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外项目的设备管控论文_杨卫东

浅谈海外项目的设备管控论文_杨卫东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63

摘要:作为公司开拓海外市场的EPC总承包项目,在开发经营海外市场的同时,项目所包含的设备设计、制造、发运、现场安装、调试验收及售后的进度及质量均需严格控制,以笔者亲身经历的海外船厂改造项目为例,阐述项目造船工艺设备的管理控制,总结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以分析。

关键词:海外项目;设备管控;项目总结;售后服务

前言

本文主要阐述的是海外船厂提升造船生产能力的改扩建项目,基本上从项目开始启动到结束历经三年,从项目管理的状态和效果来看,整个项目是成功的。特别是这个项目是院第一个综合性总承包项目,同时第一次走出国门,难度和挑战性是可想而知的。

回顾三年的工作,有成功也有不足。考虑到项目的特殊性,在各方面进行了尝试,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为提高管理效益、降低海外安装费用、利用资源互补,提出集中安装和专业安装相结合方式,从实践情况看,达到了预期目标的;为有效完成设备售后服务,承担海外总承包售后服务的责任,建议现场组建售后服务专业保障小组,从运行情况来看还是解决了不少问题。同样由于项目的特殊性,工作上不足和改进的地方有很多,值得回过头来看,下面略作小结,希望能为今后同类项目起到点滴作用。

1 设计方面问题解析

(1)船厂原有的设备大多数是六十年代前苏联和德国产品,员工受欧洲文化影响比较深,对中国部分结构形式是比较落后的,配置较差的设备提出异议,此类设备从设计角度可以考虑优化的。

(2)机械车间立车的工作台承载、南船台潜水泵的结构形式和抽水效率、坞门起浮水泵的布置和选型、管子车间增压泵的压力等级等由于设备性能参数不尽合理,造成业主纠结较多。

(3)整个项目设备的涂装设计缺乏足够的重视,前期调研工作不充分,没有考虑到船厂当地气候的特殊性,设备几乎全方位的出现锈蚀和表面褪色及色差。

(4)在设备的技术规格书和技术协议中设计提及规范比较随意,现场很难把握和解释。

2 采购方面问题解析

2.1上游合同

2.1.1 咨询介入项目合同中未描述,雇主授权咨询的工作范围和权限表达不是很清晰,设备方面的审图、验收、资料的提交纠结较多,对项目推进造成较大影响。

2.1.2 船厂承担施工项目对设备仓储、安装、调试、验收、成品保护带来影响和制约我方工期的责任未作明确约定。

2.1.3 设备试车和验收的试材、耗材、动能源、配重合同中描述不清晰。

2.1.4 船厂参与设备操作和维修培训的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合同中未作约定,因此培训的效果不理想。

2.2 下游合同

2.2.1 62部分供应商设备质量、配置较差,验收过程中的艰辛很难言表,同时对后续的维保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2.2.2 供应商提交设备的文件合同中约束不够,供应商提交设备的验收文件、操作手册、维修手册、培训教材、备品备件清单、竣工资料普遍存在质量差、错误多、缺乏实用性,与上游合同中要求存在一定程度差距。

2.2.3设备供应商现场服务及售后服务很难做到位,响应程度远远不够,由于是海外项目,因此合同中按常规条款来约束是不够的,有的设备合同没有质保金,更加难以控制。

3 制造及出厂验收难点

由于公司还未建立设备总承包的质量体制,同时项目也未安排专业监理公司介入,加上设备工程师较少,难以安排驻厂代表因此对设备过程质量控制力度较小项目不同程度出现产品质量缺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发运方面的注意事项及难点

4.1 上游合同上描述目的港名称比较含糊的,当地有两码头名称一样,对设备运输费用及时间周期造成较大影响。

4.2 设备发运节点涉及到银行议付,单证上有不符点是很难处理的。

4.3 设备提升塔架在海上整整漂了二个月,到港后又不在锚区直卸直接影响到提升节点,经现场日夜加班才按期完成塔架安装。因此对于重要材料和设备的发运,海运周期考虑留有足够的富余量。

4.4 设备供应商与发运货代矛盾比较集中在集港时间与装船时间有脱节而产生滞港费以及根据装船配载包装箱需层高堆放导致包装成本的增加这两个方面。

4.5 为项目建设服务的材料、工具、设备如需回国则要办理暂出暂进手续,这当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

5.安装、调试、验收、交付方面难点解析

5.1 由于船厂现场仓储、堆放条件差,因此大体量的设备接货带来困难较大,特别是行车大梁无法实现地面拼装,直接吊上轨道梁进行施工,与房建形成了立体交叉施工,不但增加施工难度而且对设备造成两次污染。

5.2 300t大车轨道借用了4根小车轨道,以及铺设了小规格的临时轨道才满足提升条件;坞门总组胎架布置让出了坞口花岗岩铺设作业区,分段往外侧悬挑了1米。原因就是国内发运的轨道滞后了,当地采购的花岗岩迟迟未到货。

5.3 船体车间船厂改造施工的进度与设备安装根本无法衔接,切割机调试、验收只能用临时动能源。尤其是外立面改造整整搞了半年,不仅严重影响设切割机的安装调试,而且行车、切割机受到全面污染。

5.4 设备验收主要问题出在业主习惯和思维方式和国内有很大区别。由于业主工作效率很低、对设备熟悉程度不够、关注重点放在外观质量、听不进中方合理解释、不肯承担一点点责任、反复次数较多,使验收时间拖得很长,船体车间三马行车尤为明显。

5.5 设备的交付是以单体提交节点为准的,交付的难度增加不小。

5.5.1部分设备验收完成后,船厂就投入使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设备故障还是由中方处理,出现事实上已属维保范畴,合同上未认可。如高空作业车、液压平板车、25t吊车、预处理、行车等。

5.5.2 部分设备验收后长时间搁置,受潮气、灰尘影响出现电气故障概率增大,如300t、等离子切割机、坞门等都出现过电气元件损坏现象;部分设备外观质量也出现个别锈点,特别是室外设备;部分设备配件出现了缺损现象,如切割机、弯管机、酸洗潜水泵等。

5.5.3 在单体接收前,业主想法过多,往往提出已验收设备再做试验等要求,如坞门起浮、关闭、水泵抽水试验,行车、电磁吊排试验等,现场不得不跟着转,而此时设备供应商早就撤场了。

5.6 单体节点签署业主充分体现了没有责任担当,海军、咨询、船厂相互推诿,使中方无处突破,陷入僵局。

6.培训和售后方面问题解析

6.1 设备培训供应商普遍准备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培训教材过于简单、针对性差、质量不高、也有临时拼凑成文的;培训过程流于形式缺乏培训实效检验。

6.2 船厂对接收设备积极性不高,因此没有有效组织、合理安排受训人员积极参与;受训人员业务技能普遍较低,缺乏责任心和认真态度;船厂对受训人员没有定岗定员,人员变化多;船厂也没有安排好专业阿语翻译参与培训工作,互相沟通、交流困难。

6.3 设备维保现场人员承担三个角色(总包方、供应商、船厂工保部)确实困难不少,看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去摸索和积累,主要掌握一个原则,三家人家维保责任划分清楚。

6.4 近一年的设备维保来看,船厂维保的体制是不够健全的,维保人员力量不够充足,维保人员的专业技能比较差,操作人员误操作和野蛮操作不少,这个问题船厂应从源头上考虑解决方法。

7 结语

作为海外总承包项目从合同签署到完成交付投入使用的每一个环节,必须将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必须紧扣合同要求,对诸多意想不到的不利因素,应该具备不断的分析原因的意识,及时与国内沟通和业主协商,制定应对措施及方案,解决问题,力争在合同工期内完成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陆凤丽.海外总承包项目的项目管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与总承包》,2015(2):1-3

论文作者:杨卫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  ;  ;  ;  ;  ;  ;  ;  

浅谈海外项目的设备管控论文_杨卫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