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小家”论文_杨茜,何涛,段恒英,曾志刚,杨冬燕(通讯作者)

建“小家”论文_杨茜,何涛,段恒英,曾志刚,杨冬燕(通讯作者)

(重庆市血液中心 重庆 400015)

【摘要】 重庆市血液中心以“职工小家”建设作为中心文化建设的一种形式,提出“奉献、包容、和谐、时尚”的文化理念,积极探索出“建小家、促大家”之路,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心荣获“重庆市模范职工之家”称号,采供血量大幅度提升,满足和保障了临床用血需求。

【关键词】 血站文化;职工小家;传承;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7-0369-02

血站文化是指血站人在长期采供血工作中形成的以人为核心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1]。与一般企业文化建设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建设发展必须遵循采供血机构行业自身管理的特点和文化建设发展的规律,发展的历史较短,没有较好的参照物,必须走出一条独特的文化建设之路。[2]工会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新形势下要求加强基层工会建设,而“职工小家”建设是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本质要求和综合载体。[3]利用“职工小家”建设,以增强工会吸引力、凝聚力,以“小家”建设为途径,促进采供血机构文化建设,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意义重大。

近年来,重庆市血液中心针对职工工作积极性未得到充分调动、单位整体优势发挥不充分、采供血量和临床需求不平衡等问题,围绕凝心聚力、推进发展,经党政深入研究,提出以“奉献、包容、和谐、时尚(指领先、变化、充满活力健康,要求职工勤于学习、勇于创新、敢于担当、锐意进取)”为理念,积极探索“建小家、促大家”的文化建设之路。经中心上下共同努力,创建工作顺利推进,高度统一了职工的价值观,呈现出风清、气顺、劲足的良好局面。在文化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中心的业务工作也得到长足发展,采供血量出现大幅度提升,2015年采血人次同比增长11.77%,采血量同比增长10.24%,2016年1-5月采血量同比增长31.62%,为临床提供了安全充足的血液。为此,2015年12月,中心荣获重庆市总工会颁发的“重庆市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为明确创建方向,科学确定文化建设主题

2014年,中心党政领导班子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大胆创新,提出了“奉献、包容、和谐、时尚”的文化理念,以“职工小家”为抓手,推进中心文化建设。围绕“职工小家”的创建,出台了相关规定和文件,明确了创建活动的具体内容、时间安排、主要措施、考核要求、经费保障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党委统一领导、行政积极支持、工会具体实施、职工广泛参与的创建工作体系。工会作为维系中心与职工之间的纽带,负责创建日常事务工作,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大职能。

2.为丰富文化建设内涵,不断拓展活动内容

2.1 坚持分组实施,推进建家活动全员化

全中心分为13个小家,创建之初,科主任作为小家家长,与小家成员充分沟通,贯彻文化建设理念,达成共同的建家意向,充分发扬主人翁意识,形成团结向上的建家氛围。在此基础上,每个小家根据自身特色,确定建家主题,为小家建设搭好制度“框架”,让小家的管理制度科学化。

2.2 明确“五家”内容,推进建家活动实体化

持续进行“五家(文明、民主、绩效、温暖、安康之家)”建设。要求各小家根据“五家”建设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分别开展政治业务学习及各项活动,如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文体活动、慰问活动等,做好必访必谈工作,重视小家民主及安全管理工作,约束小家成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落实劳动保护的各项措施及要求。同时,对小家的好人好事、先进事迹、工作情况和活动情况及时进行宣传报道,并做好各项记录,建立台帐,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有效果。

2.3 支持个性发展,推进建家路径多元化

支持各个小家结合工作实际,发挥优势,个性化推进小家建设。比如,后勤保障部具有科室人员组成较为复杂、业务素养参差不齐等特点,小家取名为“黾净轩”,针对实际情况,扬长避短,侧重素质培养,对小家成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例如对血液的储存运输、安全驾驶、安全生产、设备维保等,提高了职工整体业务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又如,业务部取名为“螺丝钉之家”,以提高中心整体业务素质为己任,组织开展了急救技术技能竞赛、演讲比赛、知识讲座等项目,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了中心整体的业务水平发展。再如,永川分中心又叫“萤火虫之家”,小家成员分工各一,职责不同,家长认真听取员工意见和建议,制定适合各个岗位特点的工作制度,制定严格的家规、家训,明确共同的工作愿景,组织“萤火虫”朝同一个方向飞,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他们都结合自身的特点,在小家形成同值价值观,以小家建设促进业务水平齐发展,提高了中心整体的核心竞争力。

2.4 注重传承教育,推进建家活动广泛化

中心要求各职工小家在节庆等重要时段开展迎退休职工“回家”活动,让老同志感受到温暖、尊重、爱戴、被需要,让年轻同志传承好的老传统,珍惜现在。行政部“聚议厅”小家,2015年春节举行“欢迎您回家,感恩之心因为有你”迎接老同志回家活动,老同志在新同志的陪同下,参观时间长廊,举行“家庭聚会谈心”。采血服务科“脉动之家”邀请老前辈回家过生日,过春节,为他们表演小节目……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退休职工也融入到家的氛围,增强了归属感。2016年4月,退休职工主动组建了献血志愿者小分队,积极为采供血奉献余热。

2.4 坚持重大活动引领,推进建家活动系统化。

为庆祝中心成立50周年,组织全体职工开展以“矢志图强、热血荣光”为主题的文化活动,设计了血液中心专属LOGO,定制纪念T恤,编印《重庆市血液中心志》,制作《重庆市血液中心50周年纪念画册》,精心打造“50周年时间画廊”,录制中心员工自己填词并演唱的MV——《矢志图强,热血荣光》等等。通过以上措施,展示了血站人良好的精神风貌,鼓舞了全体员工的士气,坚定了职工为无偿献血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心和决心。

3.为了增强实效,加强对建家活动的组织保障

3.1 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中心党委的统一领导,由党委研究确定建家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主要措施等,确保建家活动的正确方向,并积极争取中心行政的大力支持。

3.2 提供经费保障。中心为每个小家提供了一定的建设经费,由小家遵循财务相关规定自主安排使用,保障每个小家建家活动的顺利开展。

3.3 强化考核激励。建立了建家情况考核制度,2015年职工小家考核验收领导小组对职工小家进行了考核验收,对先进职工小家和合格职工小家予以表彰奖励。

3.4 建立会员评家机制。工会对小家建设进行监管的同时,同样注重群众对工会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每年至少评议一次。2016年3月中心成立会员评议职工之家工作组,4月召开第三届五次职工代表大会时,开展了会员评家活动,民主测评满意率达97.14%,充分说明职工小家建设以及工会工作得到了广大会员的认可。

3.5 注重总结提高。在推进建家活动中,我们注重调研,综合分析,不断拓展建家活动的内涵。2016年,我们在前阶段建家活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对以后的建家工作做了安排部署,体现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建家重点,不断增强建家活动的科学性和延续性。

通过以上措施,建小家成为血站文化建设的一种“粘合剂”,从各方面把职工团结起来,形成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将大家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化成具体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指明努力的方向,促进了业务发展。

回顾中心的职工小家建设活动,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做好血站文化建设的前提是坚持党委的领导、行政的支持;根本是坚持正确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动力是群众参与、丰富内容;保障是落实经费、强化基础。建“小家”促“大家”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还存在内涵建设不充分、活动内容较为单一等不足,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只要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人,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用严格的纪律约束人,用良好的环境熏陶人,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常抓不懈,就一定能够让职工小家建设以及血站文化建设事业取得新的成就,一定会让无偿献血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翔,健康必读,2013(4)9-9.

[2]高阳,健康必读,2015(5)13-13.

通讯作者:杨冬燕(1970-12),主任医师,医学学士,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硕士,重庆市血液中心,研究方向:输血医学。

课题名称:重庆市采供血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重庆市科委决策与咨询重点项目,项目编号cstc2016jccxBX0064,项目负责人:杨冬燕)

论文作者:杨茜,何涛,段恒英,曾志刚,杨冬燕(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

标签:;  ;  ;  ;  ;  ;  ;  ;  

建“小家”论文_杨茜,何涛,段恒英,曾志刚,杨冬燕(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