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论文_黄文芳

探讨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论文_黄文芳

黄文芳(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幼儿园 四川 仁寿 620500)

摘要:幼儿园和家庭是培养幼儿文明行为的重要场所。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园合力,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

关键词:家园合作 培养 幼儿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1-042-01

一、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期,自主性已经开始发展,独立活动能力增强,肢体活动趋向随意、准确、灵活,是学习各种技能、形成各种习惯的好时机。这时,成人如果不提出合理、必要的行为规范和要求,不注意对幼儿有关行为进行控制,调整及必要的指导,则完全可能使孩子养成许多不良恶习。事实证明,坏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要纠正一个坏习惯远比形成一个好习惯要艰难得多。本专题旨在通过研究,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在一日生活中,能正确、科学、有序、合理地进行各种活动,为以后各方面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方法

学年初我们发放了各年龄段《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问卷调查表》,收到了家长的反馈信息后,我们列表进行了分析后,看出幼儿在家的表现与在幼儿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针对问题,我们提出并探究了一些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途径,从而达到家园共育的效果,为我们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开展教科研活动,以科研促教研,不断积累经验

首先,我们结合每学期园务计划的重点,引导教师立足于本班工作,以班组教研的方式,对“各年龄段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目标”实施教育研究。例如,小班研究“怎样组织幼儿进餐”,从理论上分析幼儿生长发育与进食量的关系,生长发育与幼儿体育活动的关系,各班加强“进餐”环节的组织领导,教会幼儿干稀搭配吃,细嚼慢咽,咽下最后一口再离开座位,不挑食,端正坐姿,更好地促进其食欲,从而修订了“幼儿进餐常规与要求”,使孩子得到不同水平的发展。

此外,各班教师围绕目标,针对存在问题,设计了多种不同内容的教学活动,生活中播放《大公鸡和扁嘴巴》《小猪变干净了》等故事幻灯片,角色游戏中给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了给娃娃穿衣、盥洗、用勺子或筷子喂饭等游戏材料,复习巩固了幼儿应知应会的生活技能和基本的卫生常识。

(二)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结合常规训练,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1.个别训练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细心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和实践的情况,给予适当的个别指导和帮助。

2.专门训练活动。如针对小班幼儿不爱护玩具、乱放乱扔的问题,进行"给玩具找家"的活动,增加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加深了记忆。

3.创设操作练习的环境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在区域投放练习材料,在班级、楼道环境中,制作步骤图,绘画作品,为幼儿提供独立练习机会和条件,使幼儿很快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

4.利用榜样的力量。日常生活中榜样比比皆是,重点强调了成人中的榜样。

(三)家庭配合,同步教育

1.我园组建家委员会、膳委会,定期举办幼教专家的讲座,内容涉及“幼儿健康教育理念”、“幼儿健康教育的方法”、“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等方面。此外,我们还建立了网站,创建了“教师博客”、“家园共育”等专栏,班级教师建立了班级邮箱、班级QQ群等,作为家长与教师沟通的平台,广大教师和家长各抒己见,广泛交流。

2.创设条件,拓宽家园沟通的渠道。家长会:介绍各年龄段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目标,幼儿掌握这些任务的特点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将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目标细化,把对家长的具体指导要求发放给家长,以便达到家园指导的一致性和幼儿园在家园合作中的引领性。

面谈:我们抓住家长接送幼儿的时机,针对孩子近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面谈,了解孩子形成不良习惯的原因,使得教师与家长的教育方法一致性。

亲子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让家长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增添了乐趣。

家长开放日:为了让家长更具体地了解孩子在园表现,了解教师教育行为,提高家长主动配合的积极性,我园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通过观摩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家长了解了幼儿的生活常规,还了解了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更客观的看到自己孩子的不足,尤其在行为习惯方面孩子的优与劣,促使家长在家庭中对幼儿提出与幼儿园一致的教育要求,使园内园外教育要求一致,从而达到了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家长宣传栏:通过一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宣传介绍,使家长知道了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中的作用是什么,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什么,促进家长形成正确的养成教育理念和技能。

《幼儿成长档案》《班级网页》的利用:教师将幼儿在园的生活片段、优势或问题记录下来,及时让家长了解孩子近阶段在园的表现并配合教育。在交流栏中,让家长写写孩子在家近阶段的表现,教育的方法及存在的困惑等,以便教师了解家长的想法,达成教育的多平台沟通。

另外,教师们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编成教育的图文并茂小儿歌、小故事,通过班级网页、班级邮箱、宣传栏等形式介绍给家长,使家长在家里可以配合教师引导幼儿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好的,帮助幼儿形成对健康行为的积极情感,为进一步形成稳固的良好习惯打下基础。

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继续组织形式多样的教研观摩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强家园协作,尽量避免“5+2=0”的教育,多给家长讲一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指导家长在家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唐骏波.《习惯主导人生》,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2]高石.《儿童全面素质教育法》,改革出版社,20002年第一版.

[3]凌小云.《成功家教》,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论文作者:黄文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探讨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论文_黄文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