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经济的智能增长模型_旅游经济论文

论旅游经济的智能增长模型_旅游经济论文

论旅游经济的有智增长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式论文,经济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旅游经济增长模式是旅游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旅游实践中亟需回答的现实问题。但是,与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态势相比,旅游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无疑是远远滞后的[1]。过去30多年,中国旅游经济主要是依靠资源与资本双重驱动获得了较快的增长,也产生了旅游资源与环境压力增加、主题公园类景区大量倒闭、区域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未来的旅游经济增长必须注重知识、科技、创意的力量,采取新型旅游发展模式。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旅游经济的有智增长模式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倡导旅游科学发展观,推进旅游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一 旅游经济有智增长的基本内涵

(一)概念缘起

2008年,厉无畏等首次运用“有智增长”这一概念。他们认为,创意旅游的巨大效应和创新模式的积极意义在于构建产业链、促进城市整体转型、培育旅游产业价值体系、形成旅游产业的有智增长新模式,并提出了上海发展创意旅游,构建“四维链”(产业链、空间链、价值链、主题链)的思路[2]。这一观点为思考旅游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提供了启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公认。具有同样促进作用的不仅限于文化创意,还有知识、科技、智力、智慧,它们在促进旅游增长中发挥的作用和潜力越来越大。有鉴于此,笔者在厉无畏等人提出的“有智增长”概念的基础上,将知识、科技、智力、智慧纳入进来,提出广义的旅游经济“有智增长”模式。

(二)核心内涵

“有智增长”是针对原有旅游经济增长模式而言的,主要包括旅游资源依赖型(依托高品位旅游资源实现经济增长,如长城、黄山、荔波),资本依赖型(依赖高强度资本投入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第一代、第二代大型主题公园多数属于这一类型)、土地依赖型(依靠土地出让与地产出售实现旅游经济增长,如第一批国家旅游度假区)。传统旅游经济增长模式对旅游资源的认识较为狭隘,对旅游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通常会导致旅游地资源与环境压力大,收入渠道单一,对地方发展能力的提升作用较为有限。旅游经济有智增长是在旅游经济发展中,除了旅游资源与资本之外,还重视运用科技、文化与人才的力量,促进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简而言之,就是以知识、科技、创意驱动旅游经济发展的模式。作为一种模式,旅游经济有智增长体现在旅游开发、服务、经营与管理的各个领域,其中最重要的是旅游发展战略、吸引物建设、服务与管理方式。在发展战略方面,遵循旅游经济规律,通过崭新的理念、思路与行动来实现旅游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如云南中甸引入香格里拉品牌、陕西镇坪打造“自然国心”等。在吸引物建设方面,在旅游资源特色不鲜明甚至没有旅游资源的情况下,通过“无中生有”、“变废为宝”、“锦上添花”、“小题大做”、“他题我做”、“旧题新做”等方式营造旅游吸引物,促进旅游经济增长,如原来没有恐龙化石的江苏常州做起恐龙旅游文章、山东德州利用太阳能技术建设的中国太阳谷、北京798文化创意旅游区等。在旅游服务与管理方式方面,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与经营效益,如旅游电子预订与支付系统、旅游电子导航与导览系统、景区电子门票门禁系统等。

(三)研究意义

与传统模式不同,“有智增长”体现的是一种新型资源观、动力观和产业观。从资源观来看,该模式摒弃了狭义资源论、唯资源论,认为“资源有限、智慧无穷”,旅游资源不是静态的、不变的,也不是决定旅游经济增长的唯一要素,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和旅游资源的可拓性,重视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去发现、塑造、培育新型旅游资源。这一理念符合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被国内外无数旅游开发实践所证实。从动力观来看,该模式认为,旅游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集约、创新集合的特征,把科技、人才、创意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强调知识、科技、智力、智慧在旅游资源培育、旅游产品转化、旅游体验塑造、旅游高效管理中的作用。这一观点不仅符合知识经济、科技革命、创意经济勃兴的客观要求,也与科技兴旅、人才强旅战略的基本思想一致。从产业观来看,该模式强调旅游与相关产业和部门的融合,包括与文化、科技、创意要素的融合,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其他部门的融合,以及与城乡建设、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的融合,因而是一种大旅游的概念,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创新和效益最大化。

二 旅游经济有智增长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曾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至高无上的作用。哈佛大学教授J.S.Nye认为,在信息时代,资本、自然原料甚至土地都不见得是财富,投资驱动型经济已经走到尽头,必须走向创新驱动型经济与知识驱动型经济[3]。进入21世纪,在信息技术推动下,知识社会的形成及其对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被认识,关注价值实现与用户参与的以人为本的创新模式也成为新世纪对创新重新认识的探索和实践[4]60-65。旅游业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产业,创新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旅游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鲜明特质之一[5]。广义而言,旅游开发就是突破旅游产业现状、构建崭新的旅游系统,其本质就是创新。同时,旅游产业现状和发展需求之间还存在巨大差距,要想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区域旅游业的创新研究与实践[6]。因此,旅游创新早就引起了业界人士的重视,魏小安先生就曾旗帜鲜明地提出,发展旅游贵在创新,旅游经营的一个客观规律就是必须要富有创造性。

(二)知识经济呼唤智力服务

1962年,马克卢普(Fritz Marchlup)在《美国的知识生产和传播》中论证了知识和信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引发了人们对知识经济这一新兴经济形态进行深入研究。知识经济就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投入和配置,知识产品的产生(生产)、传播(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知识经济催生了第四产业(非自然资源依赖型产业),现代旅游业表现出越来越基于知识的特点,知识因素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7]1-16。旅游业是智力产业,智力是旅游业的“芯片”和“智网”,旅游业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需要有强力的旅游智业来支撑。把智力当做融合剂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智业支撑体系,引入旅游行业,可以更好地打造旅游产业平台,扩大旅游业的内涵和外延。旅游智业的实质就是通过智力来贯穿旅游业规划、策划、设计、投资、开发、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以实现旅游产业链条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对接[8]。在2011年中国旅游发展前沿峰会上,刘锋指出,旅游智业是旅游业生产力升级换代的动力源泉,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

(三)21世纪是智能生产力时期

过去五个世纪,世界上大致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包括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在内的四次现代化浪潮。根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现代化的历程本质上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历史,科技革命源于知识与技术体系创新和突破的革命性驱动,今后10-20年很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旅游活动的蓬勃开展,促成了旅游主体的壮大,深化和拓展了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促进了旅游服务行业的兴起,改善了旅游企业的运营环境,提升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了旅游产业可持续程度[10]。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和实体经济危机中,中国旅游业的传统发展模式走到了必须突破、也有条件突破的历史时刻。站在这一重大的中长期战略决胜点上,智能化是中国旅游业抓住战略机遇、突破传统模式,寻求主动应对策略和长期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解决方式①。

(四)精神经济与创意经济的内在要求

随着世界新的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物质财富的生产必将呈现相对过剩的状态,精神产品生产与再生产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并吸引更多的资源,智慧、知识和情感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人类进入精神经济时代。旅游需求本质上属于精神文化需求,是当前人民群众最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之一②。旅游业是精神经济的代表性产业,技术、设计与品牌将是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内生变量[11]31-61。同时,21世纪是创意经济时代,资本和技术主宰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正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信”。随着创意经济的到来,知识和创意取代自然资源和有形的劳动生产率,成为财富创造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12]26-28。旅游活动的符号消费特征、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旅游资源的同质性、求新求异的旅游动机、旅游产品的不可储存性等因素促使旅游业成为典型的创意产业。创意推进旅游资源价值转化与体验塑造,推进旅游经济的业态创新与转型升级,推进旅游产业的功能拓展与持续发展,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13]。

三 旅游经济有智增长的实现路径

(一)旅游经济有智增长的基本思路

与传统旅游经济增长模式相比,有智增长更加强调通过科技、创意、智慧推进旅游经济发展。旅游经济有智增长的基本思路就是挖掘并运用旅游人才的创造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意与智慧的力量,突破单纯依赖旅游资源和资本的发展模式,推进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创新、新型旅游吸引物建设、经营与管理方式变革,实践科技兴旅、人才强旅、创意促旅三大战略,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方式从老双翼(资源、资本)到新双翼(文化创新、科技创新)、从老3Z(资源、资本、知识)到新3Z(智力、智能、智慧)的转变,促进区域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体而言,旅游经济有智增长模式可以归结为“三种形式”和“三大支撑”,其中,“三种形式”说明了旅游经济有智增长的具体实现路径,是指旅游创新(尤其是战略创新)、创意旅游、智慧旅游,以寻找撬动旅游经济的杠杆支点和实现突变的现实抓手,创造新型的旅游吸引物,改革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方式;“三大支撑”则阐释了旅游经济有智增长的必备条件,包括人才、科技与环境。

(二)旅游经济有智增长的三种形式

1.旅游创新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之本,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从广义角度来看,旅游创新包括旅游产业范围内发生的所有创新,以及虽在产业外部发生但服务于旅游产业的创新活动与成果。旅游创新符合当前国家提出的自主创新战略思路,是促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内外著名旅游地获得成功的基本经验。近年来,国内各种层次的旅游改革试点风起云涌,体现出旅游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011年,国家旅游局确定成都、秦皇岛、舟山、张家界为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意在为全国旅游业创新发展提供示范样板。旅游创新具有多样性、复合性和分散性特征,涉及旅游理念、战略、产品、营销、技术、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及相关领域。其中,旅游企业注重技术与服务创新、产品与业态创新,旅游产业关注组织与制度创新、机制与体制创新,旅游地则重视理念与战略创新、市场与营销创新[14]。

从区域层面看,旅游创新涉及新型资源观、市场观、战略观、空间观、产品观、产业观、制度观,具体体现为:创新开发理念,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创新发展理念,促进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模式,优化产品整合;创新空间模式,培育旅游产业集群;创新体制和机制,增强旅游发展活力;创新协作模式,加强区域旅游合作[6]。同时,区域旅游经济创新发展中还应该注意以下方面:创新发展思路,实现快速发展;创新产品结构,促进转型升级;创新经营业态,塑造旅游特色品牌;创新企业机制,增强旅游竞争能力;创新投资体制,完善现代旅游设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旅游队伍素质;创新营销方式,提高旅游营销绩效。应该强调的是,区域旅游经济创新的关键是创新发展战略、促进旅游经济“突变”。发展战略是决定事物发展全局的计划和策略,旅游发展战略科学与否决定着旅游产业发展的成败得失,是区域旅游创新的核心。

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一般都会提出并遵循若干战略,如:政府主导,合力发展;规划指引,科学发展;招商引智,借力发展;改革推进,创新发展;特色取胜,差异发展;项目带动,集群发展;产业融合,统筹发展;区际合作,联动发展等[15]182-195。在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体系中,总有部分战略居于核心地位,关系到区域旅游发展目标定位、总体路径与产品体系,起着统领其他战略的作用,构成区域旅游经济创新的重点,如贵州的文化旅游创新区、海南的国际旅游岛、云南的旅游桥头堡、昆明的旅游二次创业、丽江的大香格里拉旅游中心。在近年来国内出现的旅游经济发展的代表性模式中,焦作现象、栾川模式、西峡经验、沂水现象、庆云道路、宁波经验、遂宁模式、凤县模式、沧源模式、罗平道路、中甸经验等都十分鲜明地表现出了核心战略创新的力量,也为旅游战略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精髓可以概括为:挖潜造景、借力谋势、支点撬动、创新转型、融合提升、合力突围。

2.创意旅游

旅游发展一靠遗产,二靠创意。与此同时,在国际范围内,面对文化的重复生产和开发新的文化旅游产品的两难境地,文化旅游发展的“创意转向”日趋明显,催生了创意旅游。对创意旅游的含义,学术界尚未形成一致意见,通常涉及以下四种情形:依托另类吸引物的创意旅游、强调自身创造能力提升的文化旅游、运用创意产业思维的旅游发展模式、文化创意和休闲旅游产业融合而成的新业态。在旅游经济有智增长模式中,上述四种情况都有不同程度的运用。

发现非传统旅游资源,营造人造景观,依托另类吸引物开展旅游活动,是新时期旅游发展的重要路径。在这种创新思维的运作下,山东寿光农博会、浙江安吉抽水蓄能电站、四川大英原来用于工业的盐卤、湖北大冶即将枯竭的矿山、宁夏银川镇北堡的“荒凉”、湖南张家界的“空气罐头”、云南墨江的北回归线、北京南锣鼓巷与著名高校都成了著名的旅游吸引物,河北唐山的煤矿塌陷区和垃圾堆放场、云南红河州行政中心与文博场馆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也都成了当地人的休闲空间、外地人的游览场所。2011年底,首都旅游产业发展联席会决定鼓励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设立旅游开放日,是解放思想、利用非传统旅游资源的有益尝试。

在文化旅游活动中,结合具体项目设置体验性参与活动,提升游客自身的创新、创造与创意能力,是深度旅游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科技时代下防止都市居民异化的有效措施。2000年,新西兰学者格雷·理查德、克里斯宾·雷蒙德提出了“创意旅游”这一概念,倡导旅游者通过积极参与目的地的文化或技巧学习,激发自身创意潜能,以体验目的地文化氛围[16]。与传统形式相比,创意旅游强调文化、互动式学习与体验、实现自我和目的地共同发展三个核心要素[17]。孔子故里修学游、走进纳西人家、跟着课本游绍兴、大明宫遗址公园考古探索中心就是创意旅游的代表。

随着业态创新日益受到重视,创意旅游也被用来描述文化创意与休闲旅游两大产业融合而成的新型业态,即(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它具有较高的体验性和连带效应,是创意产业在旅游领域的延伸,是对旅游策划下的广告、节庆等旅游产品和活动的提升。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主要有:构建旅游创意园区(如上海8号桥)、通过动漫和动画形式将静态旅游资源动态活化(如动漫嘉年华)、旅游纪念品突出创意设计和营销(如上海福佑路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心)、旅游节庆和活动项目中加入创意元素(如上海杂技团“梦幻时空之旅”)、通过影视热点和表演艺术开拓市场(如山西乔家大院)等[18]。

在旅游业发展方式上,创意旅游倡导运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模式整合资源、创新产品、锻造产业链,强调对各类资源的多维化整合、对未来遗产的创造、对旅游消费潮流的引领和塑造、对旅游产业链的拓展与延伸及区域整体价值的提升。发展创意旅游,应拓展“产业链”,跨越原有的产业边界,实现联动发展;延伸“空间链”,跨越行政区域界限,推进联动发展;锻造“价值链”,占领价值链高端;秀出“主题链”,全面演绎生活内涵[19]163-171。国内各地实践证明,创意旅游模式将引领旅游产业的转型,促进旅游产业价值体系的形成与增值,推动城市经济再上新台阶。

3.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是旅游业对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响应,是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体现,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中坚力量。它根植于现代都市居民生活中对科学技术的依赖和惯性,体现了现代游客对方便、快捷、安全、体验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对旅游资源与环境的负面影响。根据科技运用程度的不同和国内旅游发展的实际,智慧旅游可以分为旅游初级信息化、旅游智能化、旅游智慧化。其中,旅游初级信息化主要是指基于网络技术的旅游电子政务与商务网站建设,国内以200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金旅工程为里程碑,景区和旅游主管部门通过建设网站和数据库,完善基础数据和专题数据,初步实现了从单一功能到综合应用的转变。第二阶段是旅游智能化阶段,主要是运用以自动化、信息通讯、网络为核心的技术平台实现旅游服务与管理的自动化,如景区门禁系统、电子触摸屏、酒店电子自动门锁、餐厅电子点菜器、旅游场所电子监控系统等,提高了旅游服务效率、旅游管理水平和旅游体验质量。与此同时,初步实现了数据和业务的共通和共享。第三阶段(智慧旅游阶段)是高级智能化阶段,以更加面向应用、面向用户和面向整个旅游产业升级为目标,代表着旅游科技综合运用的主要方向。

所谓智慧旅游,是指利用云计算、物联网、高速移动通信技术和智能终端设备为支撑,满足未来旅游管理中的管理智能化、服务主动化、旅游个性化和信息对等化的发展需求,提升旅游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龙头的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20]。智慧旅游的应用体系包括应用层、网络层和感知层,其中,应用层实现智慧的旅游政务、公共服务、景区、旅行社、交通、酒店等具体行业部门;网络层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及移动通信网络为应用层提供网络服务来实现数据传输;感知层通过各类数据采集和感知技术实现数据采集和存储。智慧旅游的关键支撑技术包括3S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物联网技术、决策支持系统等。智慧旅游体系建设的核心主要是旅游应用信息系统工程,由系统管理模块、旅游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网络发布系统、信息咨询系统、三维虚拟旅游系统、管理与规划信息系统、灾难预警系统组成[21]。

智慧旅游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它不仅引领世界旅游的发展潮流,成为现代服务业与科技结合的典范,还可以改善管理平台,增强竞争优势,满足旅游者的个性需求[19]。2011年7月,国家旅游局提出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初步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旅游”,使旅游企业经营活动全面信息化,基本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高信息含量、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北京、南京、苏州、镇江、温州、台州、成都、洛阳、贵阳、大连、舟山等地都提出了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设想。其中,南京市已经制定了“祥云计划”并开始付诸实践,建设内容包括面向游客的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面向政府管理部门的集成式中央管理平台、面向旅游企业的商务管理平台、后端支撑体系及与智慧南京上层平台相对接的支撑保障体系。

(三)旅游经济有智增长的三大支撑

1.人才保障

旅游人才是智力、智能、智慧的源头,是旅游科学技术与文化创意的生产者,是旅游产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旅游经济增长中的第一资源。由于旅游经济有智增长模式的特定内涵,对旅游人才的层次、规格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通常,旅游经济运行需要旅游行政管理、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专业技术、旅游服务技能及相关领域的人力资源,但旅游经济有智增长所需要的最为重要的人才包括如下八类:旅游战略研究、产业分析与经济预测人才;旅游专业教育、职业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人才;旅游企业服务、经营管理与市场开拓人才;旅游规划、策划与设计人才;旅游项目创意、运作与营销人才;旅游科技研发、推广与应用人才;旅游职业经理人才与企业家队伍;旅游行政管理、行业管理与领导人才。挖掘现有旅游人才的潜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意能力与科技素质,加快培养创新型的实用综合性旅游人才,培育旅游企业家队伍,是实现旅游经济有智增长的客观要求。

2.科技支撑

科学技术是旅游业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是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通过科技进步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新旅游文化展示方式,丰富旅游体验活动对象,提高服务、经营与管理效率,保障旅游者、旅游资源与环境安全,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旅游经济实现有智增长的重要基础性条件。旅游经济有智增长的科技支撑不仅包括旅游基础调查统计、基础理论、立法监管体系、经济运行监测、公共服务体系、低碳发展、装备制造业、人力资源开发、资源环境保护、旅游业新格局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还包括智慧景区建设技术、智能酒店建设技术、旅游电子商务与政务技术、娱乐设施建造技术、展示陈列与解说技术、安全监管与救援技术、公共信息发布与查询技术、网络营销技术、行业智能化管理技术、商品研发技术、卫星定位与自驾车导航技术、远程教育培训技术、资源保护技术、低碳与环保技术、生态恢复与建设技术、自助旅游服务系统、旅游资源新型开发技术的研发与运用。

3.环境建设

旅游经济有智增长需要适宜的社会环境与氛围,主要包括创新环境、宽容氛围、制度保障三个方面。首先,要进一步破除阻碍创新的陈腐观念,培育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倡导创新、鼓励创意的社会氛围,形成人人讲创意、处处重创新的大环境,使终身学习、学习型组织、创新型企业与城市成为公认的理念。其次,旅游创意人才往往头脑灵活、异想天开、勇于创新、富有个性、价值观独特,根据创意经济的3T原则,需要培育宽容的社会氛围、宽松的工作环境、弹性的管理方式、民主的决策程序、便利的交流平台,构建有利于创意人才、创意社区、创意集群、创意阶层产生与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第三,根据制度经济学原理,制定激励区域创新、技术研发与文化创意的制度,包括政策、法律、行业规章、企业管理制度四个不同层面,以较低的交易成本和社会成本解决旅游经济有智增长所需资源的供给问题。

四 推进旅游经济有智增长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倡导旅游经济有智增长

结合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宣传与实践,加强旅游经济科学发展观、转变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研究。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广播、会议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旅游业科学发展观,切实认识科技、创意、人才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积极倡导并推进旅游经济有智增长。全面梳理国内涌现出的旅游经济有智增长的典型案例,系统总结旅游经济的战略创新、文化创意与技术研发的成功经验,加强宣讲与推广力度。

(二)加快推进旅游高等教育改革

旅游经济有智增长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育。针对该模式对人才的要求和目前旅游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应积极推进旅游高等教育改革力度,树立智力服务型旅游人才培养目标,推行“三创”(创新+创意+创业)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增加旅游战略分析、旅游规划设计、旅游创意策划、旅游管理咨询等方面课程,重点培养专业思维、知识体系、核心能力。提高实践环节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通过推进双师型(教学技能+专业技能、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师资队伍建设、官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改革,建设新型教学实践基地,改革教学实践与论文指导方式,全面提高学生以智力服务为重点的综合能力。

(三)切实提高旅游行业创新能力

依托中国旅游研究院及其分支机构,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旅游学会及相关研发机构的力量,充分利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科技发展计划课题资源,建设高质量的旅游研究基地,培育各领域的旅游研发基地(如旅游商品、装备制造、环境保护等)。树立全员、全过程创新、全方位创新理念,完善旅游研发与文化创意的激励和约束制度,积极倡导企业家精神,培育旅游文化创意社区、创新型旅游企业和旅游创意城市。总结推广桂林金钟山景区设立旅游研究院的经验,鼓励各类旅游企业整合社会资源,举办各类研讨会,设立科研基地。推广山东经验,依托旅游行业协会,积极组织各类旅游产业创新奖、旅游创意奖、旅游创新企业、旅游创意人物评选,树立榜样,总结经验,及时推广。

(四)规范发展旅游智力与技术服务业

旅游智力服务业、旅游科技服务业不仅是旅游产业中的新兴业态,也是旅游经济有智增长中最重要的市场化服务性组织。目前,旅游智力服务业主要包括管理咨询、规划设计、创意策划、市场调研、营销服务、理论研究、人力资源培训等,虽处于起步阶段,却展示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暴露出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与旅游智业相比,以旅游技术研发、交易、咨询、技术指导、设备维护为重点业务的旅游科技服务业尚处于萌芽状态,但已表现出了无穷的需求潜力。这两类组织学科的交叉性、业务综合性强,监管部门不明确,服务质量不宜量化,容易导致无序发展与恶性竞争。应借鉴《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旅游规划通则》,明确监管部门与管理办法,制定行业规则与服务规范,规避可能产生的风险与问题。

(五)探索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模式

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来保护创新与创意主体的合法权益,是激励创新、研发与创意的基础条件,是推进旅游经济有智增长模式付诸实践的基本保障。应结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贯彻实施,充分认识旅游产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意义,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和培训工作。旅游、知识产权、工商、质监等部门应加强协调配合,加大投入力度,认真研究旅游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特殊性与操作对策,积极探索旅游产业知识产权特别是旅游文化创意知识产权的保护方法。加强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切实加强旅游产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

五 结语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创意经济、智能经济、精神经济等新兴经济形态突飞猛进,各种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成为时代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关系国民经济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着“成长的烦恼”,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成为各地近年来旅游发展中的主题和热词。在这种背景下,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无疑具有不言自喻的重要意义。本文立足理论薄弱环节与实践需求热点,在吸收厉无畏提出的创意旅游思想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来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道路的观察与思考,首次对旅游经济有智增长模式进行系统阐释,提出了旅游经济有智增长的新3Z、三种形式和三大支撑,希望对旅游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增长模式创新有所裨益。诚然,有智增长模式是着眼于旅游经济的长远、整体与宏观发展提出的,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发展环境、条件、历程与问题,应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寻找符合本地实际的旅游经济增长模式创新之路。

①魏小安、杨劲松、魏诗华《智能化:中国旅游业应对危机的金钥匙》,http://www.davost.com/xiazai/zhnh,2011-11-29。

②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意见》(旅发[2011]61号),2011-11-16。

标签:;  ;  ;  ;  ;  ;  ;  

论旅游经济的智能增长模型_旅游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