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胃肠术后患者胃肠动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观察论文_张亚西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目的:探究观察心理护理对胃肠术后患者胃肠动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胃肠手术患者,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以护理方法的不同为标准来划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排空率及肠排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SAS、SDS评分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2、4.908,P=0.03、0.04)。结论:给予接受胃肠手术的患者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胃肠动力的恢复、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胃肠动力;负性情绪;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8-0297-02

接受胃肠手术的患者需要在术中将脏器暴露在空气中,且麻醉及术中产生的刺激极易对胃肠功能产生抑制,导致肠腔内的气体大量集聚,容易使得患者术后腹胀不适,肛门不排气等,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的进食时间,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胃肠动力受到影响,由于术后各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出现,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患者术后的良好康复[1]。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及医疗观念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护理在疾病治疗中所起到的作用,对疾病治疗中护理服务的治疗也越来越关注。传统的治疗辅助护理在起到配合治疗、减少治疗疏漏等的作用,但对胃肠手术患者的胃肠动力及负性情绪等无显著的改善作用,临床应用效果欠佳。由本院长时间的临床实践可知,给予接受胃肠手术的患者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胃肠动力及负性情绪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本文将以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胃肠手术患者作为病例样本分析对象,通过平行对照的方法对心理护理对胃肠术后患者胃肠动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进行探究分析,以下为具体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胃肠手术患者,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以护理方法的不同为标准来划分。观察组的患者数为15,其中有7例为男性、8例为女性,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27岁,平均年龄为(48.5±2.7)岁。对照组的患者数为15,其中有8例为男性、7例为女性,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27岁,平均年龄为(48.9±2.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胃肠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并接受相应的胃肠手术。将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精神意识严重障碍、护理依从性差的患者不纳入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在详细了解本次研究进行的目的及流程的基础上签署知情同意参与书,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碍对比研究的进行。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内容为: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及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向患者简述手术的基本流程,告知其手术的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手术的基本知识。在术前告知患者采取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易消化的饮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应用流质半流质食物。患者术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腹胀及胃肠的减压情况及时观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及时的肠内营养。在营养液的输注方面营养液的温度应该接近人体的体温,以避免温度较低的营养液对患者的胃肠道进行刺激,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总之,常规护理的主要内容是治疗的辅助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常规护理的应用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手术进行前为患者及其家属纤细介绍有关胃肠手术的知识,以专业的知识及通俗的语言向患者普及,以热情耐心的态度与患者交谈,减少其陌生感及紧张感;促使患者以客观、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手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后护理人员应注意对患者内心声音的聆听,倾听患者的倾诉,可以向讲述经过手术治疗成功的案例来激励患者;及时解答患者的相关疑问;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对应的心理疏导;告知患者术后出现的疼痛等为正常现象,不必过度紧张,在疼痛无法忍受时可以给予患者静脉止痛泵进行止痛;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患者感兴趣的东西如书籍、花草等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鼓励患者时时向护理人员讲述自身的病情感受,以便护理人员及时调节护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2]

在护理前及护理后使用SAS、SDS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情绪进行评分,分数越高、焦虑及抑郁程度越重。在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胃排空及肠排空情况,护理人员引导患者在10分钟内服完含有20粒钡条的标准试餐,分别在餐后5小时及餐后72小时透视拍摄腹平片,对胃肠内残留的钡条数量进行统计,排空率=(20-胃或肠内残留的钡条数)/20×100%。

1.4 统计学分析

基于SPSS19.0版本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型指标以例(n)、率(%)的形式描述,计量型指标以均数(Mean Value)±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x-±s)的形式描述,组间指标差异检验分别采用(χ2)和(t),P值<0.05表示两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胃排空及肠排空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胃排空率及肠排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表1为具体数据。

表1 两组患者的胃排空及肠排空结果比较

3.讨论

接受胃肠手术的患者由于脏器暴露、手术刺激等原因使得胃肠动力受到抑制,导致术后出现腹胀不适等,使得患者容易出现负性情绪,不利于术后的有效预后。常规的护理措施仅仅是术后治疗的辅助,对于胃肠动力及负性情绪的改善无显著效果。而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护理可以针对患者出现的负性情绪给予优质高效的心理疏导措施、可以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同时还可促进胃肠动力的恢复。由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知,给予接受胃肠手术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护理,患者术后的抑郁、焦虑情绪有显著改善,且有较高的胃肠排空率,与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护理结果相较有显著的差异,可见其良好效果,这与陈平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可见心理护理的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给予接受胃肠手术的患者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胃肠动力的恢复、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蔡翔,张爽.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河北医学[J],2015(8):1510-1512.

[2]赖登婵.Roy适应模式对胃癌患者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疼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中国乡村医药[J],2016,23(16):75-76.

论文作者:张亚西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对胃肠术后患者胃肠动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观察论文_张亚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