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财经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分析论文_陈晓燕

中职财经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分析论文_陈晓燕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 325000

摘 要:随着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职教育也逐渐受到重视。双师型教师是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为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增加就业几率,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重点对象。本文就中职财经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现存情况,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提出财经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可行办法。

关键词:中职财经 双师型教师队伍 建设

据报道,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人数逐年升高,其规模也越来越大,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中流砥柱,反映了我国对人力需求的迫切性。但是,在职业教育规模扩大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平衡,特别是缺乏双师型教师,导致现有的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明显较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培养工作。双师型教师占比少,导致教师队伍的质量不高,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师质量低下,不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是我国中职类学校的首要问题之一。其中缺乏双师型教师是主要的原因。何谓“双师型”教师,现有以下几种解释:

1.“双证书论”:认为具有工程师、工艺师等技术职务的人员,取得教师资格并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即为“双师型”教师;

2.“双能力论”:认为只要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就可看做是“双师型”教师;

3.“双融合论”:即既强调教师持有“双证”,又强调教师“双能力”。

总而言之,双师型教师是素质、教学水平相对较高的教师。其次,学生素质的整体水平下降也是其中一个原因。而且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待遇并不高,更加难以吸收优秀的教师到学校来。但是在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作用日益凸显。从国际上看,欧洲国家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较为匹配,应用技术型大学普遍从行业、企业中引入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相比而言,我国很多地方高校教师队伍来源仍然单一,“双师型”教师平均比例不到20%,且老龄化严重,难以满足教学需要。综观各地方高校实践:

(1)观念认识不到位。大多数教师在职称晋升、绩效考评等方面以“科研能力”为核心,存在轻视“技师”的偏见,导致教师向“双师型”转型积极性不高。

(2)认定标准不明确。目前“双师型”教师资格制度不完善,缺乏明确的认定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很多地方设置了“玻璃门”、“弹簧门”,在编制控制、行政审批等方面限制教师合理流动。

(3)培养引进机制缺乏。高校教师缺乏到行业、企业挂职、实习机会;企业和生产单位向高校输送“双师”型人才也缺乏积极性,处于被动状态。

二、对中职财经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1.切实提高培养、引进双师型教师的认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环节,也是彰显现代职业教育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所在。结合“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建议行政部门采取积极措施,督促地方学校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配套政策,落实培养、引进专项经费,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同时,大力宣传“双师型”教师先进事迹,定期开展“双师型”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技能竞赛,对成绩突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表彰奖励等。

2.在职业学校中单设双师型教师种类。针对“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不明确的问题,建议各地方高校将“双师型”教师设置为独立的类别序列。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聘用、晋升、考核、奖励等办法,建立健全科学管理机制,促使“双师型”教师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可尝试建立实践教学与职业资格晋升的关联机制,创新“双师型”教师职称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认证机制等,打通高校和行业企业人才流通渠道。目前,已有地方把教师分为教学为主、科研为主、教学科研并重、社会服务与推广等四种类型,鼓励教师各展所长、各司其职,适应培养多元人才的需要。

3.建立多方密切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针对“双师型”教师培养引进机制缺乏问题,建议政府、高校与企业三方形成密切合作机制,实现“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无缝对接。政府可通过三种方式鼓励高校培养“双师型”教师:

(1)建立“双师型”教师海外研修和交流的补贴机制,推动校企双方合作。(2)通过减免税费或给予提供教师学习及顶岗机会的企业补助的方式,提升企业参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积极性。(3)出台政策,鼓励企业经营管理、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

三、总结

综上所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对中职财经类学校有重要意义,对各类职业学校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应根据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下手解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短缺,从根本入手来推动我国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亚峰 曹宾 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教师主动性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5,(3):61-63。

[2]史丽燕 王会霞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4):78-79。

[3]杨瑞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论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5,(9):56-58。

论文作者:陈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4月总第1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5

标签:;  ;  ;  ;  ;  ;  ;  ;  

中职财经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分析论文_陈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