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水生态环境建设论文_王国强1,李新龙2

强化水生态环境建设论文_王国强1,李新龙2

1平泉市水务局 河北承德 067500;2平泉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 河北承德 067500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更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性资源、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与保护,对于保障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水和谐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平泉市人民在关注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等系列水安全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水环境的整体改善。

关键词:水生态环境;建设;和谐;发展

一、平泉市水生态环境现状

平泉市是滦河水系的瀑河、老牛河、青龙河和辽河水系的老哈河、大凌河五条河流的发源地,没有客水流入。全市水资源完全依赖大气降水补给,而降水具有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每年的7、8月份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空间上由北向南逐渐增加,东北部的大凌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仅450mm,南部接近宽城县的边界处达到620mm。

(一)水利工程现状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目前初步建成了防洪、供水、灌溉等较为完整的水利工程体系。全市现有中型水库1座,小(Ⅱ)型水库12座,塘坝25座,橡胶坝5座,总蓄水能力1488万m3;已治理且达标的河道长度为41.5km;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37km2,其中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1255.5km2;有中型灌区1处,机电井6.8万眼,有效灌溉面积20.4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17.55万亩;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587处,解决了21.9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市城区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厂先后划归市水务局,初步实现了水务一体化管理。

为优化配置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平泉市谋划并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水网建设工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010年建成了中水回用工程,通过建泵站、铺管路等工程措施,将城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输送到城区上游的用水企业,不但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还为城区置换出了宝贵的水资源;正在实施的平泉县城供水工程以及即将开工建设的鸽子洞水电站及引水工程、南城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瀑河城区段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重大水利、市政府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全市水资源的调蓄能力、供水保障能力将大幅提高,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二)全市水生态环境现状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0923万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8678万m3,地下水资源量为14468万m3,重复计算量为12223万m3;人均水资源量651.2m3,接近联合国确定的人均500m3严重缺水线标准,属资源性缺水地区。

根据《2016年平泉县水资源公报》,2016年全市总用水量为7743.18万m3;污水排放总量为1069.29万m3,其中工业废水591.52万m3,生活污水477.77万m3。境内有地表水水质监测站5个,其中瀑河流域1个,老哈河流域4个,其余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未设水质监测站。平泉站监测结果表明,瀑河县城段的地表水由2006的劣Ⅴ类水变为2011的Ⅱ类水,水质有极大改善。这与大力治理河道、建立污水处理厂有很大关系;老哈河的甸子站水质从2005年Ⅲ类水变为2010的Ⅱ类水,水质也在逐步改善,而且近几年来比较稳定。全市境内有地下水水质监测井3眼,全部位于瀑河流域。其中平泉水文站、自来水公司水源地2眼监测井的监测结果显示水质良好,适于饮用,水质类别为Ⅱ类;党坝监测井的监测结果为水质较差,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3.4)和汞(0.0012),水质类别为Ⅳ类。2016年,瀑河、老哈河6个水功能区仅瀑河的2个水功能区个别月份不达标,究其原因,应是地表径流减少,没有达到生态基流所需要的流量。

二、平泉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与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不协调。瀑河流域是全市较为发达的区域,城区即坐落在瀑河的上游,工业企业多、人口稠密,用水量大,水生态环境压力较大;而水资源相对丰沛的老哈河流域工业企业却较少,水资源利用率较低。

二是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目前全市有防洪任务的河段总长321.53km,已治理且达到防洪标准的河段仅41.5km;大部分河道淤积严重,垃圾较多。水资源的调蓄能力仅1488万m3,占水资源总量的4.81%,占地表水资源量的5.19%;且所有的拦蓄工程均位于河流的源头,对水资源的调节作用有限。自来水公司的供水管网虽已覆盖城市建成区,但供水能力却难以满足城区内用水户的用水需求,大部分工业企业用水水源仍为自备井,给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带来困难。

三是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未能全面落实。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落实机制还不够健全,用水户的用水监测网络不够完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技术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是水生态环境系统功能退化。由于近几年的干旱和用水量增加,瀑河城区段每年的断流时间越来越长。瀑河、老哈河的流量已不能满足生态水量的需求,枯水季节两条河流的出境水质常有氨氮超标的情况发生。全市仍有1092.77km2的水土流失面积急需治理。向河道内倾倒生产生活垃圾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平泉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一)强化顶层设计。对全市范围内各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系统地评价,编制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为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可靠的依据。根据评价结论,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布局进行调整,科学选定产业的发展方向,禁止建设高耗水、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严格落实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以达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

(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按照生态治河的理念,对境内河流、湖库进行综合整治,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清淤疏浚河道,取缔非法入河排污口,植树种草,退耕还湿、还林,改善河流的生态环境,恢复湿地功能。另一方面,选择适宜的位置,修建拦蓄工程,提高水资源的调蓄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实现洪水资源化。再一方面,加强城区污水收集管网、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确保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出水水质达标排放;建立城乡垃圾统一收集、处置体系,减少污染源。最后一方面,加强引调水工程建设,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保障能力和利用率。

(三)完善水生态环境管理体制。首先要强化城乡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其次是严格落实“河长制”,建立起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的河湖水系管理与保护体系,完善水资源节约、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

(四)全面建设水生态修复和保护体系。借助国家启动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之机,对全市的生态环境进行系统治理,把治山、治水、治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同时,以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为核心,植树造林、封山禁牧,构筑生态修复、治理与保护三道防线,充分蓄滞雨水和地表径流,控制水土流失。

四、结束语

水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实施过程中应充分体现顺应自然、修复自然的理念,才能使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达到人与水和谐共处的境界。

论文作者:王国强1,李新龙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  ;  ;  ;  ;  ;  ;  ;  

强化水生态环境建设论文_王国强1,李新龙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