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2.0的综合信息服务研究_用户研究论文

基于Web2.0的集成信息服务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服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人们正努力寻求新的技术提高信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随着Web2.0的提出,Web2.0在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与目前的Web1.0相比,Web2.0注重以人为核心,信息内容更加丰富,信息传递更加及时,工具功能更加强大。[1]除了博客、RSS、SNS、网摘、标签等核心应用以外,图片博客应用分析、移动增值应用、个人门户等许多应用也扩散到各个行业。究竟采用什么样的信息服务模式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是 Web2.0时代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集成信息服务——这一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基于用户需求、信息资源变化及信息技术发展三位一体的信息服务方式也必将成为Web2.0信息服务的一个发展趋势。[2]

1 Web2.0概述

1.1 Web2.0的含义

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Web2.0是基于元数据信息发布方式的新型互联网,其核心理论和思想包括:六度空间理论、长尾理论、社会资本、去中心化等等。[3][4]正是在这些核心理论和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博客(Blog)服务、简易信息聚合(RSS)、维基 (Wiki)、标签(Tag)、社会网络服务(SNS)、及时通信 (IM)、社会性书签服务(SN)、社区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和集体编辑服务等应用服务并且发展迅速。

1.2 Web2.0的特征

Web2.0是以Web1.0为基础和条件发展起来的,在形式与特征等诸多方面都与Web1.0不同,如表1所示。

表1 Web2.0与Web1.0的比较

Webl.0Web2.0

发展时间 1993年-2003年2003年以后

应用基础 操作系统 浏览器或桌面软件

信息传播目的 满足尽可能多的用户的共同需求 满足尽可能多的用户个性需求

内容单元 网页 篇或者纪录

信息交互方式 网站对用户群体、内容的P2P互动传播

信息组织方式 他组织自组织,协同组织

内容创建主体 网页编写者,IT经营任何人

体系结构 Client/Server(C/S) Web/Server(W/S)

网络增值基点 信息加工 服务深化

创业基础 成本与门槛较高成本低,融资额度与规模加大

通过以上Web2.0的概念与比较可以发现,Web2.0是对Web1.0的集成与发展,是一系列新思维在网络中的应用,形成了新的服务理念与模式。为此,可将 Web2.0的特征归纳如下:

(1)个性化的传播方式。传统Web1.0是以大公司等有实力的机构传播自己商业理念的平台。普通大众传播自己的理念的方式在Web1.0下受到很大限制,除了BBS以外,很少有其他方式。但是在Web2.0下,个人可以通过建立自己个人拥有的博客等方式来传播自己的思想。

(2)大众处于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的双重地位。在Web1.0时代,大众主要是网络信息的接受者。但是现在随着Blog、Wiki等等的兴起,大众也有了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相比较传统的BBS等大众参与方式,博客的方便性和个性化的写作方式更加吸引人们的创造力。

(3)社会化的联合方式。方便大众参与是Web2.0的最大特征,通过相互的阅读理解和评论,人与人之间就更加沟通和理解,形成了扁平的知识链。

(4)标准化的创作方式。在Web 2.0中,大众需要遵守标准的创作方式。比如RSS就必须有相同的结构,创作的博客也必须合乎XHTML、CSS等标准。

(5)便捷化的阅读浏览方式。Ajax是Web2.0技术的一个突破。传统那种每点击一个按钮就必须重新刷新整个网页的浏览方式将得到彻底改变。形式单调的网页内容阅读将被高度交互性的动态内容取代。

(6)高密度的媒体传播方式。在传统Web1.0时代,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交流方式仅限于上传下载交流方式,而Web2.0是多媒体的交流编程大众参与的一种集体交流。比如世界著名的YouTube网站对用户没有任何额外要求(比如安装视频软件)就可以观看视频,并且可以很容易查询到自己感兴趣的音视频,进行参与讨论等各种交互方式。

2 Web2.0信息服务集成的可行性分析

2.1 现代用户信息需求需要集成化的Web2.0服务

在网络广泛应用的环境下,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不再只对单一的载体所含的信息感兴趣,他们对信息的需求往往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得到满足。用户不仅对信息获取的结果感兴趣,对获取信息的过程也很关心;同时,他们往往还要求服务提供者围绕他们关心的信息提供一系列个性化的信息服务。[5]而Web2.0正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互联网,其目的正是为用户个体的微内容的收集、创建、发布、管理、分享、合作、维护等的集成化信息服务平台,可以按个体的客观需求在网络环境下集中获取所需信息。

2.2 Web2.0技术发展为实现集成服务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除了基于XML技术的RSS/ATOM/RDF/FOAF外,用AJAX来综合Web信息发布技术,并且使用开放的Web应用API来开发Web服务。而AJAX并不是一种技术,它混合了XHIML/CSS、DOM XML和XSLT等技术,并通过JavaScript来对这些技术进行整合。[6] AJAX实际上是几种已经在各自领域大行其道技术的强强结合。Web2.0通过技术手段使Web服务可以被互相集成,这使得信息服务本身就不可避免地具备了技术集成的性质。

2.3 Web2.0具有的服务整合特性

相对于Web1.0的服务内容,Web2.0在服务的项目上更加丰富多样。Web2.0类型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其提供具有高成本效益的可伸缩性的服务和控制独特的、难以再造的数据源,以及用户越多内容越丰富并且通过客户的自服务来发挥长尾力量的特质。其中很多内容都是在Web1.0服务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甚至有些服务就是将几个相关内容分析、链接和整合。利用Web1.0的Google地图和纳入到 Web2.0体系下的API开发出了许多新的服务网站。芝加哥犯罪地图(http://www.chicagocrime.org)就是利用 Google地图所做出的最有特色、最实用的网站。

Web2.0既具有服务集成的特性,又具有集成的技术基础,在信息用户对集成信息服务需求的环境下应用集成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从服务的层面将技术、系统集成,是有重大意义的。

3 Web2.0集成信息服务的典型应用模式

随着Web2.0的广泛发展,以Blog、RSS等为代表的Web2.0信息服务的不断深入,Web2.0的集成信息服务也不断涌现。下面以MySpace、Cyworld、Flock三个典型应用为例分析Web2.0集成信息服务的模式。

3.1 博客+SNS的MySpace信息服务模式

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MySpace成为全美访问量前五名的网站。2006年6月独立访问量4800万,页面浏览量274亿,如此迅猛的增长让人侧目。

MySpace的服务模式简单来说实际是博客+SNS的基本模式,[7]再依托一个具体的热点产品服务——音乐来展开。借助博客+SNS的组合,MySpace针对音乐的应用获得了大量有黏度的用户。在这个体系下,音乐吸引人加入是活性因子,SNS使得人和人之间建立基于共同兴趣的信任连接,而博客则使得这个体系中人的个性化呈现出来,这样给用户以个性化的交流,使得用户持续使用提高了体系黏度,并吸引更多用户加入,这样一种网络效应就逐渐被构建起来,使得体系滚雪球增长形成正反馈。

MySpace这个体系的内核是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基于这个内核每增加一个用户,由于用户是个性化的主体并融入社会化体系中,并且被激发了创造力,因此用户会主动参与和创造并主动和其他用户沟通,整个体系的社会资本会增加从而能够更加吸引新的用户加入,形成自增长的体系。新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应用在这个平台上,借助已经形成的网络效应来高效扩大这个体系中的被激发了创造力的用户。

MySpace的发展证明了博客+SNS+具体热点服务产品的模式被证明是一套有效的基于Web2.0聚焦于具体产品和服务应用的有效组合。

3.2 两层组合的Cyworld集成信息服务

Cyworld是韩国最大的Mini网页服务提供商,网站提供日记、相册、网络存储、Mini?room、音乐购买、虚拟礼品等服务。通过网络,Cyworld的主人可以和其他用户建立虚拟的联系,也就是社会网络(SN)。Cyworld作为韩国门户网站Nate的频道,占据网站85%的流量,流量上升迅速。[8]

Cyworld迷你服务体系可以理解为由两层组合发挥效力。核心层(个人门户):?Blog(传统博客+相片博客+移动博客)+Cyworld特色的SNS(三层关系+实名认证)+基础互联网服务(高速多种方式接入+大容量存储+新闻、电邮等传统应用)。外层:?Avatar(韩国特色的有成功实践证明的互联网增值服务系统)+电信增值服务体系(彩信、图铃、语音互动…)+微支付体系。其中核心层实现了网民的个性化和自组织,使得Cyworld积聚网络社会资本的效率上高于传统互联网模式,再借助有特色的应用例如相册、博客等吸引用户加入形成网络效应,而Avatar和电信增值服务体系是Cyworld在此基础上开发的成功商业模式。

3.3 集Web2.0服务功能于一身的Flock

Flock的浏览器是针对新兴的一代互联网用户定制的。Flock的目的就是为绝大多数普通的网络用户提供最便捷的操作,让他们通过简单地点击就可以定制其Web服务。Flock期望将浏览器打造成为网络协助、博客、共享图片以及网络团体聚会的平台。可以带给用户Web2.0的全新体验的Flock集成了RSS、Blog、书签、图片共享等技术,除了拥有常规浏览器的功能之外,它还有其几个重要的特色性能。[9]

首先,它内建了博客功能,用户无需便携代码就可以发布博客网页、改变字体以及增加图片。而且博客向导会帮助用户自动创建连接、应用以及插入博客中。浏览器的工具条还从图片共享网站Flickr装载图片,这些图片可以轻易地被加载到博客网页中去。其次,Flock让创建网络书签更加便捷。用户在访问一个站点时,点击浏览器工具条上的“+”按钮就可以将该站点添加到个人社交书签网站(http://del.icio.us/)。这些书签还可以加上有用的描述,以便共享。Flock浏览器允许用户创建书签观察列表,让具有同样爱好的用户聚集在一起。此外,该浏览器还保留了用户访问的每一个网页以便用户可以从历史记录中快速查找。Flock除了内建RSS功能以外,Flock的其他主要特色还有:多项自动控制功能;改进的书签系统,站点的收藏和管理更加便捷;集成开源搜索引擎Clucene和 Google、Yahoo、Amazon、eBay等;自动生成页面索引以方便日后查看,也可随时清除以保护隐私;多种辅助性工具栏,可彼此切换等等。

从本质上来说,Flock浏览器的目的并不是作为一个浏览Web内容的静态窗口而出现的,它试图成为一个分享Web服务的定制渠道,从图片共享服务Flickr、网络书签服务delicious到网络协助服务。

除了以上分析的三个Web2.0集成服务以外, Yahoo、MSN、Google等传统门户巨头也都推出了新的产品和服务。Yahoo收购Flickr并且在整合博客、RSS和 SN这些Web2.0应用的基础上推出Yahoo360度; MSN推出MSN?Space的个性化空间;Google推出结合博客技术的社会性网络Orkuto。这些围绕Web2.0理念的集成化的信息服务中充分体现了社会化、个性化、集成化的应用,不但让人耳目一新,而且成就斐然,前景无比光明。

4 基于Web2.0的集成信息服务的体系结构与优势

4.1 基于Web2.0的集成信息服务的体系结构

Web2.0服务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存在横纵两个方向。从横向发展看,类似Blog、Flickr、PodCast、delicious的应用需求将不断被挖掘,Web2.0服务将会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宽而不断丰富其应用类别。从纵向发展看,Web2.0服务以个体参与为基础、以促进个体之间交流的社会效应形成的服务功能将会进一步增强,这种服务功能增强除体现在对微内容处理与服务的功能增加外,还体现在对软件应用的社会效应分析功能的增强上。尽管目前纵横两个方向的发展还都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的个性化和社会化需求进一步增强,需要通过集成现有技术、理念、服务从而形成的满足用户需求的集成化Web2.0服务。

根据对基于Web2.0的集成化信息服务的分析,我们提出基于Web2.0的集成信息服务模式:是以个人为中心,整合“博客+论坛+Wiki+SN(社会网络) +社会书签”等应用,集成“信息中心+网上出版+朋友圈+沟通交流”等各种互联网功能,将网上资源积累构建、出版发表、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经营等方面有机结合为一体,打造新型的互联网深度交流平台。基于?Web2.0的集成信息服务的体系自下而上主要分为四层,结构如图1所示。

第一层是基础设施层,包括互联网与移动网共同连接的网络体系以及微支付体系、流量控制体系等实现网络个性化服务和信息自组织的基础设施。

第二层是支撑层,既展现了以微内容为交流载体的信息发布、信息推送、并行搜索引擎、智能代理、信息存储等具有智能和集成性质的新的信息技术支撑;还包括基于微内容的增值服务、社区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等服务体系,以及规范标准、评估机制体系。这些服务、机制及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使个人按需参与网络资源组织与获取简便和高价值的信息服务成为可能。

第三层是应用层,基于Web2.0提供网民个性化的应用,这是Web2.0的核心,包括博客、RSS、Tag、 SNS、P2P等。随着不同需求的出现与满足,这些应用软件与服务形式会越来越丰富,除其存在的独特性,彼此之间亦有借鉴与集成的特性。

第四层是表达层,主要是在基础设施层、支撑层的基础上,集成Web2.0应用,提供集成化的Web2.0信息服务。各服务主体不限,可以是企业、学校、政府等任何一个需要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结合自己的信息服务特点集成相应的服务,从而在公众信息平台、社会化媒体上提供集成化的信息服务;用户在此平台上享受个人门户、虚拟交际圈等典型个性化集群式的服务:如MySpace、Cyworld、Flock、Delicious、Yahoo360°等,这些新型的集成化的Web2.0信息服务模式会随着Web2.0在具体行业应用的渗透而产生并丰富起来。

图1 基于Web2.0的集成信息服务的体系结构图

4.2 基于Web2.0的集成信息服务的优势

基于Web2.0的集成信息服务可以为用户带来许多优质化的服务。其主要的优势有:

(1)能够处理多种类型的信息资源,符合信源分布分散的实际情况。Web2.0的应用涉及各类信息资源,包括文本、超链接、音频视频文件、图形文件等,不同类型的资源需要按不同的方式予以组织,继而提供集成化的Web2.0服务。

(2)以用户为核心,为用户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服务。因为Web2.0的信息活动是围绕用户开展的, Web2.0的信息组织本质上是要组织“人”,Web2.0的信息服务更不能脱离用户而存在。正是Web2.0让用户参与信息提供的同时,可以获取真正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弥补了互联网信息的泛滥给用户提供的信息服务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要的不足。

(3)结合新技术,产生更大的效用。集成化Web2.0息服务特别重视RSS、超媒体技术等对信息服务的影响。在Web2.0中得到广泛使用的RSS技术,采用了向用户“推”的原理实现信息服务,向用户输出有序的有价值的信息流。而超链接超媒体技术按照Web内容的非线性排列特征组织信息,把各种信息都变成一张大网上的一个个节点,从而为用户提供结构化的信息服务。集成化的Web2.0充分整合各技术的优势,从而给用户提供有效准确的信息服务。

(4)实现信息的深层挖掘。由于Web2.0的草根性,Web2.0的内容良莠不齐,有价值的专业分析讨论与各种杂谈闲聊掺杂在一起。信息服务不光要把信息整理得有序化,还应该重视对于信息价值量的衡量为此,应按价值量的高低作不同处理。

5 结束语

对于Web服务的开发者来说,Web2.0带来的理念是服务的亲和力、可操作性、用户体验以及可用性。根据以上的分析,应用服务市场的过度细分会影响 Web2.0在信息服务中最大效用的发挥,而集成信息服务模式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随着Web2.0应用的深入,集成化的信息服务将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当然,基于Web2.0的集成信息服务发展必须依托相关领域,如政府、企业、教育以及图书馆等信息服务的发展。 [10]Web2.0集成信息服务的理念、技术、服务模式尤其给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各环节带来了巨大影响,使得无论是图书馆尝试还是学术研究都大大繁荣起来。Web2.0赋予图书馆的便利性、交互性、个性化和开放性将有助于图书馆成为用户信息获取的最佳选择。同时,由于 Web2.0技术及服务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种应用模式也在不断的创新之中,如何运用情报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将Web2.0服务与其他信息管理技术、系统进行有机的集成,从而给各服务主客体带来巨大的价值,也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内容。

收稿日期:2007-06-07

标签:;  ;  ;  ;  ;  ;  ;  

基于Web2.0的综合信息服务研究_用户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