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论文_李春红

小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论文_李春红

广东省兴宁市新陂中心小学 514500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研究人格发展上的这些课题是非常迫切,不容忽视的,尤其在社会转型,教育转轨的今天。那么,目前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哪些呢?应如何解决呢?在此,作一点探讨。

一、学困生心理障碍现状分析

1.过度焦虑。焦虑是一种实际的类似担忧的反应,或者是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具有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许多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就促进大多数人的学习而言,应当把焦虑控制在中等的程度,才能有利于一般能力水平者的学习。焦虑程度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学习。在社会剧烈变革,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望子成龙”心切。毋庸讳言,目前我们的质量观主要是升学率,社会需要我们的班级、教师要重视升学率,很多学生追求的是成绩,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当他们进入高一级学校之后,强手如林,不能很好地摆正自己的位子,单凭较高的动机去追求高度的志向,而没有考虑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感,很容易受到挫折,产生恐慌心理。

2.任性。任性即不合理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和做法,它的主要心理特征有:不顾任何代价,坚持自己的做法;心地狭窄,不能接受新的意见;对别人极严厉,对自己极宽容。

3.腼腆。它实际上是个“怕”字,怕讲错话被人耻笑而丢面子,怕“被老师批评”。有腼腆这种心理的学生课上课下不敢开口,课上常低着头,怕被老师提问;在做角色表演时,他们红着脸,面部肌肉紧张,声音颤抖,手足无措,很熟悉的内容经常忘记,他们怀疑自己学习的能力,有时甚至丧失学习信心,这些学生不愿参与社会的交际活动,即使参加,也表现得不活跃,不自然。

4.惰性。一些学生满足于低水平地维持现状,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他们不预习新课,很少复习旧课,懒于开口,不求甚解,过分地依赖老师。学习上的惰性会抑制智力和精神发展,抑制独立人格形成,阻碍创新精神。

二、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障碍,教学时可采取以下对策

1.柔声细语,和颜悦色——讲究教学艺术。心理障碍的学生往往由于自卑心态就更为敏感。所以,老师在谈话时,要保持自己声音的平静缓慢,力求姿态、动作和面部表情都充满了对孩子的爱抚、宽容和接纳;对孩子的成绩要洋溢赞叹,喜悦和自豪,对他们的错误要由衷地表示担心、忧虑和悲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课堂上如果遇到学生不注意听讲,做个动作等现象,可采用眼神暗示,用提问引导,轻轻走动,抚摸学生或随时创设小竞赛调整他们的注意力,这样比大声呵斥,停课整顿更有力量、更见成效。

2.预支表扬,欲贬先褒——优化教学手段。没有人爱听批评,即使是很有涵养的成年人。至于孩子,对批评更是“深恶痛绝”,对心理障碍的学生,切忌可怜、嘲讽或过份地放纵。对于他们,一旦完成了任务,即使完成得不理想,也要给予承认和表扬,但此时如直接表扬和恭维会很生硬或有“戴高帽”之嫌,若采用预支表扬的方法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某学生常常少写作业,有时能按时完成作业但错误较多,这时就可以说:“你有很大进步,如果平时再多炼,对的习题再多些就更好了”。让他知道什么样的表现会受到认可和赞扬,从而激发起孩子的荣誉感,如果遇到非批评不可的情况,也要考虑到保护其自尊心,不要让他感受到侮辱或贬低,我们可以先找一个理由恭维他,把他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然后再告诉他“美中不足”。

3.积极聆听,欲擒故纵——提高教学效果。心理障碍的学生不仅接受能力差,而且有时有逆反和敌对心理,教学时,要让他们有一个熟悉材料的过程,不要催促他,要学会等待,一方面要耐心地、全神贯注地听学生的口述;另一方面要向他们确认自己听懂了,用“我理解你”的态度来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有时,对那些具有攻击心理的学生而言,在此基础上还可采取“迂回”战术,帮其纠错、查因。

4.投其所好,扬长避短——制定教学方法。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善于投其所好。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并设法把其特长方面的兴趣引到学习上来,逐步提高学习成绩,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迟缓,教学中要从发展直观形象思维入手,要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要体现以生为主,以生为本,让学生多看,多动,多画,多议,并注意个别点拨和帮助。

5.动之以情,感化心灵——确立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坚持始终如一的规章和纪律,可以在全班说明,或组织学生讨论,也可以通过个别交谈,明确规定出上课、作业、课外辅导的要求,并讲清阶段和学期结束时评价的标准和奖罚方法,让学生知晓这样的道理,明白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明确自己努力的目标。

对待这些学生要尊重他们,相信他们的能力,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信任,要和家长保持联系,把几个能力接近的学生组成一个互帮互学的竞赛小组,定期开展评议活动,并定出下阶段的目标。

教师用爱心去唤醒学生的心灵,取得学生的共鸣,建立起纯真的感情,学生就会信任老师,对所提要求就会欣然接受,有些学生由于以往评价定势已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有的对教师这个角色有抵触心理,这时就需要你注意留心他所做的每件事,注意找机会变换角色和对方沟通。

总之,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处处做有心人,善于从学生的眼神、表情、姿态、行为、兴趣、爱好甚至衣着等外部表现中,去透视其内心秘密和个性特征,摸清他们的心理状况,及时做好工作,对症下药,一定能保证学生健康的成长,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论文作者:李春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4月总第1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  ;  ;  ;  ;  ;  ;  ;  

小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论文_李春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