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外科腹部手术后疼痛患者的护理干预论文_涂明珠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人民医院 湖南永州 425300

【摘 要】目的:分析优质镇痛护理降低减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本院接治的腹部手术患者患者的基本数据,根据本次实验标准随机挑选出56例患者进行研究,并按照顺序号码将其分组,单号为实验组,反之则为对照组,每组均包含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疼痛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优质镇痛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疼痛缓解程度进行比较,观察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疼痛均有缓解,但实验组的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为92.86%,较对照组的71.43%明显更优,组间数据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镇痛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感,同时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优质镇痛护理;腹部手术;术后疼痛

术后疼痛是在患者接受腹部手术后的常见问题,导致这种事件发生的原因多,是由于患者术后创伤明显或其他刺激所导致的疼痛原因和疼痛程度会受到手术大小、手术部位以及患者自身状况的影响[1]。骨折都会出现疼痛,可能引起患者不配合治疗或情绪不佳,导致治疗难度加大,所以在治疗的同时实施相应的护理,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2]。为分析优质镇痛护理降低减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效果,本次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本院接治的腹部手术患者患者的基本数据,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获得不错的成果,现归纳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本院接治的腹部手术患者患者的基本数据,根据本次实验标准随机挑选出56例患者进行研究,并按照顺序号码将其分组,单号为实验组,反之则为对照组,每组均包含28例患者。对照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各14例,年龄信息介于25-69岁之间,平均年龄(46.9±4.8)岁,实验组:女性患者11例,男性患者17例,年龄信息介于21-71岁之间,平均年龄(45.6±4.2)岁。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痛感,能够配合相关治疗和护理。对比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数据,未发现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事宜,进行简单的沟通。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优质镇痛护理:

首先来说,在患者手术完成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对应的体位护理,在手术后6小时内保持患者的血压平稳,并保持患者以半卧位进行休养,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每二小时可对患者进行一次体位更换。

在患者开展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咨询,并且告知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可能出现的不良状况,这样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准备。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当对患者介绍医师的技术水平,使患者在手术前获得良好安全感,减轻患者的疼痛体验。

在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以转移患者注意力,主要以放松疗法为主,首先护理人员应当指导对自身全身肌肉进行放松,并且患者在发送过程中应当闭目养神,排除杂念,护理人员通过语言指导患者处于宁静且轻松的空间,并且对自身的呼吸速度进行控制,将呼吸频率调整至自然舒适放松,应当每日进行2~3次,每次放松时间控制在15~20min。

并且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需求对患者进行星越疗法,使患者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对注意力进行分散,这样有助于降低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减轻患者的疼痛敏感度。

1.3 评价标准

采用本院在自制的表格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疼痛缓解程度进行比较。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基本消除或缓解情况超过6刻度;部分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6刻度但超过3刻度;无效:患者的疼痛情况未得到有效缓解。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进行分析后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而实验结果中,所有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和护理满意度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若p<0.05,则说明实验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疼痛均有缓解,但实验组的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率对比

 

3讨论

术后疼痛是患者发生术后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多数患者在手术完成后,患者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仍出现较为明显的术后疼痛状况,对于患者的恢复会造成极大的影响[4]。

优质镇痛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式,主要围绕患者的身体和病情来制定护理方案,将其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的护理中,能够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缓解,让其更好的配合手术治疗,一方面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另一方面能够降低患者的痛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

综上所述,在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镇痛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感,同时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春.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干预措施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3):16-17.

[2]吴业间.护理干预在减轻外科腹部术后疼痛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0):160-162.

[3]张艳.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开展循证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1):247-248.

[4]尚红玲,崔勇和.术后循证护理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04):131-133.

[5]刘秀娴.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持续静脉接镇痛泵止痛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2):197-198.

论文作者:涂明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  ;  ;  ;  ;  ;  ;  ;  

对普外科腹部手术后疼痛患者的护理干预论文_涂明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