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选择_微机论文

我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选择_微机论文

我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突破口论文,产业发展论文,我国论文,计算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产业整体上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我们在该产业的某些局部具有明显的潜在优势,我们完全有可能在未来的几年里在某些局部取得突破。

1.计算机产业的总体特点

计算机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具有以下特点:

*产业成长速度快。据国外的统计数据,1994年全球个人计算机年销售量为5000万台,全球汽车产量为4970万台。作为信息时代工具的个人计算机已经超过作为传统工业标志的汽车。

*技术密集,产品升级快。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是计算机产品不断更新的强大动力。计算机软件的升级更快,一般的软件流行几个月就会被该软件的高一级版本所取代,升级换代慢的产品会被市场所淘汰。

*全球化程度高。计算机产业可以说是目前全球化最彻底的产业。从技术上看,全世界所有的厂商都按相同的规范标准或约定生产产品,走兼容化道路。从生产上看,国际分工和协作极其明确。以微机为例,美国生产微处理器CPU,日本和韩国生产内存条,新加坡生产硬盘, 台湾生产主机板,美国微软公司提供操作系统软件。从使用上看,全世界所有的计算机用户都采用相同的操作方式和习惯约定。正是由于操作的一致性,全球的无数计算机用户才可以在短短几年内互相连接成一个巨大的覆盖全球的Internet通讯和资源共享网络。

*自然资源消耗少。

*产品和服务密不可分。

2.计算机产业的产业结构分析

在计算机产业发展的早期,计算机产业象许多其它的制造业一样,被少数企业所垄断。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技术、产品和市场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垂直型”的大型企业也越来越无法跟上技术和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专业性强的公司因为专注于某些特定技术和产品领域,它们逐步在这些特定的领域里确立了优势地位并获得高速成长。于是,计算机产业发展成为一种“树形”的组织结构。在产业的上游,即树的根部,是极少数垄断型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垄断着全球计算机产业上游产品的生产。在产业的下游,是枝繁叶茂的无数中小企业。以微型计算机为例,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大脑”,美国Intel 公司以及紧跟其后的AMD公司和Cyrix公司,基本垄断了全球的微处理器市场。在软件上,操作系统软件是计算机软件的工作平台,其它软件都是在操作系统的支撑下工作。美国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占据了全球绝大部分微型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市场。剩下的小部分市场被美国苹果公司和IBM 公司瓜分。除去这少数企业之外的无数中小计算机公司则都分布在微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下游产品生产和服务领域。

计算机产业的这种树形组织结构是计算机技术特点和市场规律所决定的。上游产品由少数几家公司垄断生产符合规模经济的规律。上游产品是下游产品的基础,技术水平要求非常高,研究开发费用和生产设备投资巨大,一般的公司也很难进入。上游产品的产量只有达到一定规模,产品价格才能下降到一定水平,产品才能被市场所接受。上游产品由少数几家公司垄断还有利于计算机产品的推广使用。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太快,计算机产业公认技术标准的制定一般都落后于新产品的生产。先生产且先占领市场的产品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公认技术标准。上游产品种类少有利于统一技术标准,使得下游的产品可以在统一的基础上生产和应用。这就给下游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巨大的方便。从发展历史来看,产业上游企业较少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技术领先者和市场先入者一般容易取得成功。

下游企业密度大是计算机技术和市场的专业化程度高所决定的。首先,计算机作为代替和延伸人类大脑工作的工具,不同于代替和延伸人类体力工作的工具。前者的发展目标是代替人脑独立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而后者则可以依靠使用者进行控制。计算机产业的下游产品一般直接面对实际应用,计算机在应用中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是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的多样性决定了产品的多样性。因此在产业下游的技术和市场分工也越来越细。其次,产业下游比较容易进入。产业下游主要任务是利用上游产品解决实际问题,起点较高,技术难度小,资金要求也不大。下游企业的生存基础不是依靠技术上的优势,而是发现消费市场上不断变化的需求。第三,下游企业小有利于保持企业的灵活性。由于计算机产业技术进步快,产品更新升级也快,企业的灵活性对于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

计算机是信息时代的工具,汽车是自动化工业时代的工具。如果我们比较二者的产业结构组织形式,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前者是根部在上游的树形结构,后者是根部在下游的倒树形结构。在汽车产业中,越往产业下游市场的垄断性越强。产业在技术特点上的差异导致了结构上的差异。

3.世界计算机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

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历史再一次说明:技术进步最快的产业,也是机会最多的产业。世界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突破,几乎都会导致一批巨型企业的诞生。但是没有一个产业象计算机产业这样发展速度如此之快。

在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中,后进入者,包括一些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也是可以分享发展机遇的。韩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省的进步更能说明问题。它们的计算机产业基本上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起步比我们还要晚。这些成功的后进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政府对计算机产业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日本政府在日本公司追赶IBM公司的过程中, 一方面利用政策工具阻止IBM公司占领日本市场, 一方面全力扶持本国公司的发展。韩国、新加坡和我国的台湾省则是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本地计算机企业的成长,争夺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

我国台湾省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70年代台湾借助外商投资建立了消费性电子工业体系。80年代,世界计算机产业蓬勃发展,计算机产业结构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计算机产业结构由垂直一体化生产模式转变为树型一体化生产模式。台湾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从无到有,一举发展为世界上第三大电脑产品供应地,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计算机产业总产值达213亿美元, 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产业。台湾省的成功经验主要有:1、企业富有活力。 它们对计算机技术的最新进展和计算机市场的变化反应敏捷,善于利用境外的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产品的竞争力非常强。2、 当局为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具体措施是建立科技园,汇集资金和人才,为计算机企业提供有利的硬环境和软环境。3、 建立行之有效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机制。位于新竹的工业技术研究院每年投入3~4亿美元的经费,用于开发电脑工业的关键技术,然后将研究成果推广到民间。这种方式一方面有利于集中有限的技术力量突破关键技术,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风险,使企业专注于计算机产品的商品化环节。

另一个成功的例子是印度的软件生产业。据印度全国计算机软件和服务公司联合会统计,1993—1994年度印度计算机软件出口3.35亿美元,1994—1995年度上升到4.77亿美元,1995—1996年度又增加到7.88亿美元。印度的软件从业人员已达14万人以上,软件成为印度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其发展速度为美国的两倍。印度的成功主要来自于它在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和政府的大力扶植。政府的措施包括加强通讯设施建设、税收优惠、保护软件公司版权等等。

4.我国经济结构变化对计算机产业发展的影响

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变化在我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我国计算机产业起步于1955年,当时周总理主持制定《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时,将计算机列为六大重点项目之一。1958年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研制成功。60年代期间,我国计算机技术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都是为特定工程服务的,计算机没有形成批量生产。1973年,根据国内多年探索经验和国际发展趋势,国家决定计算机产业要走系列化、模块化、标准化道路。1974年DJS130机研制成功并投入了批量生产,该系列产品总共生产了近千台。80年代,国家决定打破“全盘国产化”的旧观念,集中力量跟踪国际的先进技术和流行优选机型。这期间我国研制成功了“银河”巨型机,批量生产了长城微机(兼容Intel180X86和M680X0)和少量小型机(兼容VAX和DPS6系列)。在实行保护国内市场的政策下,国产计算机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80%。总的来看,这个时期我国计算机产业的规模还非常小,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生产水平也很低。从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入,我国的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计算机特别是微机的市场需求急剧扩大,国内工业技术改造和办公自动化为计算机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此同时,进口计算机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并在短短的几年内占领了国内绝大部分市场,稚嫩的国内计算机生产企业在国外产品的冲击下一度处境艰难。国外的软件也随着计算机硬件大举进入到中国市场。尽管如此,一个引人注目的事情是国内一大批新的计算机企业在市场中诞生,这些企业利用新的机制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他们或者从事产品销售和安装维修服务,或者组装兼容计算机,或者开发自己的硬件和软件产品。一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崛起,一些产品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总体上看,我国计算机产业企业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规模较小。在经济转轨时期,这些企业一般都不是国家直接投资创建。由于起点低,尽管发展很快,规模仍然较小。二是企业有活力。由于这些企业诞生于改革开放时期,它们没有传统产业中国有企业的种种弊端。在组织形式上,它们一般采用集体所有制、股份制或个人所有的方式;在人员素质上,它们的技术水平明显高出其他行业。很多企业都是由专业技术人员走出研究所和高校亲手创办。没有一定专业技术的企业是无法在此行业生存的。在适应能力上,它们是市场中的佼佼者,因为它们从创立的第一天起就必须在市场中寻求生存。它们不仅技术创新的欲望强烈,而且技术创新能力也比较强。

在目前市场经济不完善的情况下,我国计算机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在现代经济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支持。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企业规模的扩张需要利用各种现代金融手段:从银行借贷、发行债券、发行股票、企业兼并和收购等等。在西方国家,高技术领域里的企业兼并和收购显得尤为频繁,它是企业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方式。在我国,金融改革严重滞后,银行的商业化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资本市场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我国计算机企业无法利用以上的手段实现高速成长。相当多的企业要完全依靠自身的资金积累逐步发展。它们无法从银行获得资金,一些企业只得从社会上通过非正常渠道筹借高利率资金。企业兼并和收购现象也鲜有发生。发行债券和股票更是受到严格限制。

5.我国计算机产业的突破口选择

计算机产业可以分为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两个领域。从结构上看,它们又可以分为上游和下游两部分。对于计算机硬件而言,上游产品主要指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电子芯片,下游产品主要指利用各种电子芯片生产的面向应用的产品;对于计算机软件而言,上游产品主要指操作系统等支撑应用软件运行的基础软件环境,下游产品指各种应用软件。一般来讲,产业上游属于资金、技术和管理密集类型,产业下游属于技术和劳动密集类型。我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应选择在产业的下游产品上。

计算机产业的下游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技术密集的产品和服务、技术水平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服务。当然,这里的技术水平并不是相对于整个经济而言的,而是相对于计算机产业而言的。我们可以选择从两个方向同时突破,即一方面大力发展技术水平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服务,目标是在三年之内占领国内的绝大部分市场,并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另一方面,集中力量发展技术密集型的产品与服务,目标是“九五”末期或稍迟的时候占领国内的大部分市场,并进入国际市场。这两条路线一个着眼于近期,一个着眼于中期。两条路线要齐头并进,二者可以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第一条线路见效快,它可以为第二条线路提供资金和经验,第二条线路可以为第一条线路提供技术和替代。

在计算机产业的下游,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水平差别很大,相当比例的产品和服务甚至可以划归为劳动密集型一类。一个典型例子是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也叫个人计算机。在目前的计算机市场上,微机占有一半以上的份额。由于计算机产业分工的高度专业化,微机的每一个部件都有专门的厂商来生产。从微机生产的角度来看,微机生产厂商只是把它们组装起来而已。而且,微机的部件并不多,数起来也就是主机板、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扩充卡、监视器几个主要部件和机箱、键盘、鼠标、软驱、光驱、音箱等几个附属部件。历史上曾风靡世界的苹果微机就是两个大学生在一间小车库里生产出来的。当然,一台好的微机还需要满足防磁泄漏、无故障运行等等严格的要求。这些技术实际上已经被我国一些企业所掌握。可以说我国的企业在微机的生产上没有任何技术障碍。从微机的销售来看,微机的推广需要大量的维护和培训服务来支持。微机的技术支持服务也是一种技术要求不高的劳动,因为微机的结构并不复杂,只要熟悉十几个部件即可。因此,我们不仅有能力生产微机,而且我们在这个领域还具有相当大的竞争优势。目前在国内市场上我们的国产微机敌不过进口微机,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企业在规模和管理上不如国外厂商。国外厂商不仅产品丰富多彩,而且促销手段也极其有效。国外产品品质远高于国内产品的宣传,已经在中国消费者的思想中扎根。实际上优秀的国产微机与国外微机的品质是差不多的,因为它们的主要部件都来自于同一个上游厂商。国外微机的某些部件甚至还是从中国采购的。如果考虑到我国企业基础差、起步晚等因素,我国的微机生产实际上进步还是非常快的。如果假以时间和机会,我国企业完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补上这一课。实践正在证明这一点,近三年来,我国微机生产和市场占有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联想、长城、方正、同创等国内品牌迅速崛起,1996年几个主要国内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0%以上。

计算机软件的生产总的来看是技术密集的,但其中许多工作也可以划为劳动密集类型。一个软件有如一项建筑工程。对于软件厂商而言,软件的生产分四个阶段的工作:设计工作、编码工作、测试工作和维护工作。软件的设计是一项充满风险的艰巨劳动,它需要结合市场的需求和计算机发展的最前沿技术,这是我们目前的不足之处。但软件设计之后的编码、测试和维护工作却未必是技术复杂的工作。在详细的说明书规定下,软件编码、测试和维护仅是一项相对简单的大量的繁琐的劳动。一名中学毕业生经过必要的培训往往就能胜任绝大部分工作。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次仅仅经过中学的几年业余自学就开始了微软公司的创业历程。所以我们在软件生产领域也是具有潜在的优势的。我们的不足在于没有和国际市场接轨。软件产品的使用和生产已经高度国际化,全球通讯业的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在我国主要城市的开通和普及为我们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国际数据通讯网络将会使得一个程序员在北京工作和在美国硅谷工作对于软件开发几乎不产生影响。相同素质的程序员,在北京的劳动力成本要比在美国硅谷低得多。

发展产业下游的技术密集的产品和服务,是我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和服务,虽然有助于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和促进我国计算机产业的成长,但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服务附加值低,竞争也非常激烈。另外,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会使我们逐渐失去竞争优势。我们只有发展技术密集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在全球计算机产业竞争中站稳脚跟。由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贫乏和人口过多的现实,我们不可能依靠传统的制造业完成我国的工业化使命。我们只能利用劳动要素来代替资源和资金要素,既补充后者的不足又解决就业问题。计算机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正好符合了我国的国情。

我们发展产业下游的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和服务也是有许多有利条件的。首先,该领域以智力投入为主,资本和自然资源投入较少。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们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其次,该领域技术和产品的不断更新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市场切入的机会。第三,我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为计算机产业下游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潜在市场。第四,我们国家有集中力量重点攻关的传统。

我们选择计算机产业的下游作为突破口,不仅是基于我们在相应领域的比较优势,而且还考虑到我国计算机产业企业的现状。我国计算机企业规模小,数量多,有活力。产业下游领域宽,门槛低,我们的中小企业比较适合于在这些领域发展。另外,我国目前的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为计算机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对于产业的上游,我们在短期之内不宜大规模进入。但技术跟踪是非常必要的。产业的上游不仅技术密集,而且资本密集。如果我们目前进入,其不利因素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我们资金匮乏,产业上游不仅建设资金巨大,而且后续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更新所需资金巨大。计算机技术更新快,产品生命周期短,一旦投入跟不上,产品就会失去市场。其次我们缺乏管理此类企业的经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管理水平至关重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国目前的计算机企业远没有如此巨大的投资能力,在目前国家经济还处在转轨过程中,投巨资于高技术领域将会使得风险过大。国际上财力雄厚的巨型跨国公司在这些领域投资时尚且还要采取多家合作的方式降低投资风险。此外,有人担心外国企业在我国搞垄断,这种担心也是多余的。因为世界经济在朝一体化发展,任何高利润的行业都会面临国际竞争,垄断自然会被打破。

6.政府政策

在选择了产业的突破口之后,下一步就需要政府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的经验证明,政府的政策对于本地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政府的产业政策首先要帮助国内企业尽快成长起来。我国的一些省市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先后建立了若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我国的开发区建设一般具有如下特点:开发区具有地理优越性;对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实行税收优惠;鼓励外资进入;建立人才流动机制,打破传统人事管理体制的束缚;简化管理环节,提高行政效率。这些措施对我国的计算机产业的成长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一些地区的开发区如北京海淀新技术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政府对企业的扶持还需要深入下去,一些阻碍企业发展的深层次的矛盾需要解决。例如,计算机软件企业由于占投入比重大部分的劳动报酬支出不能在增值税中作为进项扣除,企业赋税偏重;国家金融改革滞后,许多中小企业无法得到必要的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困难较多等等。

技术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技术创新能力是我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的关键。由于我国企业规模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非常弱。如果不能有效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我国的计算机产业就不可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提高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关键是形成一套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国外的技术创新主要是由企业来完成,我们的企业显然没有能力独担此任,因此政府必须在其中起一定作用。在过去几十年的国家建设中,我们也形成了一套技术创新的机制,即国家依靠行政计划集中资金和人才,联合科研机构和企业,突破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技术难题。传统体制之下技术创新模式的最大弊端是企业缺乏动力和压力,整个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低。但是其优点也是不可否认的,它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以较低的成本完成一些重要的技术攻关。我们以此搞成了两弹一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旧的技术创新机制的基础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逐步取代了计划经济过程中,旧的技术创新机制危机进一步加重:国有企业转制缓慢,科研机构资金缺乏,科研人员大量流向海外或外资企业等待遇高的地方,科研力量严重削弱。事实告诉我们,新的技术创新机制必须建立在市场体制的基础之上。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我国计算机产业的具体特点,我们适合建立起一套多层次的技术创新机制:第一个层次是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该层次的活动是最有效率的,但受到企业规模的限制。第二层次是企业间合作进行的技术创新,此类合作既可以增强技术创新力量,又可以分散失败的风险。第三个层次的技术创新是政府主导下的技术创新;该层次的活动应主要针对那些对国内产业成长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技术。在目前我国计算机产业处于幼年时期的状况下,应加强第三个层次的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的发展。具体地说,政府要集中资金,大力加强科研机构建设,以优厚的待遇吸引优秀的人才,选择重要技术进行攻关。科研成果有偿转让给企业,由企业完成商品化过程。科技成果转让所得资金为科研单位下一步的发展打基础。政府应该在开始阶段给予充分的投入,让技术创新活动进入良性循环。过去我们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例子。最著名的是我国计算机激光照排技术的研制和推广。政府在1974年8 月立项组织一批科学家从事我国计算机激光照排技术的研究(该项目因此得名“七四八工程”),经过十几年的奋斗,终于研制成功了从计算机文字排版处理到激光照排机输出的整套技术和设备。其后,以北大方正集团公司为首的一批企业将这一技术进行商品化。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因此而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世界中文处理技术的领导者。中国的中文排版产品不仅完全占领了国内的专业市场,而且还占领了部分国际中文排版的专业市场。

政府推进国家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步伐的努力也是推动我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九五”期间我国启动的十大“金字工程”意义重大。另外,政府还应加强计算机技术的标准化工作,特别是应用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政府要持续不断地加大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计算机作为全球化最彻底的产业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其市场和产品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我国虽然已经在计算机技术教育和培训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还很大。

政府在基础设施上的投资意义重大。中国的国家信息基础结构CNII(China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的建设是我国信息业振兴的基础。

产业发展突破口的选择是我国计算机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我国计算机产业的振兴有重要关系。我们在选择突破口时,不仅要考虑计算机产业本身的技术特点和结构特点,还必须结合我国不断变化的经济结构和体制状况。政府在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时,要充分认识到市场机制的力量和开放经济的特点。这一点往往容易被忽视。

标签:;  ;  ;  ;  ;  ;  

我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选择_微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