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和谐企业”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_吕豫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和谐企业”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_吕豫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江阴市供电公司 江苏江阴 214400

摘要: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它是以人为本,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安全价值的文化,是企业安全形象的重要标志,是凝聚员工的强力磁石和树立企业安全精神的动力,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和谐社会;安全文化;以人为本;务实;责任;保障

前言:安全,是满足人们幸福生活的基本保障,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军;企业安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更是一个企业对全社会全公民的责任。对一个企业来说,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耐力工程,是创建和谐企业的宏伟基业。

1安全文化建设的系统性要求明确企业生产意见,只有制订好的安全建设目标,才能更好地代表我国现阶段安全生产所能够达到的最好水平,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只有明确突出安全文化建设的地位,才能使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相溶共生,协调发展,整体推进。一个成功的安全的企业,就应该将安全思想、安全哲学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形象识别、工作规划、岗位职责、生产过程控制及监督反馈等各个层面;并将安全文化建设围绕着企业文化建设开展,这是完成深化安全体系运行的第一步。同时,也要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各级领导、各级组织、各级管理部门的共同职责,作为党政工团各级组织的共同任务,才能在根本上消除 “把安全文化建设当作某一管理部门,某一管理层面的事”的错误认识,使安全文化建设远离“隧道视野”和“局部观念”。因此,制订好的安全建设目标是和谐社会中,企业安全生产建设平台上的首要联动机制。

2安全包含着生产运输的每个环节,只有严谨科学、具体细致的制度设计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生产效率,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对于企业建设来说,要想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安全机制体制,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只有在有强烈责任感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才有利于消除安全隐患,纠正习惯性违章,确保安全操作规程的落实。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发现一些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一些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消除,人们似乎都在默许着这一切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事实存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有些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侥幸心理作祟,不良行为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如果我们拥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拥有负责人的安全思维方式,自然就会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办事,人人都是安全员,人人都会从保护自己、保护他人、保护企业财产的角度思考问题,隐患与违章必然会得到遏制。

同时,在安全生产奋斗目标和保证措施中确立安全生产奋斗目标,并保证积极协助行政组织有关安全生产的指令、文件,做好在职工中宣传党和国家劳动保护政策、法令的工作,并检查督促其贯彻执行,并把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分析企业安全情况,分析人员思想情况,通过制定安全工作责任制,增强职工安全意识,确保层层落实,并将安全工作列分工会的全年考核。相信企业拥有了这样一份责任感,将有助于企业高质量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3企业安全建设工作是企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职工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才能使安全生产行之有效,使企业员工得到最佳保障,有利于稳定国民大局。

安全意识是安全工作的灵魂。企业要想保证安全生产,进行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需要有多方面因素的支持。在诸多因素中,员工是安全工作的关键因素。员工的安全意识对安全责任心和安全行为的制约作用又是直接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优秀的基层班组在长期的电力生产中,始终致力于班组人员之间的和谐,建立和谐班组必须具备的和谐人文环境。他们善于从别人的事故教训中吸取营养,把事后处理变为了事前防范,类似“安全在我心中”的征文有他们的体会,“安康杯”竞赛宣传月活动有他们的身影,从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真正做到了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要通过召开全体职工会议和班组安全分析会议,认真组织学习年度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和工作意见要求,对照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及有关文件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强化安全意识培养、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反违章工作力度,完善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管理工作要求,增强员工安全生产工作意识。落实各项具体工作措施。通过有效的文化活动载体,以培养人、教育人、熏陶人、感染人、触动人、关怀人为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开展安全文化意识的渗透,唤醒人们对生命安全健康的渴望,从而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形成“关注安全,关爱生产”的氛围,逐步规范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行为。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包括了物态安全文化建设、制度安全化建设、行为安全文化建设和心态行为安全文化建设。其中,行为安全文化和心态安全文化就是涉及到人的安全理念、安全知识、安全态度和安全技能。因此,以人为本,加强企业员工自身安全意识的认识与学习将对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有根本性、实质性和基础性的重要意义。

4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有利于安全生产法制化、规范化的,有利于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创新工作的开展与实践。

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已由过去的主要依靠经验性管理、依靠“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先进的安全文化为指导的创新型生产方式。

只有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考核”的原则,加强教育、提高意识,加强培训、提高技能,强化监督、完善制度,全面落实 “三项考核、四项激励”机制,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找差距、促提高”活动,继续深化“百问百查”活动,深化现场作业标准化建设,才能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水平。使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避免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并通过从严要求、从严管理,全面落实了考核奖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加强安全意识的建设。

事实上,明确企业安全文化内涵,把握企业安全文化实质是搞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础,创新企业安全文化教育模式,重视安全文化教育实效是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创新安全文化载体,体现安全文化本色是保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源泉!企业各部门都应做到各负其责、积极发动,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培养;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认真学习、充分总结,及时制定落实安全标准化要求;详细制订、精心组织,圆满完成整治协调工作,取得企业生产的全面胜利。

结语:如今,在和谐社会视野下,安全文化内涵和安全文化本质早以生动、形象、艺术的表现形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因此,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建立健全安全文化制度和规范,将安全主题通过文化这种人们容易接受和乐于接受的舆论形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使员工与企业树立科学的安全文化观,促使企业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把安全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把安全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布局,把安全发展理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让安全文化价值观深入人心,让安全文化之光普照大地,让“普罗米修斯之火”洒满人间。

参考文献:

[1]周江涛,董芳.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05:82-86.

论文作者:吕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  ;  ;  ;  ;  ;  ;  ;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和谐企业”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_吕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