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加巴喷丁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论文_肖和平

湖南省衡东县人民医院 湖南衡阳 421400

【摘 要】目的:探究将小剂量加巴喷丁应用于偏头痛治疗中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偏头痛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本次实验要求抽取出其中72例患者纳入研究开展实验,通过双色球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3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以莫地平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应用小剂量加巴喷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临床应用意义。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34(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4(66.67%),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偏头痛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应用小剂量加巴喷丁,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疼痛感受,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加巴喷丁;偏头痛;用药方案;治疗效果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原发性头痛患者,往往会感受单侧太阳穴部位有强烈疼痛感,主要以搏动性和发作性中重度头痛为主,部分患者疼痛感过强时可见呕吐和恶心症状,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极大影响[1]。就目前临床治疗中,还未出现对于这种疾病有良好治疗效果的治疗药物或方案,所以属于一种临床上的神经内科难治性疾病[2]。这种病症不仅治疗难度较大且复发率较高,所以在临床上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案,对患者病症进行控制是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次研究中,探究将小剂量加巴喷丁应用于偏头痛治疗中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偏头痛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本次实验要求抽取出其中72例患者纳入研究开展实验,通过双色球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36例患者。对照组中患者性别信息为男16例,女性12例,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31-5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信息为(35.6±5.2)岁,统计患者病程信息记录为:1-3年,平均病程(1.5±0.5)年。实验组中患者性别信息为18例,女性16例,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30-51岁间,平均年龄信息为(27.9±5.9)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1.4±0.9)年。所有患者在入院时经临床体检,未见其他全身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患者,在本次实验中不应用其他药物对头痛病症进行控制,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对比分析未见明显差异,患者的个体化信息不对本次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具有积极的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用药方式为注射液持续泵入治疗,讲3-5mg尼莫地平注射液,混入0.9%氯化钠注射液60ml中,通过微量持续泵入的方式进行用药,每日用药3-5h,每日用药一次。

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加巴喷丁口服治疗方案,每日用药三次,每次用药0.2g。

所有患者连续用药6周。

1.3 评价标准

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治愈:患者头痛症状完全消失,治疗后3个月内未见复发状况,患者生活不受影响;有效:患者头痛症状基本消失,患者日常生活工作不受影响,患者3个月内未见复发状况;无效:患者头痛症状未见改善,患者正常生活受到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各项数据与结果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而实验结果中显示的治疗总有效率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患者一般资料中的各项数据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34(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4(66.67%),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3讨论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在目前临床上对其研究还较为缺乏,且未提出较为完善的研究方案。相关临床研究显示[3],偏头痛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的三叉神经血管系统收缩功能出现异常后发生的炎性反应为主的一种病症,而当患者发生偏头痛时,患者的脑膜供应,颅外血管会发生扩张,进而引起患者出现各种病理反应,导致患者出现头痛的状况。

在目前应用尼莫地平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是通过阻止患者的细胞钙离子摄入,来抑制患者平滑肌收缩,从而达到血管痉挛的解除功能.除此之外,还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组胺释放量,降低白三烯的合成量,虽然在临床应用时发现这种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偏头痛。但就发病机制来说,血管舒张药物和收缩药物都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但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在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探究偏头痛的病理生理过程,以选择一种合适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病症进行控制[4]。

加巴喷丁属于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这种药物是一种氨基酸衍生物,对于偏头痛治疗来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种药物能够作用于患者的GABA受体,增强神经抑制功能,使患者的GABA含量升高。虽然在相关临床研究中显示[5],加巴喷丁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头晕和嗜睡的副作用,但大多数患者表示其症状较为轻微,并且多数患者都可以耐受患者的用药,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在对偏头痛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应用小剂量加巴喷丁,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疼痛感受,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杰.小剂量加巴喷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3):1853-1854.

[2]陈少川,刘特炯.通天口服液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04):1-3.

[3]张家君,张灿文,胡冬梅,袁慧,牛敬忠,张颜波.加巴喷丁对偏头痛病人发作期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蛋白激酶C水平的影响[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7,23(12):907-911.

[4]赵文雪.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6):80.

[5]伞勇智,段伟,王明华,高琦.小剂量加巴喷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9):5892-5893.

论文作者:肖和平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  ;  ;  ;  ;  ;  ;  ;  

小剂量加巴喷丁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论文_肖和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