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造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向新

浅谈“创造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向新

(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观音桥中小学校,614207)

摘要: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入推进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强化与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的紧密结合,对课堂教学中贯穿和渗透生命力的教学思想方法进行探索,强化课堂教学质量效率提升。本文主要对“创造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造教育理念;教学应用

一、“创造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应用意义

陶行知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思维的有效启迪固然十分重要,但更为核心和关键的是强化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解放,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创造。陶行知强调和倡导,教师教育教学中应当充分将自身置于学生之中,自觉主动地融入到学生群体之中,由此才能够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发现,感悟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力量。传统观念认为学生是无知、无力的,往往只是被动地进行知识的接受,这样的观念显然是存在较大偏差的。在如何进行学生创造力的解放上,陶行知认为应当注重从头脑、双手、嘴、眼睛、空间、时间的解放等六个维度入手,这不仅是学生创造力解放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更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创造教育思想的应用,不仅对于学生创造力极为有益,而且能够强化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所学知识的运用,最终带动和引领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二、“创造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强化学生头脑的解放

陶行知先生认为,成见、曲解和幻想会造成学生创造力的损伤,因此着眼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实现,需要尽可能地将学生从成见、曲解和幻想的误区中最大限度地解放出来。小学语文教学中着眼于学生头脑的解放,教师要积极大胆地鼓励学生向书本和教师提出质疑,还应当注重将质疑问难的机会提供给学生。比如,在《矛和盾的集合》一文的教学中,在学生进行课文初步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以教材中的内容为依据将自身的疑虑和困惑勇敢地提出来。在这样的引导之下,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质疑?什么是矛?什么是盾?为什么要将矛和盾结合起来呢?他们之间应当采取的结合方式是什么?在结合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虽然这样的质疑或多或少地同文章的主题发生了一定的偏离,但教师应当对小学生的质疑进行肯定和支持,而非随意地对他们的质疑进行否定,要鼓励他们强化自身想象的充分发挥,让他们在反复地课文阅读中实现问题答案的有效找寻。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就能够带着思考进行课文的深入阅读,让学生充分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强化了学生头脑的解放,让学生懂得如何科学有效地基于课文内容进行在问难和质疑。

(二)强化学生双手的质疑

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保持安静状态,特别是教师进行知识内容讲解中要求学生不要搞小动作。这样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双手进行了束缚,只对学生的头脑进行命令的传达,学生难以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造成了学生创造能力的限制。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教育理念的应用,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将动手的机会创造给学生,强化学生双手的解放。比如,在进行《奇怪的大石头》一文教学中,文章教育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和引导学生对李四光探索大石头的过程进行了解,让学生对李四光善于思考、勤于动脑和求索执着的意志品质进行感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文章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将特殊的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就是放学之后让学生主动地进行一些小石头的寻找,之后以李四光的做法为参考进行小石头的动手操作,让学生详细地将自身探索的心得记录下来,下课后积极同其他学生进行经验、做法的交流与分享。

(三)强化学生嘴巴的解放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对未知的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这恰恰是他们创造力产生的重要源泉,当学生基于某一事物好奇心产生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借助嘴进行提问。基于此,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学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提问,借助提问的思考和解答强化学生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强化活跃、和谐、轻松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让学生敢于将自身感觉好奇的事情向教师提出来,借助教师细致耐心的解答,强化学生好奇心的偶小满足。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经常性地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将解放孩子嘴巴在创造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告知学生,引导学生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提出的疑问保持高度重视,并积极解答引导,同孩子共同进行一些问题答案的找寻。

(四)强化孩子眼睛的解放

眼睛是观察的工具和载体,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地擦亮小学生眼睛,让他们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观察。比如,在进行《夕阳真美》的教学中,由于该篇文章是一篇散文、以写景为主,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对夕阳西下中天地间壮丽的景色进行了描绘,对作者基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进行了抒发。但这样的描绘往往局限于纸面之上,这就造成很多没有感受过魅力夕阳的学生让他们难以理解。基于此,教师应当借助微课、多媒体对夕阳西下的视频进行播放,让学生认真地观察和感受,特别是对夕阳隐没时的霞光和余晖之美、云朵之美进行感受,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夕阳的观察,并再次进行文章的品读细读,这样小学生就能够形成深刻的体验、感悟,对他们热爱大自然和欣赏美的健康情趣极为有益。

(五)强化学生空间和时间的解放

创造教育理念要求对学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解放,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就是要让小学生走入到大自然和社会中进行自身接受空间的扩展,让小学生从大量的补习班和作业中走出来,赋予他们充足的课余时间。一方面要注重将课堂搬到课外,借助充分的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实践体验的丰富和实践能力发展。另一方面,要注重布置灵活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学习一些自身感兴趣的知识内容,读一些自己喜爱的书籍。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创造教育”理念的应用,要强化学生头脑、双手、嘴、眼睛、空间、时间的解放,为学生的课文学习理解助力、增效、减负,带动和引领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淑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教育[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13(6).

[2]温晖.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3).

[3]张晨.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2).

[4]滕绪艳.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小学信息化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7).

论文作者:向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浅谈“创造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向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