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之我见论文_李玲玲

小学美术教学之我见论文_李玲玲

陕西省武功县普集镇中心小学 李玲玲

【摘 要】新课程小学美术教学中,体验学习的内容占了较大的比例。各种学习方法即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学习主体本身就是一个利用视觉、听觉、手感触觉和大脑进行学习的复合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

【关键词】美术 体验性 多样性 素质

【内 容】

过去的美术课教学,单纯强调技法训练,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有些学生失去绘画兴趣,便在课堂上做与教学无关的事,导致美术教学流于形式,凸显教师教学无方。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结合新课标理论指导,我浅谈一下小学美术教学的点滴体会。

一、要注重体验性学习

(1)新课程小学美术教学中,体验学习的内容占了较大的比例。如“多彩的学习生活”是的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的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活动的体验;“教室壁报的编排设计”是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热爱,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团结、紧密合作的人际关系,是对共同合作获得的成功和快乐的体验;“生活和用品”是对日常用品的材质、款式、造型、色彩结构、功能、气味、特性的体验;“环境艺术---雕塑”是对不同材料可塑性的体验;“校园规划”、“闪亮的星空”、“艺术欣赏”、“椅子设计”、“网页设计”是对合作学习的体验。这些课程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学生主体对个体的体验学习,为学生提高了一个宽泛的体验学习空间。

(2)体验性学习要注重主客体的交融性、实践性和灵活性。只有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如在“光明的始者”教学中,让学生观察、抚摸灯具体验灯的外形、质感、功能,发现不同的形状的灯与不同色彩的灯的区别,再动手绘画体验认识到绘画源于生活并抽象于生活。通过动手实践制作的体验校正和提升认知思维,获得创作与成功愉悦的体验。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根据教材内容的灵活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视觉、触觉、听觉的体验,从而获得感知认识去完成对客体的认知。

二、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各种学习方法即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学习主体本身就是一个利用视觉、听觉、手感触觉和大脑进行学习的复合体。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以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有所侧重。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和学习的实效性。在平时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启发教学,发散思维。如在低年级的辨析图形时不要一味去讲解而是让学生辨认、联想,在自然界里它像什么。认识圆时可以在黑板上画几个大小不一的圆让学生展开想象,小朋友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了起来,有点说像气球,有的说像他家的汽车轮胎,有的说像太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接着我说那位同学能把它变成一群物体?在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表态中,我挑了几个同学每人画一个,结果五花八门,在圆的基础上熊猫、气球、瓢虫、太阳公公等被同学们画的有模有样。在认识其他图形时如法炮制,学生的兴趣盎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理解范画,创造元素。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理解范画,培养目测能力。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去联想出与之有关的其他形象、背景,丰富绘画内容。如临摹小白兔时有些学生给它穿上花裙子,头戴一朵花,有些学生在周围填画树木、花草、篱笆、太阳、云彩、小鸟等陪衬,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也起到了直线、曲线、折线等综合练习的作用。

(3)猜谜作画,引发兴趣。如教学生画小动物时通过谜语让小学生在大脑中先形成小动物的初步印象,再让学生说出要画动物的外观特征,接着动手画。这样既加深了孩子们对所画动物的印象,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4)魔术激趣,乐中学画。美术教学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自然界中的图形----水波纹”一课,课前先用白色油画棒在白纸上画出水波纹图案,课堂上教师以魔术的形式拿出画好的“白纸”,用排笔蘸深蓝色水彩快速刷过,“白纸”上立刻浮现出一幅美丽的水波纹图案,通过孩子们惊奇的目光,可以看到他们急于知道其中的奥妙所在,这时教师揭开油水分离法的绘画技巧。抱着好奇心孩子们画出了白色的房子、小鱼、雪花等各种图案,使学生在尝试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绘画。

(5)辨析色彩,崇尚自然。色彩在绘画中对于作品的主题思想、情感的表述起着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从色彩的角度去欣赏绘画作品,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

三,要寓教学于素质教育之中

美术学习中的素质说白了就是一种感觉、一种技能的培养。小学生的心理不成熟,知识不完备,致使他们在情感的表达上手段直接,如何让孩子们用自己稚嫩的笔画出心中的大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培养技能,提高素质。我有幸临潼美术国培学习期间,在临潼小学见习中被一位小学生的画《梦》触动了神经,这幅画创意独特,功底扎实,且富含一定的人生内涵,充分说明该生个人素质很好,由此我想美术教学结合素质教育无疑会对学生的人格魅力增添一道亮丽的光彩,同时也给我留下了如何培养技能,提高素质的问题。

首先,针对儿童的年龄特征激发他们的兴趣。运用眼睛观察他们身边的事物,对事物有一个较完整的、正确的认识。其次,要培养他们大脑的辨析能力。儿童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零散的,单项的。在幼儿绘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把那些零散的记忆进行脑思维,在诸多的物象中进行取舍,勾画出表达自己意愿和情感的作品。这样,在培养他们思维辨析的同时也提高了观察能力。

最后,让孩子用自己的手表现他们眼中的世界,因为他们采用的手法是无拘束的,表现的内容是无限制的。展现的作品只要是儿童的心智和心绪的自然流露就是成功的,他们运用画笔表现自己内心的“大世界”,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才能激发起学生高昂而持久的兴趣。”所有,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法,让学生多种器官参与教学活动中,把知识的形成不断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在体验中通过观察、思考而获取感知材料,促进他们创造思维的发展,使孩子们的绘画天地更加广阔,童年的生活更加多彩。

论文作者:李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小学美术教学之我见论文_李玲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