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林长发

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林长发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海南分院 天津 570000

摘要:在市政道路工程当中,一旦出现路基路面沉降现象,不仅会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出行,而且容易引发严重的交通堵塞,影响城市的稳定运行。结合软土路基特点,例如承压能力比较低、稳定性比较差、流动性比较强等等,进行多角度分析,并简要介绍了提升市政道路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性,提出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希望能够给相关学者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沉降路基路面;软土路基

引言:

为了保证市政道路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得到更好处理,本文深入探讨市政道路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城市发展核心命脉,如果道路不通畅,会严重影响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受自然、人为等因素的影响,道路工程存在路基路面沉降问题,对道路整体质量及人们出行、行车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科学选择道路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降低沉降问题发生的概率,进一步促进市政道路实际作用的发挥。

1软土路基特点分析

1.1流动性比较强

软土路基具有含水量高、黏性较强的特点,在实际施工当中,为了减小软土路基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产生的影响,施工单位可以采取强夯施工方法进行施工,不断提升市政道路路基的稳固性。如果道路软土比较厚,则可以直接打入水泥搅拌桩进行处理;如果道路软土层比较薄,则可以采用换填硬度比较大的砂砾土或未筛分碎石,也可以铺设相应的路基材料,不断提升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稳定性与承载力,避免路基出现大面积变形。

1.2承压能力比较低

与普通的土壤相比较来讲,软土的承压能力比较低,受外力作用影响,软土路基容易出现塌陷,使得市政道路工程路面出现大面积裂缝,降低道路行车的舒适性。道路工程的使用年限与路基稳定性能,是检验道路施工质量的核心指标。所以,为了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稳定运行,施工单位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做好地质勘测,并结合土壤强度,以及土壤的可塑性能,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

1.3稳定性比较差

软土路基所在地区受外界荷载影响较大,使得市政道路路基路面位置,容易出现大面积隆起。当外界降雨量过大时,道路路基边坡会出现冲刷,再加上软土路基稳定性较差,会增加公路边坡的处理难度。要想更好的提升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可靠性与稳定性,施工单位在路基施工环节,可以铺设一定厚度的防水材料,减小降雨对公路路基路面产生的不利影响。

2市政道路工程中路面路基沉降问题的原因

2.1结构设计不合理

区别于普通路面的结构设计,针对沉降段路面的结构设计存在差异性,需要基于对实际情况的分析,以实际施工现场土质环境为基础,进行沉降路段的搭板结构设计。现阶段常用的搭板结构设计方案为钢筋混凝土过渡方案及加筋土方案,以起到控制道路刚度变化程度的作用。然而在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部分施工单位为简化施工流程、降低施工成本,没有采用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导致道路搭板结构呈现出受力不均的现象,影响到道路路面和路基的使用效果。

2.2土基施工不符合标准

当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发生沉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土基施工未达到标准要求。①在施工过程中,钻孔深度及钻孔数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导致施工人员无法对路基松软地区进行有效定位,其施工设计参数不合理,进一步影响到市政道路的整体建设质量;②针对路基路面沉降问题,施工人员采取的处理方案不合理,导致路基路面沉降问题的处理未能达到标准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基本机理出现变形

在现阶段路面路基沉降处理过程中,基本机理出现变形的现象较为广泛,其主要类型分为路堤变形和地基变形。地基变形主要产生在地面不平整地区,因为此地区中土质的孔隙较大,使路基的强度降低、土壤水分含量增大。在此情况下,该地区的土壤压缩率也会随之变大,进而导致出现路面变形问题。路堤变形的主要原因是沉降路段的土壤水分及密实度无法满足实际施工需求,未达到相关设计要求及施工标准。

3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3.1合理设置搭板

在市政道路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环节,施工单位需要合理设置搭板,保证路面厚度满足设计要求,不断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在实际施工期间,施工单位要严格控制搭板质量,并结合道路路基顶面高程,科学设置搭板顶面标高,也可采取反向坡度预留方法,设置适量的搭板,保证搭板和桥台连接部位的标高保持一致[1]。此外,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还要明确桥头搭板施工流程,认真遵守相关施工规范,做好立模工作,在提高搭板施工水平的同时,保证搭板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不但提高台背回填施工强度,保证市政道路路面更加平稳、安全,提高市政道路行车的舒适性。

3.2软基施工技术

在当前沉降段路面路基施工中,常用的软基施工技术主要包括:①水泥粉喷桩地基施工技术;②塑料排水板法;③爆破法;④强夯法。虽然水泥粉喷桩地基施工技术的效果最好,但是要想确保其施工效果,必须严格控制其施工进度[2]。为了提高沉降段路面路基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必须结合建设情况,开展高质量的预压作业,以降低路基路面出现沉降问题的概率,并实现软土路基自身牢固性和承载能力的提升。

3.3填筑压实

在当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路面路基沉降问题可以划分为次固结沉降、瞬时沉降及固结沉降。次固结沉降和固结沉降极易导致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跳车的现象。在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需汲取长期的施工经验,选择较轻的填充材料进行路面的填充,以此增大路面的压缩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压实机械进行压实处理,降低出现沉降问题的概率[3]。进一步提高道路路面路基的压实度,以减少车辆荷载引发的形变问题,延长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路堤填料施工前要先对现场土壤进行分析比对,并结合分析结果,选择适用于沉降段路面路基施工的填筑材料。

3.4注意事项

市政道路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环节,要求施工单位结合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科学选择软土路基处理方法,保证市政道路沉降路段施工顺利完成,进而显著提升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整体质量,缩短工程的施工工期[4]。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如果施工单位仍然采用传统的软土路基施工工艺,会影响道路路基的稳定性。故施工单位需要进行全方面考虑,结合外界环境因素,包括当地的地形地貌特点,对现有的软土路基施工工艺进行改进。另外,施工单位还要提升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因为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对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特别高,所以,施工单位要根据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结构特征,定期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从而保证市政道路软土路基路面施工的成功进行。

结束语:

综上,通过对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综合性分析,例如合理设置搭板、明确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技术要点、强夯施工技术要点、排水固结施工技术要点、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要点等等,能够保证市政道路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得到更好提高,推动我国市政道路事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钇廷.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09):262-263.

[2]张海娥.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02):15+17.

[3]晏晓光.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8,44(01):96-97.

[4]杨鹏.关于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分析[J].四川水泥,2017(02):206.

论文作者:林长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林长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