.1、患者,男性,56岁,因“胸闷、气促、喘息2天,呼吸困难1天余”于2011年3月19日18时入院。患者2011年3月17日因饭后偶感上腹胀痛,在当地诊所服药治疗,病情好转(具体用药不详),18日活动后偶感胸闷、气促、喘息,立即到禄劝县当地医院行胸部正位片检查示:见图1,并住院治疗,住院过程中患者胸闷、气促、喘息,呈进行性加重,并渐感呼吸困难,难以平卧。无恶心、呕吐,无昏迷,无心悸、无腹胀、腹痛等伴随症状。要求120接入我院治疗。3、既往史:体健,无手术、外伤史。否认有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及传染病接触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入院查体:体温:37.4℃ 脉搏:120次/分 呼吸:34次/分 血压:115/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急性痛苦病容,颜面部及口唇青紫,双瞳等圆等大,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胸廓无明显畸形,无皮下气肿,双侧胸部呼吸无能无力与触觉语颤减弱。双肺叩诊呈过清音。听诊未闻及双肺呼,腹部无压痛,肛周、外生殖器未见异常。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1.2、辅助检查:血钾:6.39mmol/L,血钠:135.2 mmol/L。CRP:4.2mg/L。血气分析:PH:PCo2:47 mmol/L,P:35 mmol/L,HCT:65%。-HCO329.8 mmol/L,SO2C:68%。肝肾功能正常。急诊双肺CT示:双侧液气胸并左肺上叶及右中叶肺不张,右肺下叶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右侧叶间胸膜增厚并粘连。初步诊断:双侧自发性气胸,并胸膜粘连,呼吸衰竭。影像见图2。

1.3、治疗计划:1、急诊科护理常规特级护理,心电监护,呼吸机无创辅助呼吸;2、急诊行双侧胸腔闭式引流;3、术后给予抗炎、止血、镇痛、对症支持治疗;双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双肺CT示:双侧液气胸较前明显吸收好转,以右侧明显,余变化不大。影像见图3,2011年3月25日08时再次复查双肺CT:双侧气胸基本吸收,双下叶见条片状密度增高影。右肺中叶及左肺下叶类圆形透亮影,多考虑肺大泡形成。见图4。2011年3月25日16时拔除胸腔引流管。给予抗炎、对症支持治疗;停用心电监护,改用鼻导管吸氧,拔除尿管。病程中患者病情渐好转,2011年4月1日 8时给予出院,建议1周后来院复查。2011年4月8日 双肺CT示:双侧气胸基本吸收,双下叶见条片状密度增高影。右肺中叶及左肺下叶类圆形透亮影,多考虑肺大泡形成。见图5。

2、讨论

气胸为不含气体的密闭的潜在性腔隙,当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时称为气胸。分为自发性、外伤性、医源性,本次主要讨论自发性气胸。正常情况下胸膜腔没有气体,是因为毛细血管血中各种气体分压的总和仅为706mmHg,比大气压低54 mmHg,呼吸周期胸腔内压均为负压,系胸廓向外扩张,肺向内弹性回缩对抗产生的。典型X片线表现为外凸弧形的细线形阴影,线外透亮度增高,无肺纹理,线内为压缩的肺组织。大量气胸时,肺组织向肺门压缩,呈圆形阴影。双侧同时有自发性气胸在国内少有报道,且双肺因有胸膜粘连,双肺有少量正常肺组织因胸膜牵引作用而未被压缩,以致表现不典型。因有正常肺组织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处,在治疗上不能按常规刺途径进行,要避开正常肺组织。穿刺点见图6所示。

●材料选择:中心静脉导管作为内置管,因创伤小,可逆性高,结合该患者影像学资料(少量胸腔积液)。

●结论与传统治疗方法比较,一次性静脉导管的使用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在治疗气胸病人中,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完全可以代替常规方法,在治疗胸腔积液可以部分代替,大量的血气胸、脓胸或容易造成堵塞的病例中,不适宜使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

●以下用图像演示病情变化及转归

论文作者:常有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双侧胸腔自发性气胸个案报道论文_常有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