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钦州供电局 535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在不断进步,经济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而在这些进步和发展中,电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电力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之一。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是保证电力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保证电力运行的稳定性。因此,在电力系统发展中,继电保护的研究一直是非常关键部分。本文就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现状;发展
1我国继电保护装置的发展历程
现如今,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电力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人口基数庞大导致用电出现紧缺现象,如今政府更是采用了停电、限电等办法缓解这种状况。继电保护是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应运而生的,为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其他安全性指标,我国继电保护装置的发展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经历了从概念到实际运用的巨大进步,在某种程度上较于其他国家的发展情况更优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各种教育和文化的发展前景大好。在吸收了国外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我国继电保护学科,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和相关产品的研发也发展迅速。我国近年来机电技术的发展成果如表1。
2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现状分析
2.1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层面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其在原理设计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主要存在设计不科学,接线不合理,质量缺乏保障,接线及整定错误,出现误碰以及调试质量差等问题。所以,在工作实践中,电力企业需要加强监督,严格把关,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进行深入了解和充分掌握,同时,对相关设备实施全方位的检查。一旦发现部分设备出现原理性缺陷的问题,需要向有关部门及时发布通知,及时将缺陷消除,从而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自身功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使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
2.2系统温度方面
如果温度超出限定值,那么继电保护装置将出现老化,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装置烧毁,从而阻碍电力的正常输送。通常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能够正常运行10年,然而制造工艺、运行环境以及装置自身性能等均可对装置的运行寿命产生影响,往往容易导致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期间出现老化以及插件烧毁等问题,甚至有可能导致电力输送系统的瘫痪。所以,电力企业应充分重视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在设备运行环境方面加大监控力度,尽可能确保运行环境与设备的运行要求相符。例如,可凭借驱潮、散热等措施的采用,以及在室内悬挂窗帘的方法,使继电器免受强烈的阳光直射,从而使老化的情况得以避免。除此之外,工作人员需在继电保护装置的巡视及检测方面苦下功夫,一旦发现可能存在故障的装置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且及时、迅速地将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找出,使问题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不仅如此,在进行损坏继电保护装置的处理过程中,需要确保存在故障的零部件全部被找出,并进行受损芯片或插件的更换,使维修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2.3直流回路方面
继电保护工作中,直流回路方面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分别包括信号回路故障、操作回路故障、接地故障以及直流回路故障。在这些问题当中,要数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原因分析和操作处理复杂性最高。如果直流系统发生接地故障,则容易导致电力系统出现短路、继电保护装置误动或者拒动等问题。所以,在进行直流回路接地故障原因的查找时,最提倡采用拉路法,并且采用该方法停电的时间极短。采用拉路法进行缺陷的查找,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即从信号回路→保护控制回路,由低电压等级→高电压等级、由室外→室内。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分析
3.1计算机化发展
当前,社会各行各业汇总,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将计算机有效应用于继电保护系统中,能够使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和效率得到保障的同时,也能使电网运行的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发展中,计算机化发展将成为一大重要趋势,具有不可逆转性。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更新与提升,继电保护系统中,硬件的性能将得到十分明显的优化,其价格也将更加低廉,安装过程中也不再繁琐,软件系统的性价比、灵活程度、可靠性以及模块化水平将达到更高的水平,能够使继电保护系统的信息数据库容量扩增,从而使社会日益增加的电力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3.2网络化发展
在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化保护也逐渐成为继电保护的一项重要方式。网络化保护集成了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微机保护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各项技术,能够使继电系统中母线、线路以及变压器运行的安全得到保障,不但能够使电力系统的数据信息共享水平得到提高,也能使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效率上升至高层次。随着目前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网络保护水平相比以往明显提升,继电网络保护系统的结构也逐渐得到优化,越来越趋于完善,从而使继电网络保护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例如,天津大学对网络化继电保护系统的研究,得出分布式母线保护原理这一成果。该原理促使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网络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也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可靠与安全。
3.3综合自动化发展
现阶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这些技术包括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电力技术等。综合开发和利用这些先进技术,能够促使电力系统变电站的各项工作,包括保护、监控、系统分割以及计量等实现升级,使各项工作的开展更加全面和完善。目前,社会各行业正逐渐向机械自动化发展,所以,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应向综合自动化的发展持续提高,从而使常规保护装置和调度中心的通信难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最终实现电力系统网络经济性、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有效提高的目的。
3.4智能化发展
计算机信息技术正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最近几年,电力系统中遗传算法、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模糊逻辑以及小波理论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技术的应用,使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上升至新的高度,对继电保护的智能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中智能设计的应用,使系统能够快速有效地隔离照明系统故障,并且借助系统软件,对可能存在故障的部件进行分析和预测,同时自主检修和恢复故障,从而使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和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使不必要的大规模停电得以避免。
3.5虚拟化发展
虚拟现实技术是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大进步与提高。虚拟现实技术借助计算机构建多维感官环境,并结合人体感官信息学理论,使使用者处于虚拟环境中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能够更好地对客观事物进行了解。该技术在复杂严谨的测试软件系统中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就虚拟现实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来看,其将成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展的一大趋势。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近些年我国电力行业的进步和发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水平也将上升至更高层次。当前继电保护系统存在较多的缺陷,但凭借各种先进技术工艺的有效应用,将可使系统的缺陷得到弥补,促使电力网络系统运行的效率、安全与稳定得到有效提高,促使电力行业向虚拟化、智能化、综合自动化、计算机化以及网络化的方向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智,李俊宏.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现状与发展分析[J].科技资讯,2014(16):117.
[2]孙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4(13):59.
论文作者:周海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继电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回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