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气自动化的电力系统及元件技术论文_林晓国

电力电气自动化的电力系统及元件技术论文_林晓国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18)

Power System and Component Technology for Electric Automation

NAME Lin xiaoguo

Addr.

ABSTRACT: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Chin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vel, is closely dependent on the power system and electrical automation component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and to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improve the important role. Therefore, the study of 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system and component technology is of great value.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component technology application, which mak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improve continuously.

KEY WORD: power system;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mponent technology

摘要:我国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高,是紧紧依靠着对电力电气自动化的电力系统及其元件技术的应用,并对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电力电气自动化系统及元件技术的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 本文通过对电力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用的研究,分析了其元件技术应用,使得企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元件技术

1 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1.1智能化技术

近年来,电力系统发展迅速,具体表现在电气自动化智能技术在电力企业中进行使用。由于以前电力系统在处理问题时,需要对所有电路问题进行逐一排除,采用人为的方式进行检查和解决问题,要用大量的工人和器具,时效性非常差,给企业和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运用电气自动化智能技术后,对出现故障的地方可以及时正确的进行定位,又可以对出现问题的缘由进行实时解释,使维修工人可以及时对问题采取正确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处理,减少了对企业生产或者人们生活造成的麻烦。

1.2仿真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应用的越来越多,给人们的生活也赋予了新的发展方向,促使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更好.电子自动化技术运用仿真技术.对在实验室检测出的数据进行灵活掌握,根据这些数据能够体电力系统所掌控的情况,提高电力系统可控性,并且通过仿真技术可以有效反应出许多系统本身的问题,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发生,应有效提升电力系统发展的安稳性和可控性。

1.3电网技术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电网技术水平得到很大的进步,当前,在一直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中,电网技术的信息分析能力有所提升,各种数据得到有效的利用,针对我国电力系统设置比较分散,给电网调度增加了难度,我们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确保调度的全面性,较早的知道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所在,以及避免问题的出现。

1.4电网调度自动化

电力工程建设中若能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则有利于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逐渐提升电网运行中的调度工作水平。具体表现为:

(1)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可使电网调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采集、分析与处理效率逐渐提高,并以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式完成电网调度工作,从而提升电网调度自动化水平,改善其调度工作状况;

(2)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电网调度,可根据电力工程的实际情况与建设要求,在电网运行中实施自动启动操作,并对其中的生产设备运行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并以自动下达指令的方式进行电网调度工作,促使电力工程中的电网调度自动化得以实现,为相关调度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技术保障。同时,电气自动化

技术作用下的电网调度,可优化其所需的调度工作方式,且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网络等要素的配合作用下,促使电网调度工作水平在长期的实践中可逐渐提升,满足电力工程科学建设的实际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变电站自动化

电力工程实践中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考虑,有利于满足变电站自动化方面的要求,进而提高变电站的运行质量与效率。具体表现为:

(1)电力工程中的变电站运行,可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对变电站实施智能化操作,并实现对变电站运行过程的实时管理,全面提升其管理工作水平,满足变电站运行风险科学应对要求;

(2)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变电站,可实现对其运行过程的有效监控,消除变电站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促使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变电站能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进而提升新形势下电力工程建设水平与变电站的运行水平。同时,变电站运行中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考虑,也能达到变电站运行过程自动化控制的目的,从而满足现代电力工程的建设要求,为变电站的高效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1.6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

电力工程建设中设备故障的有效处理,依赖于继电保护装置。因此,在优化该装置工作性能、提升其自动化水平的过程中,应注重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具体表现为:

(1)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继电保护装置,能够以自动化的方式实现对电力工程建设中设备运行故障的高效处理,促使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可保持良好的功能特性,增加该装置在自动化方面的应用优势;

(2)当电气自动化技术作用下的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水平提升后,可使电力工程中的设备运行故障处理更加高效,避免对该工程的经济效益造成不利的影响。

2 电力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元件技术应用

电力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元件技术应用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本文主要从合理应用变频控制器、采用交流调速控制技术及强化通用变频器应用等方面对电力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元件技术应用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把握。

2.1合理应用变频控制器

元件技术的应用应该遵循相关步骤,第一步就是要合理应用变频控制器。工作人员在应用前,应该了解全控型元件的应用条件,需要通过加大电压来实现,所以,在应用中,工作人员应该通过设置全控型的电力开关,控制逆变器的工作频率,使其呈现常态化,特别需要避免因电流、电压不稳定出现的自动开启、关闭的现象,从而实现变频控制应用效果理想化。

2.2采用交流调速控制技术

交流调速控制技术是元件技术应用中的关键环节。工作人员在应用前,要深入了解理论知识,认识到交流调速控制技术是基于矢量控制理论上才能应用的,该技术的实质是非线性的高阶多变量控制系统。另一方面,由于元件技术理念其根源是直流电动机控制,因此这一理论的实现是通过固定磁场实现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同时,在应用的时候,工作人员要在电路部分安装两个导体,然后将线圈的两端连接至两个弧状铜片之上,利用矢量控制原理,实现交流调速控制。

2.3强化通用变频器应用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理论基础重要是控制理论和电力网理论,其技术核心包含了电力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等,也包含着系统分析及其设计等内容。工作人员在应用通用变频器前,要充分了解该技术的复杂性,知道在部分情况下电流走向为综合状态,这意味着旋转部分的磁链有可能会影响到旋转元件周围的同路参数。进一步地,还须考虑到应用结果与假设分析不符合的状况,所以,应该首先对旋转中心周围的磁链方向进行检测,如此既可以提高通用变频器效率的同时,又能够实现使用过程的高采集性和保密性。

结语

当前,我国的经济和人们生活质量呈递增趋势,使用的电量逐年上升,为人们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为了保障电力行业发展的稳定性,有效增强人们对电力系统出现问题后的时效性。在今后发展中,应不断提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与元件技术方面的探讨和分析,并对电力系统的维护和修理予以关注,注重对各企业间的互相沟通与信息共享,以形成互补发展,保证使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走在世界的前列。

参考文献:

[1]张玲.浅论电气自动化系统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02):5+8.

[2]孙铭阳.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01):229.

[3]严超乙.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7(05):128-129.

[4]于振江,彭龙生.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32):174-175.

[5]杨智文,蔡诗文.数字技术在电力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9(21):6-7.

作者简介:

林晓国,男,1989年02月15日,汉,福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气试验。

论文作者:林晓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电力电气自动化的电力系统及元件技术论文_林晓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