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与儿保相结合的早期干预方法对脑瘫高危儿神经系统的影响论文_郝文笔,钱嬿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上海 200000)

【摘 要】目的:研究康复与儿保相结合的早期干预方法对脑瘫高危儿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将143例脑瘫高危儿分为早期干预组(3个月开始干预,86例)和非早期干预组(6~12个月开始干预,57例),同期正常儿童86例作为对照组。干预组分别采用针对性儿保指导、康复训练、家庭康复指导及加用神经节苷脂药物治疗措施,正常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喂养指导。评估方法采用DST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分别对儿童的运动发育(DQ)、智能发育(MI)两方面进行评价,每3个月随访评估一次。结果:3个月第一次评估时,两组脑瘫高危儿运动发育、智能发育无明显差异(P>0.05),经干预后,18个月进行评估,干预组儿童在运动发育、智能发育方面较3个月评估均有明显改善;早期干预组与非早期干预组儿童在运动发育、智能发育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早期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在运动发育、智能发育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早期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在运动发育、智能发育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与儿保相结合的早期干预方法可以促进脑瘫高危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且干预时机越早预后越好。

【关键词】早期干预;脑瘫;高危儿;神经系统发育

【中图分类号】R7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391-01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及产科、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新生儿的病死率明显下降,脑瘫高危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由此所致神经系统发育落后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多。其原因包括早产、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窒息、低体重、新生儿感染等,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使这些儿童长期或终身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与精神双重负担,使社会丧失了大量的劳动力。加强对这些高危儿的追踪观察,以便早期发现异常,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少高危人群发生发育落后。本研究以脑瘫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康复与儿保相结合的早期干预方法对脑瘫高危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1年09月~2014年05月在本院产科出生,儿保门诊收治随访的脑瘫高危儿143例(均有完整病历,符合高危儿的诊断标准,其高危因素为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高胆红素血症等,同时期的86例足月健康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定期随访至18个月)。

1.2分组:143例脑瘫高危儿经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后,分为早期干预组A、非早期干预组B;同时期足月健康新生儿8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

A组:早期干预组,86例(其中早产儿37例,新生儿窒息20例,宫内窘迫9例,缺血缺氧性脑病5例,低出生体重儿13例,颅内出血2例)。从3个月即开始接受干预治疗,每三个月进行定期随访,一直随访到18个月。

B组:非早期干预组,57例(其中早产儿37例,新生儿窒息8例,宫内窘迫3例,缺血缺氧性脑病3例,低出生体重儿6例)。从6~12个月不同时期开始接受干预治疗,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随访,随访到18个月。

C组:正常儿组,86例。随机收集自愿入组的足月健康儿,接受常规健康指导,定期随访至18个月。

1.3方法

1.3.1建立随访登记表:向高危儿家长阐明早期干预的方法和目的,征求家长同意,自愿参加,记录母婴情况,内容包括父母姓名、文化程度、母亲年龄、孕龄、分娩方式、胎数、产数、高危因素、患儿性别、出生体重、家长联系方式等。

1.3.2建立随访机制: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进行一次DST发育评估,儿保体检每1个月进行一次,并记录喂养与体格发育等一般情况,每3个月进行一次DST发育评估,记录DQ、MI分值,并记录神经系统检查结果和干预情况,跟踪随访至18个月。为了评估的可信度,所有患儿经同一医生评估。

1.3.3干预方法:

干预组:采用康复与儿保相结合的干预方法进行干预。首先派发儿童生长发育宣传册,向高危儿家长说明可能出现的神经系统疾病及其并发症,宣传指导正常儿童生长发育顺序,以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儿保干预除了基本喂养指导,还需指导家长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训练重点,如3个月进行婴儿抚触、听觉刺激、视觉刺激、触觉刺激与被动关节活动。6~18个月感官刺激、主动运动训练、认知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训练。家长可以结合训练指导书《儿童康复新理念》给予患儿训练。康复干预以正常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为理论基础,给予患儿康复治疗,在不同时期予以不同的运动、智能干预,如3个月主要的运动干预以抬头为主,4个月翻身,6个月独坐,8个月爬行训练,12个月站立行走训练并加入言语模仿训练。干预组A在3个月开始接受干预,干预组B在6~12个月不同时期开始接受干预,两组干预组一直干预随访至18个月。期间出现异常病例,如出现明显的发育落后、原始反射异常、肌张力及姿势异常等,在干预治疗的同时,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

对照组:进行常规生长发育检查和喂养指导,随访至18个月。

1.4评价方法

0~6岁婴幼儿发育筛查测试(DST),分别对婴幼儿的运动发育、社会交往、智力发育3方面进行评估,运动发育评分DQ和智能发育评分MI;原始反射的评估,包括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Moro反射等;肌张力的评估,被动四肢肌张力评估。

1.5统计学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样本情况

分别对两组高危儿的性别、孕周、出生体重、分娩方式、胎数、母亲的年龄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统计学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高危儿样本的DQ和M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表示各组间具有可比性。

3 讨论

高危儿由于在胎儿期、分娩期和新生儿期存在影响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危险因素,如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高胆红素血症等,且部分高危儿发育结局较差,有的甚至会出现严重的脑瘫,因此,所有的高危儿出院后应规范地进行管理,进行发育检测,并进行早期干预[1]。

我院2010年联合儿科与康复科开展儿童康复工作,在长期的结合中我们发现康复与儿保相结合开展早期干预更利于高危儿的恢复。高危儿存在各器官发育不成熟的生理特点,喂养指导较正常儿特殊,儿保中的基本喂养指导保证了高危儿的生长需求,本组资料显示,早期干预组(A组)经干预后18个月DST发育评估中DQ、MI评分较3个月评分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早期干预组(B组)经干预后18个月DST发育评估中DQ、MI评分较3个月评分也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康复干预从3个月开始有计划的根据正常儿童生长发育顺序,给予刺激,分别从感官刺激、运动疗法、认知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进行早期干预,可以使高危儿在1岁半时发育接近于正常儿童。早期干预组(A组)与对照组(C组)在18个月DST发育评估中DQ、MI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育水平接近。康复与儿保相结合的早期干预方法可以促进脑瘫高危儿神经系统发育。

干预时机的选择为越早越好。实验证明,小儿出生前后这段时间脑重量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大约每天增长1.5~3g;生后6个月内大脑处于迅速生长发育阶段,脑细胞仍继续增值,此期间,脑细胞体积也有增大,树突增多、加长,神经髓鞘形成和发育;6个月后增值减慢[2]。对未成熟脑发育的这些特点,有证据表明在此期间给予良性刺激,可促进脑结构和功能的代偿。本研究表明,早期干预组(A组)、非早期干预组(B组),于不同时期进行干预,结果表明,早期干预组(A组)与非早期干预组(B组)在18个月DST发育评估中DQ、M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早期干预组(A组)评分明显高于非早期干预组(B组)。此研究证明干预的时机选择为越早越好。

康复与儿保相结合早期干预方法对高危儿神经系统发育有积极治疗作用,且越早干预效果越好,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素玲,黄璧璇,张乔峰,等.高危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1):1334-1335.

[2]张扣琴,高晶,王丽娜.智力低下脑瘫患儿家庭康复现状分析及指导[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8):2150-2152

基金项目:

K2012012 上海市残疾人康复科研基金

论文作者:郝文笔,钱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8

标签:;  ;  ;  ;  ;  ;  ;  ;  

康复与儿保相结合的早期干预方法对脑瘫高危儿神经系统的影响论文_郝文笔,钱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