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题阅读学习的探索与思考论文_孙积恩 林兴彬

关于主题阅读学习的探索与思考论文_孙积恩 林兴彬

山东省昌邑市都昌街道西永安小学 261300

语文学习要求我们充分利用语文教育资源,从教材出发,抓住教材与课外读物中存在的联系辐射开去,使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阅读为根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学生并不爱读书,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动画片、电子游戏这些有声有色的“朋友”身上。有些学生在选择书目的时候过于单一,造成阅读面狭窄。还有些学生只是为了消遣,没有背诵和摘抄的良好习惯,也不太喜欢利用工具书查不懂的地方。为了达到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目的,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主题阅读学习,现在结合实践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诵读和早读结合,读出兴趣

新课程改革压缩了课节,如何在每周除写字课、作文课之外的六、七节语文课上落实大量阅读呢?如果把主题阅读全部放在课下,那么精心筛选的优秀文章就有可能打了水漂,不能做到有效阅读。于是我们先抓住每周一节的经典诵读课,在课前做好研讨,确定阅读内容和学习目标,上网查找一些优秀经验,有的以片段阅读激发学生的整篇阅读,有的以主要故事情节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有的以问题引入阅读解惑,这样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尽量提高四十分钟的阅读效率。

班级里的优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保证时间完成阅读,但难免会有不少懒于阅读、不爱动脑的学生,阅读效果不太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于是我们根据每一主题单元的重点,抓住重点文段,利用每天的早读时间来大声朗读、背诵,尽量保证最起码的语言积累和语感培养。

二、以课本为范,读到实处

我们的主题阅读材料都是根据本训练组的每篇课文来选编的,可以在学课文的同时完成直接推荐阅读。有的是根据课文作者选择的另一篇优秀作品,比如:“可爱的动物”主题里第一篇《母鸡》,可以在学习老舍的《猫》后推荐阅读;有的是同一事件的故事,比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救助行动圆满成功》在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后直接推荐阅读;有的是同一主旨,比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给予是快乐的”与《搭石》有相通的思想领会,可以并作一起阅读体会;有些关于课文的信息资料可以穿插在课文学习中来阅读了解。这样在一一落实课文拓展阅读的基础上,再利用一节课的专门阅读,根据不同的侧重点便能较好的利用主题阅读文本,进行语感培养和语言积累。

三、个人和小组共行,读出效率

在学习课文时,引导学生读书的方法和习惯,如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标记,查找工具书理解并读明白;抓住文章的人物、时间或地点、事件,读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另外制定读书记录卡,使学生在读书中注意对文章主要内容的了解、重点词语的理解、好词佳句的积累以及读书问题的质疑。这样在做到学生个人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学习,交流自己的理解和疑惑,确定人人交流发言,有专人记录,确定主发言人集体交流讨论。根据本单元主题阅读的重点作拓展或深化练习,或进行佳句(段)赏析、或进行问题辩论、或进行写法比较、或进行随课练笔……

主题阅读很大程度上相当于拓展性阅读,有时需要文本表达上的含蓄朦胧或留下空白,需要学生用自己的成长体验去诠释、去补充,或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充盈去丰富;有时需要课内外联系,引入课外材料进行对比阅读,交流读后感受。主题阅读的内涵很丰富,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论文作者:孙积恩 林兴彬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总第3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  ;  ;  ;  ;  ;  ;  ;  

关于主题阅读学习的探索与思考论文_孙积恩 林兴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