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论文_王苏蓉

王苏蓉

祁东县人民医院 湖南衡阳 421600

摘要:目的:探讨恢复期护理干预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8例实施护理干预的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8例实施常规护理的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对心肌梗死急救知识、预防措施、药物知识、合理饮食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护理干预;心肌梗死;恢复期;生活质量

急性心肌梗死(AMI)多发于65岁以上人群,由于老年人自身免疫力逐渐下降,对并发症的抵抗能力较弱,所以在AMI恢复期,对老年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现将我院对恢复期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8例实施护理干预的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组,男 10 例,女 8 例,年龄63~87岁,平均(66.7±5.9)岁,行溶栓治疗 4 例,介入治疗 14 例;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8例行常规护理的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对照组,男 9 例,女 9 例,年龄62~86岁,平均(67.6±6.0)岁,行溶栓治疗 3 例,介入治疗 15 例。两组患者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1]制定的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且均为初发。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内容:

①加强心理护理。心肌梗死时胸痛程度异常剧烈,病人可有濒死感,或行紧急溶栓、介入治疗,由此产生恐惧心理,加上对预后的担心,对工作与生活的顾虑等,易产生焦虑、悲观等不良心理反应,影响疾病康复。作为护理人员,除了要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外,还应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使之了解更多的治疗、康复信息,以减轻其心理负担。说明不良情绪会增加心肌耗氧量而不利于病情的控制,教会患者如何正确控制、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对于患者在心肌梗死后发生的各种并发症,护理人员要耐心地向患者解释,以免患者胡乱猜疑。

②基础护理。在恢复期,护理人员要做好病区患者的交流促进工作,鼓励患者多与病友交流沟通,以消除对环境的陌生感。随时询问、了解患者需求,对患者提出的合理需求,要尽可能地满足。每天定时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体温、脉搏、血压变化,若发现患者有呼吸困难、呕吐、胸闷、乏力、恶心症状,要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心肌酶谱、心电图检查。

③饮食指导。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与饮食结构有着密切联系,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告知患者家属要严格控制患者饮食中的营养成分。嘱患者要少吃动物脂肪或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饮食要以清淡为宜,少量多餐,可多吃富含纤维素、钾盐的食物,严格禁食烟酒,各种刺激性食物也要少吃。每日的食盐摄入量要控制在3~5g之间,以免加重患者的心脏负担。

④加强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案及康复训练计划,动员患者家属监督、帮助患者坚持执行。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加强健康宣教,让患者充分认识到康复锻炼的重要作用,嘱患者按照康复训练计划坚持训练,在执行康复计划期间,若患者有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应用我院自制的健康知识调查问卷了解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心肌梗死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计数资料比较分别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内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是因突发性心肌供血不足而导致的心肌细胞缺氧、缺血性坏死[2]。近年来,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心肌梗死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有研究指出[3],40岁以上人群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概率明显升高,60岁以上者,每增加10岁,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就会翻一倍。由于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力下降,在发生心肌梗死后,常常缺乏典型症状表现,所以误诊情况时有发生。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老年心肌梗死的诊断率也有了大幅提升,但随着人们医疗保健观念的转变,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的质量要求也有了明显提高,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4-5]。

在本次研究中,从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等方面对恢复期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心肌梗死急救知识、预防措施、药物知识、合理饮食知识的知晓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对老年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强治疗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牟静.护理干预在老年心肌梗死并发焦虑症状患者中的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834-1835.

[2]马静.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11):1830-1832.

[3]张锦涛,郑雅玲,张卓等.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3):138-140.

[4]彭锐,廖容,张雪兰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急性期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21):21-22.

[5]张蓉.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8):27-28.

论文作者:王苏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7

标签:;  ;  ;  ;  ;  ;  ;  ;  

36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论文_王苏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