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述评_经济周期论文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理论论文,经济周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The new classical macroeconomics.以下简称新古典经济学)在经济周期理论方面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种分歧使其形成了两个学派,即所谓货币经济周期学派和实际经济周期学派。货币经济周期学派以R·卢卡斯(Robert Lucas)为代表, 由于这一学派在理论上存在着一些缺陷,在实践上又缺乏经验支持,这一学派逐渐失去了支持者。自80年代以来,一批自称为新古典经济学第二代的学者们对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挑战, 提出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The 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该理论认为, 经济周期的动态性质反映了对总生产要素生产力的实际冲击与实际生产的相互作用。这就是说,它是根据影响生产的一些实际因素来分析经济周期的。这一理论的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有明尼苏达大学的 E ·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F·基德兰德(Finn Kydland),以及曾经或正在罗切斯特大学工作的C·普罗索(Charles Plosser)、R·金(Robert King)、A·斯托克曼(Alan Stockman)、S·雷贝洛(Sergio Rebelo)和R·巴罗(Robert Barro)等。本文主要论述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特点、主要内容及其政策含义,并对其略作评议。

一、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特点

尽管新古典经济学第二代已把重点转离了对经济周期的货币论解释,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仍然保留和改进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其他成分。这一新型理论有如下基本特点:(1)当事人根据现行资源限制, 力争物尽其用,获取最大利润。(2)当事人理性地作出预测, 而不受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他们可能仍面临信息的获取问题,但有关总物价水平路径的信息仍能为大众所获得。(3)价格伸缩性能够持续地保证市场出清, 因此均衡始终能够得以实现。(4 )总产量和总就业的波动是由可获得的生产技术上的大的随意变化所驱动的,各种传递机制将使最初的冲击影响持续下去。(5)就业波动反映人们劳动时数的自愿调整。 工作和休闲在时间上具有高度互替性。(6)货币政策是无关的, 不会给实际因素带来影响,即货币是中立的。(7)对经济波动和趋势的短期、 长期分析不作区别。

由此可见,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带来的主要变化表现在以下几点:(1)技术冲击替代货币冲击成为主导冲击因素;(2)不再关注有关总物价水平的不完全信息,而这在卢卡斯开创出来的早期货币幻觉模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 )通过把增长理论与波动理论结合起来打破了宏观经济分析中长期与短期分析的二分法。

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1、随机走动对周期的影响。70年代, 对经济周期研究的兴趣重又激起,经济学家对经济的时间序列的统计特性更加关注。其中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把趋势与周期区分开来。传统方法是想象经济沿着一条反映出索洛(Solow )所描述的新古典模型中的潜在增长率趋势的路径发展,这一方法认为GNP长期趋势部分是平滑的, 这一趋势的短期波动主要由需求冲击决定。直到80年代早期,凯恩斯派、货币主义及新古典经济学派都接受了这一传统观点。1982年,纳尔逊(Nelson)和普罗索发表文章批驳这一传统观点。两位学者对宏观经济的时间序列的研究使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把货币干扰视为纯短暂波动的动因,所有宏观经济模型对大多数产量变化永远不能作出成功的解释,由实际因素引起的随机变化是任何宏观经济波动模型的主要因素。”

纳尔逊及普罗索的观点对经济周期理论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如果因技术的改变给生产力的增长带来的冲击是经常而且随机的,那么产量的随机走动路线显示的特征就如同经济周期。显然在这种情形下,观察所得GNP的波动是产量自然率的波动, 而不是产量对平滑决定论趋势的偏离。表面看来象围绕平滑趋势的产量波动,实际上是因一系列长久冲击而产生的趋势本身的波动,每一个长久生产力冲击都决定着一条新的增长路线。继索洛的开创性工作之后,经济学家已在传统上把增长分析与波动分析分离开来。纳尔逊及普罗索的研究表明,决定趋势的经济动力与引起波动的动力没有区别。由于他们认为货币是中立的,这样GNP 的长久变化便不可能由新古典经济学的货币冲击产生,引起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必定是实际冲击。纳尔逊和普罗索认为他们的发现是把货币理论在经济周期中的重要性给予了限制,实际因素干扰可能是导致产量波动的重要得多的原因。如果增长过程与经济周期之间有着重要的相互作用,那么把增长理论与波动分析分离开来的传统做法就是不合理的。通过消除趋势与周期的差别,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开始把增长和波动理论结合起来。

2、供给方冲击。 对总需求或总供给或对上述两者的冲击会导致周期性不稳定。就需求方来说,冲击可能来自凯恩斯和大多数早期凯恩斯主义模型所强调的IS曲线中某些因素的不稳定,也可能来自货币方的不稳定,正如LM曲线中所描述和货币主义者所强调的那样。就供给方而言,有多种冲击将引起产量的巨大变化:(1 )自然环境的不利变化给农业产出带来不利影响。这种冲击可包括地震、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2)能源价格的巨大变化。(3)战争、政治动荡或工人罢工会扰乱现有经济的运行,瓦解其结构。(4)政府法规,如进口限制, 将破坏市场激励,并使企业家纷纷把精力投入到寻租活动中去。(5)资本、 劳动投入的质量改变,新的管理方法的采用,新产品的开发及生产新工艺的引进所引起的生产力冲击。上述部分或全部因素在特定时期都可能重要,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宽泛地把第五类因素定义为“技术变化”,并认为这是在正常情况下发达工业经济在较长期间内的供给方驱动力。

3、技术冲击及其测量。继弗里施(Frisch)之后, 实际经济周期学家把脉冲机制与传播机制进行了区分。脉冲机制是促使变量偏离稳定状态值的原始冲动。传播机制包括把冲击影响在时间上持续下去和促使对稳定状态值的偏离持续下去的那些因素。尽管一些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把需求冲击——诸如个人喜好和政府经费的改变——也看作脉冲机制,这些模型更为典型地是由外源生产力冲击驱动的。要素生产力的这些随机波动是由技术变化率中大量随机变量引起的。传统的索洛新古典增长模型假定,较长时期内的人均产量的增长依赖于假定在那段时间内平稳出现的技术进步。实际经济周期学家反对这种观点,他们强调,技术变化的游移特性是总产出变化的主要原因。

如果技术冲击是经济周期的根本原因,确定和测量技术进步率就显得很重要了。实际经济周期模型结构一定,主要参变量就是技术冲击的变化。普雷斯科特指出,索洛测量这种变化的方法是合理的、可接受的。索洛的方法是把技术变化定义为总产出变化额与劳动及资本投入量的加权值的差,即所谓“索洛剩余”(the Solow Residual)。简单地说,索洛剩余测量总产出中不能用可量度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量的变化加以解释的那部分变化。实际经济周期学家已把索洛剩余的估算值当作技术进步的测量标准。

4、时际劳动替代假设。显然, 为使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总波动中观察到的就业的实质性变化作出解释,必须有闲暇的时际替代,这个概念意义重大。因为实际经济周期模型中价格和工资都假定是完全可变的,劳动市场则常常是均衡的。在这一框架中,工人根据个人喜好以及可获得的机会情况选择失业还是就业。

根据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劳动供给对实际工资中微小变化的显著反应是由一项有力的传播机制——劳动的时际替代产生的,这一假设最初是由卢卡斯和拉宾(Rapping)提出的。根据这一假设, 家庭在时际上会改变劳动供给,实际工资一时较高时,他们更愿意工作,实际工资一时较低时,就会减少工作时数。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由于劳动的总供给依赖于个人的劳动供给决定,我们有必要考虑影响个人劳动供给量的各种因素。当前就业的效益基本上(显然不是完全)与能为工人个人购得商品和服务的收入相关。为获得收入,工人必须把更少的时间用于休闲。对于典型的工人而言,效用函数表明消费与休闲都带来效用。但是在做出劳动供给的决定时,工人不仅会考虑当前的消费与休闲,还会考虑将来。由于把将来考虑在内,在决定当前劳动供给量时,工人有必要考虑清楚当前实际工资在多大程度上高于或低于常规。较高实际工资的替代效应会使劳动供给量增加,然而,由于实际工资较高也使工人觉得更为富有,因而将抑制劳动的供给,这种财产或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背道而驰。当前实际工资的增长对劳动供给量的影响大小显然得看上述两种效应谁占主导地位。实际经济周期学家对实际工资的长久和暂时变化进行了区分,以便分析理性个体对技术冲击带来的经济环境的改变作出的最大反应如何。时际劳动替代假设有两点启示。(1 )如果技术冲击是短暂的,导致当前超常实际工资也是暂时现象,工人们就会把当前的休息时间投入工作。当实际工资预期将会下降时,提供的工作也将减少,因此当前提供更多劳动的决定同时也是现在少休息点将来再多休息点的决定。因此实际经济周期理论预测到实际工资的短暂变化将引起更大的供给反应。长期的技术冲击通过提高将来的实际工资引起财产效应,因而可能降低当前劳动供给量。(2 )一些学者强调可变价格模型中实际利率对劳动供给的重要性。实际利率的增长激励家庭在当前多提供劳动,因为今天劳动收入的价值与明天劳动收入的价值相比较相对更高了。

5、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及其调整。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如下图所示:

RAS—实际总供给曲线,RAD—实际总需求曲线

由于实际利率影响劳动的时际相对价格,这里RAS 曲线表现为实际利率的增函数。如果实际利率上升,当前劳动供给也将增加。值得注意的有以下要点:(1)这一模型是完全实际的, 因为货币量及总价格水平对总产出与总就业没有影响。(2)放弃了货币主义、 新古典经济学及凯恩斯模型中起重要作用的对总供给曲线所作的长期、长期的区分。(3)RAS轨迹勾画出均衡位置的范围,与充分就业完全一致。(4 )价格可变假设使得实际利率能够使商品市场实现均衡,以便RAD=RAS。(5)在解释产量的波动时,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强调因技术冲击导致的RAS曲线的偏移。(6 )一些均衡论者指出在某些时期实际总需求的冲击也可作为解释总波动的重要因素。例如,巴罗指出,国家经费的暂时增长会导致产量的提高。他的结论是:“政府购买在战时经济波动中起主要作用,而在和平时期则不起作用。”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一般未曾考虑提出一种经得起传统计量经济学检验的模型,而是关注着对波动的一般理论提供数据例证。为了检验模型的数量意义,实际经济周期学家提出了一种方法——调整。调整方法有以下步骤:(1)构建一个类似于上图的总量经济的古典均衡模型。 (2)为用于代表生产与消费决定的函数提供特定的代数形式。 普罗索就用过一个特定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3 )通过存有随机数量生成程序的计算机,把模型置于随意技术冲击下,对其影响进行模拟。(4)然后描出这些冲击对宏观经济关键变量的影响, 与主要的宏观时间序列的实际行为进行比较。这些调整措施表明,不断受到技术冲击的竞争性经济,能展示实际观察到的波动形式。普雷斯科特和普罗索所进行的调整已产生了动人的结果:依据一些重要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模型可对实际经济进行模拟。事实上实际经济周期学家宣称,对经济周期程式化事实的近期研究驳倒了经济波动的“货币”理论,证实了“实际经济”的一般预测。但是,货币与产出的相关也被认为是程式化事实。

三、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政策含义

1980年以前,在如何稳定经济的政策讨论中,货币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应采取固定货币增长率的措施,而凯恩斯派支持自由决定观。

80年代,一切都改变了。纳尔逊和普罗索以及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的研究使得经济学家们开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经济周期吗?”实际经济周期学家发现采用“经济周期”这个术语是不幸的,它暗示着有这么一种在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中寻求独立因素的现象。实际经济周期学家为增长与波动提供了一种综合方法,表明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产出与就业的大波动“与标准新古典理论(standard neoclassicaltheory)预测的一样”。普雷斯科特认为,“如果产出与就业没有表现出大的波动,那可令人迷惑了”。由于不稳定是理性的经济当事人对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出的随意反应的结果,观察到的波动不能认为是减少社会福利对理想产出趋势的偏离。在波动的竞争理论中,均衡就是帕累托最优。因此,政府无论如何应采取措施抑制波动的想法在实际经济周期学家看来是无法容忍的。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这些政策也将减少福利。普雷斯科特说:“这一研究的政策含义是,谋求稳定的昂贵努力可能是逆生产性的。经济波动是对技术增长率的不确定性的最恰当的反应。”这就把关于经济波动的传统思考完全颠倒过来了。如果波动是因主要由技术变化产生的对生产函数的冲击而作出的帕累托效率反应,货币因素就不再与这种不稳定相关,货币政策也不会产生任何实际效应。货币是高度中立的。由于工人可以自由决定付出多少劳动,可观察到的就业状况常常是自愿的。实际上观察所得的GNP 波动路线不过是一种连续运动的充分就业均衡状态。因此,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中,提出象“充分就业”的官方目标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经济现实已经存在。在实际经济周期学家看来,凯恩斯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强调对稳定问题的研究是一个损失惨重的错误。因为在动态的世界里,不稳定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合乎心愿的。

四、分析与评论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是建立在技术增长率有很大的随意波动这一假说基础上的。随着相对价格结构的改变,理性个人会改变劳动供给和消费决策,从而对生产函数形成供给方冲击,导致总产量和就业量的波动。这一理论上的发展总体上是对早期货币幻觉模型和卢卡斯建立“虚拟经济”的呼吁作出的反映,因而也代表了对宏观总量等式供给方兴趣的总复苏。80年代在均衡理论家激励下产生的经济周期研究的最新发展,已经构成对那些以总需求的波动是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所有模型的挑战。因此,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不仅是旧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强敌,也是对所有货币主义及早期新古典经济模型的严峻挑战。

在肯定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已经有一些经济学家们指出了这一方法仍存在严重的缺点。多数经济学家相信,由于实际经济的价格的名义性和工资的刚性,货币政策产生的短期总需求干扰会带来有意义的实际影响。这种重要的批评性观点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市场即使在大衰退时期也能出清的假说提出疑问。如果市场不能迅速出清,经济世界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干扰所决定,我们观察到的实际波动就会有一种随机趋势,围绕这一趋势产量随需求冲击而变化。这种新的一致性观点在布兰查德(Blanchard)和夸(Quah )最近一篇论文中表述得很清楚,他们认为GNP 及就业的波动是由两种干扰因素引起的:产量的持久干扰因素和非持久干扰因素,前者是供给干扰,后者是需求干扰。显然,在这样的经济世界中,稳定政策的作用是非常复杂的,尽管我们接受需求干扰也很重要的观点。比如说:政府怎样才能对需求与供给冲击作出必要的区别,尤其当冲击不是相互独立而是互相依赖的时候?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单纯用供给因素来解释波动情况,没有考虑到需求因素的影响作用,显然不可能对现实的经济周期波动作出令人信服的论述。

在反对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关于稳定政策不起作用的观点的经济学家那里,要对市场为什么不能出清作出一致解释还存在理论上的困难。从20世纪70年代晚期始,一直延续到80年代和90年代,许多经济学家已在努力对许多市场中价格与工资的调整进展缓慢的原因作出解释。毫无疑问,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还会有什么新的进展,它还将受到哪些更为尖锐的批评,已成为经济学界所进一步关注的视点。

标签:;  ;  ;  ;  ;  ;  ;  ;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述评_经济周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