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治论文_程光

继发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治论文_程光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1

【摘 要】目的:探讨继发性颅脑损伤的损伤机制和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致残、致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继发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损伤机制和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86例继发性颅脑损伤患者多为交通事故伤,跌伤以及打伤。全组患者死亡20例(23%),其中术前14例脑疝患者死亡11例(79%)。结论:继发性颅脑损伤应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必要时给予手术治疗,重视并发症的防治,提高愈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继发性颅脑损伤;临床;诊治

【中图分类号】R32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18-01

颅脑损伤(head injury)指暴力作用于头颅引起的损伤。包括头部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和脑损伤。其中脑损伤后果严重,应特别警惕。病因常见于意外交通事故、工伤或火器操作。根据损伤部位分为颅伤和脑伤两部分,二者又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脑损伤依据硬脑膜是否完整,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open craniocerebral injury)和闭合性颅脑损伤(closed craniocerebral injury)。前者的诊断主要依据硬脑膜破裂,脑脊液外流,颅腔与外界交通。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者又称之为内开放性脑损伤。闭合性脑损伤又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1.资料与方法

1.1相关知识背景

继发性颅脑损伤分为四个级别。轻型:伤后昏迷时间O~30分钟、有轻微头痛、头晕等自觉症状、神经系统和CSF检查无明显改变。主要包括单纯性脑震荡,可伴有或无颅骨骨折;中型:伤后昏迷时间12小时以内、有轻微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有轻微改变。主要包括轻度脑挫裂伤,伴有或无颅骨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受压者;重型:伤后昏迷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有明显改变。主要包括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特重型,脑原发损伤重,伤后昏迷深,有去大脑强直或伴有其他部位的脏器伤、休克等;已有晚期脑疝,包括双侧瞳孔散大,生命体征严重紊乱或呼吸已近停止。

1.2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继发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损伤机制和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头晕,神经系统阳性等特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患者出现昏迷及瞳孔不等大,则是颅脑损伤严重的表现,瞳孔扩大侧通常是颅内血肿侧,应静推或快速静脉点滴(15~30分钟内)20%甘露醇250毫升,同时用速尿40毫克静推后立即转送,并注意在用药后患者意识和瞳孔的变化。

1.3治疗方法

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颅脑损伤的病人由于多因出现意识障碍而失去主动清除分泌物的能力,可因呕吐物或血液、脑脊液吸入气管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故应立即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调整头位为侧卧位或后仰,必要时就地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若呼吸停止或通气不足,应连接简易呼吸器作辅助呼吸;制止活动性外出血:头皮血运极丰富,单纯头皮裂伤有时即可引起致死性外出血,开放性颅脑损伤可累计头皮的大小动脉,颅骨骨折可伤及颅内静脉窦,同时颅脑损伤往往合并有其他部位的复合伤均可造成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而导致循环功能衰竭。因此制止活动性外出血,维持循环功能极为重要。

2.结果

评价标准:治疗后患者逐步出现严重的头痛头晕,神经系统阳性等症状完全消除为显效,治疗后患者逐步出现的头痛头晕,神经系统阳性等症状有所缓解,继续治疗后症状消除为有效,治疗后患者逐步出现的头痛头晕,神经系统阳性等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在86例继发性颅脑损伤患者中,显效为43例,占50%,有效为43例,占50,无效0例,占0%,总有效率为100%。

3.讨论

颅脑损伤始于致伤外力作用于头部所导致的颅骨、脑膜、脑血管和脑组织的机械形变(mechanical distortion)。损伤类型则取决于机械形变发生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原发性脑损伤主要是神经组织和脑血管的损伤,表现为神经纤维的断裂和传出功能障碍,不同类型的神经细胞功能障碍甚至细胞的死亡。继发性脑损伤包括脑缺血、脑血肿、脑肿胀、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等,这些病理生理学变化是由原发性损伤所导致的,反过来又可以加重原发性脑损伤的病理改变。

单纯颅脑损伤的病人很少出现休克,往往是因为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骨折、头皮裂伤等造成内出血或外出血而致失血性休克引起循环功能衰竭。但在急性颅脑损伤时为防止加重脑水肿而不宜补充大量液体或生理盐水,因此及时有效的制血,快速地输血或血浆是防止休克,避免循环功能衰竭的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军辉.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治及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03):23-24.

[2]刘徽风.颅脑损伤继发大面积脑梗死58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医学杂志,2016(32):366-367.

[3]朱闵善.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4(09):23-24.

论文作者:程光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继发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治论文_程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