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固定沙袋的病号裤在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的应用效果论文_蒋和娣,肖艳林,孔冬梅,李亚群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 神经外科 541002

摘要:目的 探讨可固定沙袋的病号裤在经股动脉行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术患者的局部止血效果。方法 将行介入诊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穿普通的病号裤,观察组穿可固定沙袋的病号裤,均使用1Kg重的盐袋压迫穿刺局部,观察两组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皮下瘀斑、血肿、出血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背疼痛、排尿困难、失眠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股动脉行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术患者采用可固定沙袋的病号裤压迫止血,效果显著,且能有效控制局部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脑血管病介入;病号裤;压迫止血;革新推广

目前在临床上,经右股动脉插管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术的患者,术后穿刺局部的压迫止血方法是:患者穿普通的病号裤,在病号裤的外面使用1kg沙袋或盐袋压迫穿刺点6h[1]。该方法易导致沙袋移位、脱落,压迫止血效果不理想;观察穿刺点时容易暴露其隐私;患者大小便时需反复穿脱裤子。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设计了“一种可固定沙袋的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术病号裤”, 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2 2 0484562.4),经临床应用120例,效果理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9月-2014年12月在我科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20例。纳入标准:年龄≥18岁,神志清醒,均为脑血管造影术及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术前血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无出血及凝血功能障碍。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21-71岁,脑血管造影术49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11例;对照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18-73岁,脑血管造影术48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12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右侧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使用5 F导管鞘,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使用6F导管鞘,并于术中常规应用肝素钠,术后给予常规止血处理。观察组患者穿可固定沙袋的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术病号裤,对照组穿普通病号裤,均使用1Kg重的盐袋压迫穿刺局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造影剂用量、术者、手术方法、病情、导管型号、术中应用肝素钠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材料与制作

材料:选择柔软、透气的优质纯棉布,魔术贴,松紧带,纽扣。

制作方法:在病号裤本体的外表面沿腹股沟方向设置一个与沙袋(或盐袋)适配的沙袋套,长24cm,宽17cm,其开口向裤筒外侧,沙袋套的上方设有盖布,内面设有与之相匹配的魔术贴,下端的中间部位设有松紧带,松紧带一端与设在沙袋套下端中部的固定扣连接,另一端与设在盖布上端的固定扣配接。如图:

图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固定沙袋的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术病号裤”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病号裤 2.沙袋套 2-1.沙袋套上的固定扣 3.盖布 3-1.盖布上的固定扣4.魔术贴

5.松紧带

1.4使用方法 进介入室前给患者换上“本专利病号裤”,术毕患者平卧,拔除动脉鞘后徒手压迫穿刺点15~20 min后用无菌纱布10层压住穿刺点,然后用弹力绷带以穿刺点为中心沿大腿根部呈“X”加压包扎,再将1kg盐袋装入沙袋套中,粘贴扣盖住开口,将松紧带一端与沙袋套下端的固定扣连接,另一端绕过患者大腿与盖布上方的固定扣配接,调节松紧带松紧合适,使盐袋固定在患者的穿刺处,患肢制动。盐袋压迫穿刺局部6h,撤除盐袋。6h后患者可左右移动或取侧卧位,静卧12h[2]。

1.5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术后24 h的股动脉穿刺点皮下瘀斑、血肿、出血并发症;以及患者腰背疼痛、排尿困难和失眠情况。统计其发生率。所得数据采用SPSSl6.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术后,对照组出现局部渗血11例,局部血肿15例,皮下瘀斑22例;观察组中分别为1例,2例和2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对照组术后出现腰背疼痛51例、排尿困难21例、失眠15例;观察组分别为4例,4例和1例。两组比较,同样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论

3.1 行介入诊疗的患者目前临床上止血方法的现状

行介入诊疗的患者,目前止血方法包括人工压迫、压迫装置及血管闭合器止血。人工压迫法有效,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血管闭合器的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明显短于人工压迫法,但操作相对较为复杂、技术含量高,且费用高。刘晓波等[3]研究发现,动脉压迫止血器法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盐袋压迫法。。

3.2 可固定沙袋的病号裤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可固定沙袋病号裤是在病号裤本体的外表面沿腹股沟方向设置一个与沙袋(或盐袋)适配的沙袋套,同时有松紧带的固定,可以有效的防止沙袋滑脱,达到压迫穿刺点,防止出血的目的。而对照组直接在穿刺点上方常规置一个沙袋,由于重量原因,肢体稍一移动便会移位、 滑落,从而影响止血效果。

3.3 可固定沙袋的病号裤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由于沙袋固定压迫稳定,患者术肢可左右平行移动,从而减轻患者因长时间不能移动体位所带来的腰背疼痛、肢体麻木、排尿困难等不适感,也可减轻患者因担心沙袋滑脱而造成的精神紧张甚至失眠。

3.4 使用可固定沙袋病号裤的注意事项 ①根据患者体型调节松紧带的松紧度,使盐袋准确固定在患者的穿刺处;②在搬运病人的过程中,以及床上排便时,要防止盐袋移位,经常巡视、检查;③一定要保持穿刺侧肢体髋关节伸直位,不能前屈,静卧12h;④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根据病情决定。

可固定沙袋的病号裤有以下优点:①沙袋放置稳妥,避免了沙袋脱落移位,压迫局部起到良好的止血作用;②避免观察穿刺点时裸露会阴部,能更尊重患者的隐私,是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具体体现;③方便神志清醒的患者在床上大小便,患者解大小便时只需解开侧边系带,便盆从侧开口处放入或取出,不必反复穿脱患者的裤子,避免体位改变、牵拉血管,导致穿刺点出血;④也可作为普通的病号裤给住院患者穿着,便于清洁消毒,可重复使用。实现了更安全、舒适、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禄传凤,孙延文,顾爱霞.神经科临床护理与实践[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566.

[2] 朱丽娟,张丹云,卞肇蒙,等.脑血管造影术后卧床时间对并发症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9):797-798.

[3] 刘晓波,赖智勇,李光勤.脑血管造影术后盐袋压迫法与动脉压迫止血器法效果的比较[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25(28):1-3.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立项,课题合同号:Z2013300

论文作者:蒋和娣,肖艳林,孔冬梅,李亚群

论文发表刊物:《徐州医学院学报》2015年11月第35卷总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9

标签:;  ;  ;  ;  ;  ;  ;  ;  

可固定沙袋的病号裤在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的应用效果论文_蒋和娣,肖艳林,孔冬梅,李亚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