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工程学科建设中的档案管理工作论文_牛晓燕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 710075

摘要:本研究借助文献分析法,基于土地工程学科建设的生命阶段,结合各阶段的工作特点与要求,探究了土地工程学科建设中的全阶段档案管理工作,为土地工程行业和土地工程学科创建部门提供了档案工作指导,推动了土地工程学科建设的步伐。

关键字:土地工程;档案管理;土地工程文化

The archival managemen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 engineering subject

NIU Xiaoyan1

(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Xi'an 710075,China)

Abstract:In virtue of literature survey,this research expored the the archival managemen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 engineering subject overall process on account of the life stages of land engineering subject with their characteristics. We can provide guidances for land engineering industry and academic institution to help manage their archives,which can promote the pa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 engineering subject.

Keywords:land engineering;archives management;land engineering culture

1.引言

2017年3月发布的《关于公布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批准了长安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新设土地整治本科专业,标志着我国土地工程学科的建立,填补了长久以来土地工程领域系统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空白,拓展了土地研究学科的广度和深度,也为土地工程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在土地工程学科建立的同时,做好档案工作保存学科建立中的各项原始记忆,成为土地工程行业档案工作者彰显其工作职能、发挥档案价值的一项重点工作。

土地整治工程专业是在国家“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三深一土”科技发展战略背景下开设的,旨在培养掌握土地工程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从事土地工程基础研究、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等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土地工程学科建设中的档案工作,指在学科建设的完整生命周期内进行高质量的档案管理工作,保存历史记忆、助推学科繁荣。

图1 土地工程学科建设的全阶段

土地工程学科的建立,是阶段性工作历史成果的瞬间汇聚,对学科建立的全过程记录成为档案工作的客观责任。在对土地工程学科建设的研究中,程杰等[1]从我国土地的现状分析、土地整治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两个维度谈土地工程学科建设,表明了在学科建设筹备阶段的研究重点,也为档案工作者对前期资料的收集指明了方向。张露等[2]从土地工程的提出、土地工程与其他学科的区别与存在的问题、土地工程的定位与研究内容、土地工程学科发展前景四个方面探索土地工程学科的建立工作。王洪源[3]指出了现阶段土地工程建设的作用、土地工程建设的困局、完善土地工程的发展措施。胡振琪等[4]则从土地工程学的产生、土地工程学的概念及其在土地科学中的地位、土地工程学的内容和土地工程学的现实意义几个方面来研究土地工程学。学者的研究共同揭示了土地工程学科建设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强调了历史、现在和将来这三个维度上土地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意义。迁移到档案管理中,做好学科建立中全阶段的档案管理意义重大,针对不同阶段工作侧重点的差异,档案工作的重心也应有机调整。

2.学科建设准备阶段

在土地工程学科建立的准备阶段,相关专家学者侧重于学科筹备中的各项工作,囊括了各种形式的研讨会、资料准备、申报工作等,在此阶段中对各种文字、声像资料的收集是档案工作不可忽视的一环。

2.1保障归档率,开展“影子式”档案工作

在学科建立初期,围绕“学科建立”的活动具有随机性、突发性和不可逆性,档案工作承担收集、保存原始记录的重要责任,保障高归档率成为后期开展一系列工作的前提。在此阶段,开展“影子式”档案工作是首要原则,做到对各种载体、形式的资料进行妥善保存,也为学科的建立提供可供参考的证据。

2.2强调高质性,推行“条款式”档案工作

随着准备阶段的不断推进,各项活动也逐渐形成了规范化要求,会议和活动的举办有了一定的规律,资料准备和学科申报也遵循制度化的要求,因此档案工作也应逐渐形成系统化的规则,制定有针对性的档案管理办法,推行“条款式”档案工作。

3.学科建设发展阶段

进入发展阶段,学科建设主要围绕巩固学科实力、拓展知名度、提高影响力等工作进行,包括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开展丰富的宣传活动和推进校企联合专项活动等,学科建设趋于多元化,档案工作思路顺势调整。

3.1多套制档案管理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实行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双套制管理是基本要求,在土地工程学科建设的发展阶段,除双套制外,仍应强调档案意识管理。在传统的理念中,档案管理禁锢在文书档案的保存中,而在学科建设中,宣传土地工程学科获取高度关注是此阶段的一项重点工作,而提高档案意识是此阶段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冯惠玲[5]认为借助档案资源帮助公众形成多元认同是档案工作参与社会建构、扮演“要素角色”的积极姿态,档案触发公众心理感受和增进自我认同的过程可以带来档案职业价值的增益。因此,实行多套制档案管理势在必得。

3.2多元化档案服务

在学科建设发展阶段,宣传工作占据重要地位。档案除在用户产生需求时发挥自身作用外,还应主动“走出去”,借助自身价值彰显土地工程学科的魅力,通过展示各类学术活动和专题活动的资料加深土地工程的“存在感”。

4.学科建设成熟阶段

当土地工程学科趋于成熟时,学者将目光投入到机遇与挑战中,如何保持学科活性、激发学科应用价值即保障土地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成为研究重点,档案工作也应推陈出新。

4.1冲破“收、管、用”,助力土地工程学科的成熟

档案经过收集、管理、利用这一实体工作流程,发挥档案价值为各项事务服务,在大数据背景下,伴随着土地工程学科的成熟,档案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刘丹[6]指出可借助有效的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包括整体提升档案管理从业者的素质,丰富档案内容,提高使用效率)来提高档案工作质量。毛忠安等[7]提出建立土地工程大数据体系,提升土地工程行业整体效率。因此,把握档案工作的机遇与挑战,是助力土地工程学科建设有效途径。

4.2善于革新,培养档案档案新人才

土地工程学科对人才的要求具有多元性,而在土地工程学科建设的档案管理中,档案人员也应具有多元化技能。刘素云[8 ]认为新时代提升档案管理的对策包括提高管理意识、构建管理制度和增强管理能力。蔡利剑[9 ]则强调大数据背景下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应包括改变传统观念、加强标准规范的建设、重视档案资源库建设、构建大数据档案资源平台、重视队伍建设和技术手段建设和拓展档案宣传方式。可见,档案人员应兼具基础理论、多元技术、管理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图2 土地工程学科建设中档案管理人员能力汇总图

5.学科建设繁荣阶段

迈入土地工程学科建设的繁荣阶段,打造土地工程文化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借助档案文化的力量,描绘土地工程档案文化,让档案工作进一步升华,是档案工作者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

5.1打造土地工程文化标签

郑金月[10]提出档案文化的四个内涵制档案属于一种文化现象、档案工作属于一种文化活动、档案部门是一个文化部门、档案意识是一种文化意识,认为档案文化在档案价值发挥中处于高级维度。因此,在打造土地工程文化标签中,档案因其原始记录性发挥重要作用。

张芳霖等[11]指出档案文化是指个体或社会组织在特定的、历史性的社会情境和语境下形成的一切与档案有关的实物、文体、方式、制度、理念等,以及在此基础上借助一定的技术或工具所进行的档案文化实践活动。因此,将土地工程文化与档案文化的有机结合,通过档案文化实践活动侧面描绘土地工程文化,将具象的活动与抽象的文化概念融会贯通,推出土地工程文化切实可行。

5.2建立土地工程文化全宗

在土地工程文化成果的巩固方面,可通过建立土地工程文化全宗来实现。马仁杰等[12]提出档案文化成果及外生文化体系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档案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档案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档案信息化数字档案馆建设发展迅猛。而对于土地工程文化成果,可通过编写相关编研材料来巩固,包括土地工程文化全宗介绍、土地工程文化大事记等。对已经形成的土地工程文化,开展多途径的宣传和弘扬十分重要。

6.结语

土地工程学科建设中的档案管理工作,围绕土地工程学科建设的发展阶段科学展开,学科建设随着时间的推移显示出不同的特点,档案工作适时改变。土地工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做好全阶段的档案管理既是档案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体现土地工程领域相关研究者工作成果的窗口,在学科建立的过程中,档案工作应该紧跟步伐,实现同步,发挥价值。

参考文献:

[1]程杰,韩霁昌,张扬,王欢元,马增辉.从土地现状谈土地工程学科建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5):147-151.

[2]张露,孔辉.建立土地工程学科的思考[J].土地工程开发研究,2017,l2(11):33-37.

[3]王洪源.浅谈土地工程建设与发展[J].工程科技,2017(10):150-151.

[4]胡振琪,梁宇生,许涛,王晓彤.试论土地工程学[J].中国土地科学,2017,31(9):15-23.

[5]冯惠玲.当代身份认同中的档案价值[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1):96-103.

[6]刘丹.“互联网+”思想下的档案信息化资源开发初探[J].黑龙江医药,2017,36(30):1235-1237.

[7]毛忠安,马卫鹏.土地工程大数据概念、特征及在土地工程领域的应用[J].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6(5):1-5.

[8]刘素云.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面临的的机遇与挑战[J].档案管理,2015(1):183-184.

[9 ]蔡利剑.大数据背景下的档案管理问题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1):104-107.

[10]郑金月.文化自觉视野下的档案文化建设[J].档案学研究,2016(6):9-13.

[11]张芳霖,王辉.档案文化的发展趋势:知性、自觉、主动[J].档案学通讯,2010(6):21-24.

[12]马仁杰,谢诗艺.档案文化的理念解读和建设探索[J].档案学研究,2013(2:)9-12.

作者简介:

牛晓燕(1981-),女,陕西西安,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工程、档案管理。Email:24127571@qq.com。

论文作者:牛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  ;  ;  ;  ;  ;  ;  ;  

土地工程学科建设中的档案管理工作论文_牛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