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赖氨匹林致18例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刘艳

注射用赖氨匹林致18例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刘艳

刘艳

(重庆市巴南区惠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重庆 401347)

【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赖氨匹林致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至2017年我院应用注射用注射用赖氨匹林致18例不良反应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18例注射用赖氨匹林的不良反应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7例,男性多于女性;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4岁到50岁之间;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肺炎等呼吸道相关疾病;赖氨匹林的使用量为每次0.9克,18例患者均为正常使用剂量;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注,没有出现肌肉注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胡言乱语、表情恐惧、头晕眼花、神经错乱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51分钟。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立即停药,保证患者休息,18例患者不良反应均缓解,一小时内痊愈,无后续不良情况以及复发。结论:重视注射用赖氨匹林出现的不良反应,检查临床上的合理用药,患者用药后不可远离医生视线,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需要立即停药治疗。

【关键词】注射;赖氨匹林;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167-02

为了研究注射用赖氨匹林致的不良反应情况,我院选择注射用注射用赖氨匹林致18例不良反应事件进行分析统计。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至2017年我院应用注射用注射用赖氨匹林致18例不良反应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18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7例;患者的年龄最小24岁,年龄最大5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69±6.87)岁。18例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确诊为呼吸系统疾病,并且患者没有药物过敏史。

1.2 一般方法

对注射用注射用赖氨匹林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的18例患者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以及临床表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18例注射用赖氨匹林的不良反应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7例,男性多于女性;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4岁到50岁之间;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肺炎等呼吸道相关疾病;赖氨匹林的使用量为每次0.9克,18例患者均为正常使用剂量;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没有出现肌肉注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胡言乱语、表情恐惧、头晕眼花、神经错乱、出血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51分钟。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立即停药,保证患者休息,18例患者不良反应均缓解,一小时内痊愈,无后续不良情况以及复发。

3.讨论

赖氨匹林(ASPIRIN-DL-LYSINE FOR INJECTION)系阿司匹林(Aspirin)与赖氨酸(diaminocaproic acid)的复盐,是非甾体类抗炎药,患者入药后可以在其体内分解为阿司匹林以及赖氨酸。赖氨酸具有促进人体发育以及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能,且可以提神患者中枢神经以及组织功能的效果[1]。阿司匹林具有镇痛、消炎、解热、抗血小板集聚的药效,但是赖氨匹林与阿司匹林相比,对患者的胃肠道刺激更小,且可溶性更高。该药品主要治疗发热以及疼痛,可口服,可注射[2]。

调查显示,赖氨匹林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造成不良反应的原因与患者的血药浓度相关,患者的血药浓度越高,其不良反映越显著,患者用药后,赖氨匹林于体内分解出水杨酸,具有抑制花生四烯酸的环氧化酶,导致脂氧酶转化过多,患者体内前列腺素降低,白三烯增多,引发不良反应。临床上,赖氨匹林主要的不良反应有五点:第一,儿童出现瑞士综合征,出现短期的发热、惊厥、呕吐以及昏迷,对儿童造成生命危险[3](12岁以下儿童慎用,3月以下的婴儿禁用)。第二,出现过敏反应,患者使用药物后出现类似皮疹、荨麻疹等血管神经水肿以及充血的反应,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以及生命安全。第三,胃肠道反应,是指患者出现呕吐、腹胀、胃部不适以及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第四,肝肾功能反应,长期使用赖氨匹林会导致患者肝细胞坏死,损害肾脏。第五,水杨酸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精神紊乱、呼吸困难、出血以及休克。水杨酸,可引起肾乳头坏死和血尿的不良有关,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有精神紊乱,瑞氏综合征,癫痫和晕厥等[4]。

本文选择的18例患者中,注射用赖氨匹林致18例不良反应均为第五中情况水杨酸导致的不良反应,其中有两例患者是应为使用头孢联合治疗,头孢能够一直肠道菌群产生维生素,妨碍抑血小板集聚,联合使用会导致患者出血加重。在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上,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51分钟。其中在15分钟内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占一半以上,这就需要在使用赖氨匹林注射时,要有医护人员在一旁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情况,如果发生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停止用药,并且在第一时间之内进行抢救治疗。

综上所述,在采用赖氨匹林注射治疗时,医护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身体特征以及过敏史,对于哮喘症患者需要慎重使用,在使用中需要严格控制该药剂的使用量,严禁高浓度注射,对于流感、水痘等病毒感染的患者禁用。对患者用药前,医护人员需要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家族过敏史,要求患者用药后不可远离医生视线,并且需要做好不良事件的抢救治疗准备,及时停药治疗。

【参考文献】

[1]总局关于修订注射用赖氨匹林说明书的公告[J].世界临床药物,2018,39(02):92.

[2]罗伟奇,李万水.赖氨匹林致过敏性休克1例[J].人民军医,2015,58(11):1365.

[3]陈翠环,陈树新.注射用赖氨匹林九例不良反应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5,22(05):558-559.

[4]崔向丽,王颖,刘丽宏,邱爽,王华光,张征,赵志霞.114例注射用赖氨匹林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4,23(14):1717-1720.

论文作者:刘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8

标签:;  ;  ;  ;  ;  ;  ;  ;  

注射用赖氨匹林致18例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刘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