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临床研究论文_房新冰

房新冰

安丘市人民医院 产科 262100

摘要:目的:研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发生产后出血后,实施催产素注射、子宫按摩、米索前列醇含服、卡孕栓肛门给药等疗效均不显著,遂为其实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剖宫产患者直接在手术过程中向宫体内注射药物,经阴道分娩的患者可实施臀深部肌肉注射。统计患者产时及产后出血量,以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不良反应。结果:本次研究中,113人单次给药后及显著宫缩及止血,8人经重复注射后方开始显著宫缩及止血,3人在达到最大剂量后仍无法止血,被迫实施次全子宫切除术。总有效率97.58%。显效患者及有效患者其治疗前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其治疗后出血量均显著少于治疗前(P<0.05)。无效患者治疗前后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疗效确切。

关键词: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在临床上,产妇死亡其最常见因素即为产后出血。虽然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临床预防性干预措施已经非常完善,而且失血后通过血战供应可以为其持续输血,然而该诱因仍然是产妇死亡的主体因素。一般来说,子宫收缩力量不足其有极大几率诱发产后出血,故临床上应对产后出血的防止有限遴选子宫收缩力强化剂。当前临床而言,催产素、米索前列醇、卡孕栓等[1]为主要治疗药剂。同时,按摩子宫、宫腔纱条填塞、盆腔血管结扎术、子宫背包缝合及子宫切除术等[2]外科治疗方案也被用于遏制产后出血。虽然这些外科处置方式相对有效,但会为产妇造成巨大的身心创伤。为此,我院积极展开侧重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内科药物治疗途径,尝试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为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病例均为我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合计124人。年龄在21~36岁之间,平均年龄(27.8±3.4)岁。按照分娩时间划分,95人系足月产、15人系早产、14人系孕中期引产。按照分娩形式划分,81人系剖宫产、43人系自然分娩;按照孕次划分,102人系初产妇、22人系经产妇。所有病例均排除非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且均未罹患支气管哮喘、消化道溃疡、盆腔炎、青光眼,或对试验用药发生过敏等不适宜纳入本次研究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药禁忌证。

1.2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药品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商品名叫做欣母沛。该药剂的规格为;每支玻璃甑容量1mL、内含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发生产后出血后,实施催产素注射、子宫按摩、米索前列醇含服、卡孕栓肛门给药等疗效均不显著,遂为其实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剖宫产患者直接在手术过程中向宫体内注射药物,应用阴道拉钩提拉子宫,使宫颈暴露在术野中,而后在宫颈处分别遴选3个注射点位进行给药,初次给药总剂量为250μg(即1支)。而后对其子宫收缩程度和出血情况继续严格监测,若效果不显著,可再次给药,两次给药间隔不得短于15min,极限用药剂量为2mg(即给药8次)。经阴道分娩的患者可实施臀深部肌肉注射,初始剂量250μg,若效果不显著,可再次给药,两次给药间隔不得短于15min,极限用药剂量为2mg(即给药8次)。

1.3 研究方向:本次研究方向为产时及产后出血量,以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不良反应。产时出血量需联合目测法、容积法及称重法共同实施。目测法为对地上及被褥上无法收集的血液进行总量评估后×2。容积法即已血液收集器收集血液并以量杯测算失血量。称重法即干敷料吸血称重法,失血量为带血湿料重量与干料重量之差的95%,而后统计三种方法所得到的总血量,即产时失血量。术后及产后失血的测定应用专用卫生巾按照称重法进行测定。

1.4 疗效判定[3]:①显效:单次进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给药15min内子宫显著收缩,出血量显著降低;②有效,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极限用药剂量之内子宫显著收缩,出血量显著降低;无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药2mg后子宫收缩乏力仍未改善,出血未显著减少。

1.5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其比照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对实施卡方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疗效:本次研究中,113人单次给药后及显著宫缩及止血,8人经重复注射后方开始显著宫缩及止血,3人在达到最大剂量后仍无法止血被迫实施次全子宫切除术。总有效率97.58%。具体百分比数据见表1。

2.2 治疗前后的出血量比照:显效患者及有效患者其治疗前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其治疗后出血量均显著少于治疗前(P<0.05)。无效患者治疗前后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情况:14人在产后诱发不良反应,故不良反应率为发生率为11.29%。其中包括6人腹泻、5人颧红、1人发热、1人恶心呕吐、1人多汗。全部14人未经对症治疗,均在24h内不良反应消失。

3 讨论

在临床上,产妇成功娩出胎盘后,子宫肌纤维就会迅速回缩,致使胎盘床血窦闭合,并产生生理性血栓因子以遏制出血。而这一生理过程的任何细节发生障碍、尤其是子宫肌纤维收缩力度不够,胎盘床血窦难以闭合,就会引发持续性的失血。当前临床上主要还以催产素、麦角新碱及前列腺素类等制剂为优先遴选止血药物。催产素可结合催产素受体而促进子宫收缩,但是其受体位点存在饱和阈值,因此用药剂量达到上限后无法更强起效。麦角新碱可直接促进子宫上、下段收缩,但同时也可收缩血管内皮而导致血压升高,故妊娠期高血压及合并有心功能不全的产妇难以使用,而该药在我国原则上不进行临床应用。前列腺素可强化子宫平滑肌张力、增强子宫内压,进而促进血窦及血管的狭窄性闭合,但剂量过大可诱发子宫痉挛性疼痛,患者依从性差。因此,传统止血药物均在临床上有局限性。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系钙离子载体,通过一系列细胞膜电位作用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迅速强化和提升,进而拮抗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从而可促进子宫强劲收缩,将子宫与胎囊间缝隙彻底闭合,同时严密闭合胎盘血窦,进而达到止血的作用。同时,该药生物活性更持久,其半衰期长达15~90min[4],这样可极大降低用药剂量,避免继发性疼痛,而且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本次研究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其总有效率达97.58%,且显效和有效患者在应用该药后其出血量显著减少。同时,该药所引发的不良反应轻微,均能自行消失,因此安全性好。

综上所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疗效确切,可显著促进子宫收缩、遏制出血,且无显著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小兰.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34 例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77.

[2]莫小辉.产后出血欣母沛治疗55 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9):70.

[3]张丽,应小燕.导致产后出血新因素的分析及防治[J].中华全科医学,2011,9(9):1435-1437.

[4]张建华.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6):15-16.

第一作者简介:房新冰,1979-01-07,女,安丘市,主治医师,质控医师,研究产后出血的治疗。

论文作者:房新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2

标签:;  ;  ;  ;  ;  ;  ;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临床研究论文_房新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