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体育教育专业男子100米分段测试成绩分析论文

广东省体育教育专业男子 100米分段测试成绩分析

龙 雨,陈宝玲,马湘蓉,石梅芳

(华南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摘 要: 测试成绩是检验训练和学习效果的手段之一,100米分段测试主要对起跑、加速、冲刺阶段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探究。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2018级体育教育专业男子100米分段测试成绩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信息技术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对所测数据和研究对象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体育教育专业男子100米全程步数偏多;平均步长偏小;步频呈现“见快不快”的特点;前20米步长和步频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加快步频来提高位移速度;20米转入到40米通过加快和保持速度来提高运动成绩;40米以后速度保持能力较弱;最后10米步频有所减小;全程节奏相对稳定。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男子100米;分段测试

1.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之一经典理论,并在体育工作汇报总结中指出中华儿女正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之路砥砺前行。近几年中国田径健儿不断进取,在一次又一次大大小小的比赛中彰显中国田径队的魅力[1]。实践证明,男子100米是我国备战奥运的优势项目之一,100 米运动成绩和技术水平的优劣是衡量一个国家田径运动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2],各个国家都在为如何提高100米成绩做出相应的努力。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赛场上,以苏炳添为代表的中国田径队在赛场上取得了令世人骄傲的成绩,彰显了我国田径运动水平,其苏炳添本人以9秒92的成绩囊括本次亚运会男子100米冠军并打破赛会纪录。同时,在2018州际运动会上,以10秒03的成绩获得亚军,成为田径运动史上百米赛跑的伟人。苏炳添曾是暨南大学受训的一员,取得如此骄傲的成绩引发了国家对大学生田径运动学习的重视。高校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场所,此时大学生的竞技状态处在高水平运动员开始出现运动成绩的最佳年龄,能真正反映出我国大学生整体素质和高等教育的水平[3]。广东省教育厅、省体育局以及省学生体育艺术联合会举办全省大、中、小学生运动会,对学生体育竞赛工作非常重视。在田径项目方面主要举办的赛事有:每四年一届的广东省省运会,到目前为止共举办15届;每四年一届的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到目前为止已举办9届;还有每年一届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冠军赛以及全国田径系列赛的选拔赛。

华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隶属的211工程大学,学生身体素质好,综合素质高。以此为测试和调查对象十分具有代表性。本文现测试华南师范大学2018级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选班男生13人100米分段成绩及相关运动参数,在前人研究平均步长、平均步频等因素影响百米成绩基础上,重点分析分段时长、分段步频,旨在发现2018级体育教育专业运动员在该项目上呈现的特点,为该阶段的运动员提高成绩找到突破口,同时为今后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与方法

2.1 实验法

2.1.1 测量仪器与指标

测量仪器:口哨、发令枪、红旗、秒表、卷尺、成绩记录单、笔、雪糕筒、ihone手机。

一个人罹患疾病,其实是他自己内部出了问题。所谓的失败,溃散,都是自我解除武装乃至自身出了问题导致的。这世界,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让每一个人都能在“活着”这个庞杂的命题中不断地觉悟。当然,觉悟,不是人人都具备的。需要一定的天赋,还有必要的后天的文化训练。我一直觉得,世上的人之所以这么多,且千差万别,个个不一还特别丰富,就是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具备与其周遭环境乃至草木尘埃对话能力的。一个人有此等的意识,进而被呼应,当是人生幸事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2.50%),且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药联合服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疗效,同时改善神经功能,对患者病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权威文献报道认为,胺碘酮单独给药不良反应比较多,联合其他药物后,不良反应明显降低,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两种治疗药物联应用,可减少单一用药所引发的不良用药反应,对患者安全用药具有促进作用。

由表3可知,起跑开始过渡到前20米,运动员平均步频明显快于其他阶段。 P=0.000<0.05差异性显著,根据运动学原理和该项目特点,该阶段,主要通过快速步频来提高运动速度,步频呈现不稳定的特点。40米-80米阶段,运动员通过相同的距离分段步频保持一致,说明运动员节奏保持能力相对较好,身体控制能力较强。最后10米,t=-0.322<0,说明运动员在该阶段,步频有所减小。

2.2 数理统计法

一般标准对于产品的要求,主要有两大方面考核: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一般来说,标准均会根据不同质量等级的产品,规定不同的等级进行考核。关于FZ/T 73044-2012和FZ/T 82006-2018这两个标准的考核内容进行对比和分析,主要情况见表2、表 3及表4。

依据拍摄要求和拍摄软件来分析运动学参数,所有原始数据在Excel2010上进行分类汇总,用曲线图描述总步数、分段时长、分段步频、平均步长、平均步频。

3.结果与分析

3.1 全程跑步数分析

图 1

图 2

图 3体育教育专业

广东省2018级体育教育专业男子100米平均步长小;全程步数多;平均步频大于优秀运动员;前20米步长和步频有显著性差异且在该阶段通过加快步频来提高速度;20米-40米速度加快;40米以后速度开始下降;最后10米步频有所减小,全程节奏稳定,状态良好。

3.2 平均步长和平均步频分析

图 4优秀运动员

由图3可看出,该校运动员平均最大步长与优秀运动员平均最小步长相比相差不多;仅有3人平均最大步长达到2.08米/步,与优秀运动员2.42米/步相比仍差距甚远。该校运动员平均步频最大值为5.20步/秒,远大于优秀运动员4.9步/秒,平均步频最小值4.80步/秒,远大于优秀运动员4.2步/秒。可见,该校运动员普遍呈现出步长较小,步频较快的特点,可能是由于运动员的身高水平有差异,步长较短,摆动幅度较小所致,需通过补偿效应来实现。

近年来,周期性竞速类项目运动水平的不断突破,主要得益于运动员每一步、每一划和每一蹬的动作效率的提高。短跑作为典型的周期性竞速类项目,运动水平的提高同样得益于步长的增加[6]。步长的增加,意味着肌肉的放松时间增加,ATP再合成和重新利用的比例也就随之增加。

3.3 分段时长分析

表 2分段时长分析

注:P<0.05差异性显著

但是,目前国内对于旅游者行为的理论研究与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心理学理论研究的融合尚显浅薄,仅局限于借用成熟理论对旅游现象进行表面解释,缺乏学科对话与沟通,尚未建立旅游学科独有的本土化理论基础与架构,以致旅游者行为理论贡献的知识溢出有限。总之,国内旅游者行为研究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化研究范式,碎片化、分散性的研究普遍存在,交互式、融合性的研究尚显欠缺,未来应进一步挖掘旅游者旅游活动的本底特征,回归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本源,剥离广泛的社会现象发现深层次的互动关系,进而寻找科学的解集,不断丰富并外延相关概念,拓宽旅游研究的视野,推动旅游学科建立并完善自身的基础理论体系。

由表2可知,起跑开始到前20米,所用时长均大于其他阶段的分段时长,且P=0.000<0.05差异性显著,表明运动员从静止状态起跑速度并未达到最大,而是处于加速阶段,所以该阶段通过相同的距离分段时间较长。除此之外, t=-1.628<0,t=-0.147<0,经分析得出运动员在40米-60米阶段:40米-50米时长小于50米-60米时长;可以看出运动员在40米-50米阶段速度开始有所下降,在60米-80米阶段:60米-70米时长小于70米-80米时长,运动员在该阶段速度进一步下降。综上所述,综合该项目特点,现有的文献指出:优秀运动员能保持到60米的加速能力。从运动素质与运动表现相互关系的层面来分析,加速跑阶段(0~30m)的运动表现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最大力量,途中跑阶段(30~70m)的运动表现主要取决于运动员股后肌群的力量和踝关节的反应力量,而冲刺阶段(80~100m)的运动表现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和爆发耐力[7-8]。该校运动员保持加速距离并不长,只能保持在前40米,可能与爆发力和腿部肌肉力量有关。说明该校运动员加速能力相对较差,保持高速的能力较弱。最后90米-100米,t=1.369>0,说明运动员在最后10米有加速意识。

3.4 分段步频分析

测量指标:分段成绩、分段步数和时长,总步数、总成绩。

表 3分段步频分析

注:P<0.05差异性显著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跑是一项典型的发展速度素质的运动项目,它要求人体在最短的时间内,充分动员磷酸原供能系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所规定的距离[4-5]。从图1可以看出,该校运动员全程最少步数与优秀运动员全程最多步数相比大体一致,该校运动员总步数远超优秀运动员,总体呈现步数较多的特点,两群体在全程步数这一指标上存在较大差异。

4.2 建议

4.2.1 加大跑动步幅,稍微调整跑动步频。

全面贯彻落实“三条红线”,编制完成《太湖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并通过了水利部审查,启动新安江水量分配方案编制工作,认真做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评估各项准备工作;完成水资源监控能力年度建设任务,部分站点已投入运用;积极推进上海迪士尼等重点项目取水许可管理,加强水资源论证,许可项目水量平均核减15%左右,组织完成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中期评估和验收有关工作;《太湖流域水功能区管理办法》经水利部印发实施,有力促进了太湖流域的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工作。

4.2.2 发展磷酸原供能系统,提高供能储备。

4.2.3 训练中增加60米加速跑练习,提高爆发力的同时,加强腿部肌肉力量。

参考文献 :

[1] 王华威.苏炳添与博尔特的100米跑技术对比分析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

[2] 赵辰峰.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苏炳添100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东北师范大学,2017.

[3] 王洪昭.200米短跑运动员卢尚滨的途中跑技术运动学比较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2012.

[4] 杨东峰.短跑运动员百米起跑及途中跑衔接技术分析[J].山西师范大学,2002.

[5] 姜自立.田径运动大本营全国田径大奖赛首站男子100m决赛技术分析[J].2018:04.

[6] 邹清贤,王世卫,宫绮林.谈短跑的受力分析与技术分析[J].河南省新乡市第一师范学校.2002:12:10.

[7] 汤姆·泰勒思.短跑的技术分析[J].1984:06:14.

[8] 路国华.短跑训练中的摆动技术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01.

作者简介 :

龙 雨(1994—),女,湖北随州人,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陈宝玲,女, 广东广州人,华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田径教学理论与方法。

10.16730/j.cnki.61-1019/g8.2019.01.005

【责任编辑 田泽鑫 】

标签:;  ;  ;  ;  

广东省体育教育专业男子100米分段测试成绩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