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合作:国际一体化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_国家主权论文

冲突与合作:国际一体化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_国家主权论文

冲突与合作:国际一体化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冲突论文,关系论文,国家论文,国际论文,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际一体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经济政治领域出现的重要现象,它特指在全球范围或某一区域内的成员在一定领域内聚合为新的行为体的过程或结果,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际行为主体聚合为新的国际行为主体的过程或结果。(参见莫顿·卡普兰:《国际政治的系统与过程》,中文1版,100页,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中文1版,267页,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国际一体化现象的出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强和加深的产物,它揭示了国际社会各行为主体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相互渗透、互为前提和密不可分的关系,说明在当今世界上,一国的发展、繁荣已与其他国家的发展、繁荣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今,国际一体化早已超出了纯粹经济现象的范畴,已经渗透到国际政治、世界文化等领域,成为国际社会中引人瞩目的地理政治经济现象。国际一体化的发展为国际关系领域带来了一系列新变化,对国家间关系的发展及其趋势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使国家间的冲突与合作表现得更为多样化和复杂化。

一、国际一体化加深了国际社会相互依存的发展趋势,为国家间的合作创造了更多的机遇

冲突与合作是国家间关系中两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长期以来,在国家间的相互交往中,普遍存在着将本国的国家利益与他国的利益对立起来的现象,因此,国际关系学的现实主义者认为:冲突是国家间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世界本质上是一个利益对抗和利益冲突的世界”。(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中文1版,4页,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逐步推动了国际一体化的发展,强化了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发展趋势。而正是这种相互依存构成了当今国家间关系的外部环境,使得国家间关系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国家间关系中强调国内政治高于国际政治,国际政治经济服务于国内政治经济的国家至上主义原则。具体说来,国际一体化的发展使国内政治经济与国际政治经济的关系出现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是国内政治经济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国内政治经济日益国际化。

1.国际政治经济对国内政治经济的制约。

国际政治经济虽然是在国内政治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它一旦形成后,就必然作为国内政治经济的外部环境对其产生反作用,并且随着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不断扩大和内容的日益广泛,这种反及自身的制约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1)国际政治经济已经成为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当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到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之后,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加深了。一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对国际社会的依赖日益加重,国际政治经济成为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制约着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当国家之间处于战争或严重的军事对抗状态时,很难设想其国内的政治经济能像和平时期那样正常地发展。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的军事对峙和军备竞赛,使得它们各自的国内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军事化倾向,特别是苏联将国民生产总值中相当大的部分用于发展军事工业和加强军事力量,严重地破坏了国民经济的基础结构,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停滞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缓慢,这是苏联在冷战中败北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制约着国内政治经济政策和国家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决定着国家利益的具体内容和实现的途径。一国的政治经济政策,无论是对内的还是对外的,都必须建立在对当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客观分析的基础之上才能有效地实施。在帝国主义殖民时代,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在国家至上主义原则支配下,强权国家可以用一切手段无限扩大本国的利益,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损害别国的利益,造成了我之所得即你之所失的零和局面。而在当今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深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如果一国无限地扩大本国的利益,那么在损害别国的利益的同时也将祸及自身,给本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造成损害,造成你之所失并非我之所得,甚至也是我之所失的非零和局面。最早系统阐述“国家利益”概念的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在晚年也修正了他的国家利益概念,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这种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在比以往都大的程度上,A 对自己某些国家利益的追求不必以牺牲B的利益为代价,而是相反, 这些利益的满足同样会使B受益。”(同上书,第664页。)这就是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对国家利益在量和度方面的限制。同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也制约着国家利益实现的手段和方式,从而也决定了国家对外目标的选择和对外行为的特点。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下,实力强大的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的经济,可以凭借武力来瓜分世界,从殖民地掠夺本国所需的自然资源和战略物资。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殖民地国家的独立,发达国家只得依靠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来满足自己经济发展的需求,军事手段的作用与过去相比开始退居次要的地位。这个变化导致了国家之间开始重视寻求共同利益,扩大相互间的合作。

(3)世界舆论、 世界潮流和世界性的运动日益成为迫使国内政治经济政策调整的国际压力。当前,面对众多的全球性问题,出现了一系列倡导和呼吁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国国家利益的国际组织和世界性运动,从而形成了一种国际舆论和国际潮流,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更加注意适应和符合世界潮流的方向。例如,绿色和平组织发起的反对核武器,主张环境保护的世界性运动,对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核裁军与核不扩散以及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各国政府的对外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在上述全球性问题上达成共识,从而为国家间的合作创造了更多的机遇。

2.国内政治经济问题日益国际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 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深,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作用明显加强。因此,一国内部的政治经济情况对其他国家也会产生重大影响。一国内部的政治动荡、内战以及经济危机和经济衰退等,都会对周边国家或与之有联系的其他国家产生连锁反应。

(2)由于一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对其他国家能够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一些原先公认的国内事务也就具有越来越大的国际影响,并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干预。一些国家经常主动影响别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向,以维护和扩大自己的国家利益。少数国家更是以此为借口到处干涉别国的内政。当今一些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其背后都有很深的国际背景。

(3)由于国家间的交往频繁和其他地缘或历史的原因, 各民族在世界范围内的迁移也不断加速。因此,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许多民族在国外都有大量的侨胞,甚至有以该民族为主体的独立国家。出于民族之间在血缘和文化上的认同,一国内部的民族矛盾和民族问题就自然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同时也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和制约。

(4)由于国家内部的民族分离和民族独立意识的抬头, 国家体制的稳定性受到了挑战,甚至在一些国家出现了分裂。原先国内的民族问题变成了不同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国际问题。前苏联和南斯拉夫地区国家分裂、民族分治的政治现实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以上现实表明,一国内部的政治经济绝不是孤立的和纯粹的国内现象,一国的政治经济不仅与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而且具有重要的国际政治经济影响。因此,国际社会对原本属于一国内部事务的政治经济问题不再不闻不问,而更加趋向于采取积极主动的干预和制约措施。这种现实尽管受到了一些国家的抵制和反对,但也从反面要求一国在制定国内政治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国际环境和国际影响,从而对国际合作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否则将陷于被动的境地。

国内政治经济与国际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的加强,表明国际一体化使国家间关系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对外行为和对外决策中逐渐认可相互依存的现实前提,越来越重视寻求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开始提倡国际关系的规范化和有序化,提倡国际共同责任和协调行动。所有这些都对国家间合作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国际一体化冲击着国家间关系中的主权原则,使合作成为国家间关系的主流

国家主权是国家的基本属性和国家间关系的基本问题,也是国家间关系中最为敏感的问题。对待国家主权的态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间关系发展的方向和水平。而国际一体化对国家间关系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的冲击,并为国家间合作关系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国际一体化时普遍认识到,国际一体化之所以是一个长期、复杂和十分困难的过程,甚至被看成是难以实现或者说不可能实现的一种理想,其中最困难的是每个国家必须放弃自己的部分主权和特殊的国家利益。实质上,国际一体化本身就是国家间关系中不断处理和让渡国家主权的特殊阶段和特定形式。

国际一体化的基本特征是主权的让渡、自愿性和平等性,即必须是出于自愿让渡部分主权而参与一体化,同时在一体化的机构内享有平等的权利。(1)主权让渡。作为国际一体化组织, 必须是一种超国家或跨国家的联合,而且有一个超越国家之上的权力管理机构,主权国家加入其中必须让渡一定的主权作为一体化管理机构的权力资源。(2 )自愿性。加入国际一体化是出自各成员国的自愿而非强制,各国根据对加入一体化后所获得的利益的评判自愿加入一体化组织,同时也保留随时退出一体化组织的权利。(3)平等性。作为一体化的成员, 从理论上和法理上说,彼此间都是平等的,即平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平等地享有一体化内部的基本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但作为一种国家间关系状态的现象,权力在其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上述三个特征中,国家主权的让渡是最重要的特征。虽然国际一体化的形式各异,结合程度有紧有松,共同目标有高有低,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一体化的组织机构集合了各成员国的某一部分权力,在“超国家”的地位上对成员国进行某种程度的管辖或协调。查尔斯·彭特兰( Charles Pentland)认为:“人们经常把国际政治一体化与回避、削弱或取消民族国家主权的作法等量齐观”。(参见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中文1版,449页,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厄恩斯特·哈斯也认为,一体化“机构拥有或要求掌握对先已存在的诸民族国家的管辖权”。(同上书,第448 页。)关于这一点,已经在当今国际一体化的实践中得到了证实。而第二和第三个特征,则是第一个特征的必不可少的补充,并藉此与国际政治中的强权政治相区别。国际一体化组织内部的主权让渡现象突破了传统主权的范畴,对此,我们可以从国家主权概念的历史性和现实性,以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关系两个方面去理解。

1.国家主权概念的历史性和现实性。

一方面,与国家的历史性相适应,国家主权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它的内涵是随着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现实发展而不断变化和丰富的。主权的概念在中世纪是与君主或国王在国内的最高统治权联系在一起的,而现代意义的国家主权概念则是伴随着现代资本主义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经过布丹和格老秀斯的系统论述,国家主权逐步形成了对内具有最高性,对外具有排他性、不可限制性和不可分割性的传统内涵,成为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原则。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传统的国家主权概念出现了很大变化。国际一体化组织内部的国家之间普遍存在的主权让渡现象突破了传统观念中主权不可分割和不可让渡的原则。国家主权概念的历史性,决定了它必将随着国家间关系发展的现实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另一方面,在当今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仍然是国际关系最重要的行为主体,国家主权仍然是当今国家作为国际行为主体的基本标志。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往往借口主权的历史性而强调主权的可分性,进而对其他国家的主权进行干涉。事实上,主权的历史性是建立在主权的现实性的客观基础之上的。在当今国家间关系的现实中,主权的让渡和改变现象是随着国际关系现实的发展,主权国家在主权权利的内容和行使的方式上进行的调整,决不是简单地否定主权的客观基础。

对于主权不可分割却又经常让渡的矛盾,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将国家主权划分为若干层次的方法来解决。国家主权固然可以根据其对国家生存的重要性划分出基本主权和延伸主权等若干层次,但在国际关系现实中,即使是在国家的领土主权这一属于国家根本主权范畴的首要层次上也是可以谈判的,甚至可以互谅互让。例如,1998年,也门和厄立特里亚在大哈尼什岛领土主权的争端,因国际机构的仲裁将该岛的主权判归也门所有而最终解决,这种在领土主权问题上退让妥协的现象在国家之间的边界谈判中是屡见不鲜的。因此,要解释主权让渡的现实,必须正确认识国家主权在国家间关系中的地位问题,而归根结底是要正确处理国家主权与国家利益的关系问题。

2.国家主权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概念,而它们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家主权在国家间关系中主要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外来控制的自由(对外主权)”,(《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1版,第9卷,533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即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不受干涉的权利,它与国家的独立与安全问题密切相关。国家利益则是指有利于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因素。具体说来,它“包括国家领土、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完整”。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行为的基本动因和根本出发点,一国对外行为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国家利益是衡量国家对外行为的最高标准,是国家间关系的最高原则。就内涵而言,国家主权在本质上属于国家利益的基本范畴,是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就在对外行为中的地位而言,国家利益高于国家主权,甚至可以说,在国家失去部分主权特征之后,利益仍然是存在的。所以,在国际一体化过程中,主权国家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的根本利益,自愿地让渡部分主权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当然,这种让渡是有前提的:一是出于自愿,二是在必要时候可以收回或退出。这是让渡主权与被分割主权的根本区别。

从另一个角度看,国际一体化的发展与国家主权并不是对立的,一体化成员国在让渡了部分主权后,这部分主权对成员国自身来说是消失了,但在一体化组织那里得到了新生。可以说,国际一体化是国家主权的延伸和发展,成员国通过共同管理和控制一体化组织来行使各国让渡的主权,这实际上是扩大了原有的主权范围。更何况,在万一出现不利时还可以收回或退出。因此,国际一体化的发展只是使国家行使主权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由直接地、无条件地行使一国的全部主权变为在直接地行使部分原有主权的同时,还通过一体化组织间接地、有条件地共同行使全部成员国(包括自己在内)让渡的部分主权。虽然行使主权的方式变了,但主权的归属并没有根本改变。

正是由于国际一体化的发展推动了主权观念的发展和变化,突破了传统主权观念对国家间合作的约束,使得一体化环境下的国家间关系在对外关系和对外行为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在一体化趋势的冲击下,世界各国在主权问题上更趋向采取一种开放的态度,这就解决了在决策指导思想上制约国家间合作发展的障碍,使国家间的合作成为国家间关系中的普遍现象和主流趋势,从而也导致了国家间关系在合作和冲突的表现形式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

三、国际一体化推动了国家间合作的发展,也使国家间冲突更加复杂化

首先,在国际一体化的推动下,国家间的合作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层次上都出现了质的飞跃。

1.国际一体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之间在经济领域的合作。经济一体化组织取消了一体化区域内的关税与贸易限制,使商品得以在各成员国之间自由流通,促进了区域性大市场的形成,从而使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得到空间加强。

2.国际一体化通过加强合作,在维护地区和平和促进地区繁荣与稳定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国际一体化有助于成员国在一体化组织内部通过磋商和协调来解决彼此间的矛盾,一体化组织也为各成员国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意见的场所。同时,由于各成员国之间的互相牵制,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一体化组织内部一意孤行地实行强权政策。即使是在一体化组织内部具有强大实力的国家,由于受到一体化体制的约束,也必须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才能推行某种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体化就意味着合作。

3.国际一体化的发展改变了国际舞台上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加速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国际一体化组织已经成为当今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这种国际行为主体多样化的现实使得国家间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在国际舞台上,一些实力较弱的国家,可以通过一体化组织来壮大自己参与国际竞争的力量,促进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和国际政治经济多极化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发展,促使国际局势从紧张走向缓和,推动国家间关系从对抗走向对话。

4.由于国际社会相互依存关系的不断加强,各国在全球性问题上的共识日益增多。各国逐渐认识到,像环境污染、核武器扩散、资源短缺、南北矛盾等问题,都不是一国或少数国家所能解决的,必须加强国家间的合作,共同应对,才有可能减轻或推延上述问题对人类的威胁。这也增进了各国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

其次,国际一体化不可能完全消除国际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一些矛盾和冲突在新形势下表现出新的形式和特点。

1.国际一体化的发展并不能完全消除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随着相互依存关系的深化,国家间的距离缩短,交往日益频繁,因此在成员国之间出现矛盾的机会增多而且复杂,一些由于相互隔绝不可能产生的矛盾在新形势下出现了。这表现在:各国对一体化组织内其他国家的敏感性增强,其他国家的波动可能立即在本国产生反应;由于国家的大小强弱不同,各国在一体化组织内部的地位、作用也不同,它们都试图尽其所能地通过增强自身影响他国的能力而减少他国对自身的影响,这势必会引发相互之间的权力争斗;各国都想在获益的同时,尽量不付出代价或少付出代价,而让对方更多地付出,这必然导致相互间的利益冲突,等等。在当今区域一体化内部,各国在事关国家利益的问题上争论不休,常常因意见不合而使问题久拖不决,甚至导致矛盾激化的现象经常出现。当然,这种矛盾和摩擦的烈度一般会大大低于非一体化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2.区域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区域一体化组织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区域一体化内部的矛盾虽然是经常发生的,但可以通过各种利益的补偿来加以解决,但不同区域一体化组织及其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各方面的矛盾就显得日益尖锐起来。当今世界各大区域一体化组织,都通过一系列协定加强组织内国家间的合作,同时对组织外的国家实行集体保护主义。即使是当今世界区域一体化最高水平的代表——欧盟也不例外。随着欧盟内部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欧盟采取集体行动,与北美自由贸易区国家、日本和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贸易冲突和利益矛盾表现得更加一览无余。

3.国际一体化的发展强化了国际关系中的南北矛盾。国际一体化的消极影响更直接地表现在南北关系之中。发达国家在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往往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甚至将发展中国家排除出一体化进程之外,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受到了削弱。冷战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一体化进程中的形势更加严峻,南北矛盾更加突出。

4.国际一体化在冲击传统主权原则的同时,国际关系中以强权干涉他国主权的倾向也有所加强。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的旧秩序和一体化发展的不平衡,少数发达国家不仅在一体化过程中占据着领先和主导的地位,而且以国际规则制定者的身份随意干涉其他国家主权范围内的国内事务,甚至绕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自行对其他国家行使或威胁行使武力打击,实现自己领导世界的图谋。这是冷战后国际冲突不断激化的重要内容。尽管这种冲突不是由一体化直接造成的,但至少是与一体化发展同时存在而又相互关联的一种消极倾向。

总之,国际一体化正处于发展过程之中,它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目前尚不能完全归纳出来。目前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存在的一体化现象主要还是局限在部分领域或特定的区域,这种区域一体化形式与全球意义上的国际一体化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尽管当前国际一体化的发展正面临着一系列难题,但国际一体化的进程将会不断推进,因为这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历史前进的潮流,而且可以肯定地说,随着国际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在国家间关系中,合作将越来越多地取代冲突而居主导地位。

标签:;  ;  ;  ;  ;  ;  ;  ;  

冲突与合作:国际一体化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_国家主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