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体会论文_张岩岩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肝胆脾胃科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评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现状,总结提升消化道大出血病患护理效果的干预对策。方法:笔者随机选择2014年02月-2015年0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3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患,以随机法为主要方式将其分成两个小组。实验组18例,对照组18例。其中,对照组病患以常规干预为主要手段展开各项护理工作,同时实验组病患以综合护理为主要手段展开各项护理工作,观察和记录2组病患护理工作有效性。结果:2组病患在护理效果等指标之间明显表现出差异(P<0.05)。结论:基于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患而言,予以综合护理有助于改善其临床指征,可推广。

关键词:上消化道大出血;常规干预;综合护理;有效性

为了评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现状,笔者随机选择2014年02月-2015年0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3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患,以随机法为主要方式将其分成两个小组。护理活动中,对照组病患以常规干预为主要手段展开各项护理工作,同时实验组病患以综合护理为主要手段展开各项护理工作,通过观察和记录2组病患护理工作有效性,重点是为了总结提升消化道大出血病患护理效果的干预对策,期待可以提升病患预后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以及方法

1.1病患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14年02月-2015年0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3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患,有22名男性病患,有14名女性病患;年纪最大的是82岁,年纪最小的是23岁。以随机法为主要方式把3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患均分成两个小组,实验组有18例,对照组有18例。由于两组病患在相关资料中的对比并没有表现出直接区别(P>0.05),所以值得对比。

1.2方法

给予所有病患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病患以常规干预为主要手段展开各项护理工作,同时实验组病患以综合护理为主要手段展开各项护理工作。

(1)心理护理。结合病患临床指征,护理人员要给予病患详细讲述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诱因、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案等信息,使之认识到接受及时治疗所体现出的重要价值。通过取得病患家属的全面配合,提升病患治愈信心,使之以乐观心态面对治疗活动、护理活动,从而提升其依从性[1]。

(2)病情观察。严密监测病患肢体体温、生命体征、甲床颜色、意识状态以及皮肤颜色等指征,同时对其粪便颜色以及呕吐物颜色进行详细记录,予以定期复查其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数量、血尿素氮以及血细胞的比容等。查看病患脉搏以及血压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如果其大便已经转变成黄色,表明出血症状已经得到控制。

(3)饮食指导。如果病患出现大出血症状时,必须予以禁止进食,如果病患少量出血,且没有出现呕吐症状,则可予以进食清淡类流质食品。当病患出血症状消失以后,再给予病患进食容易消化、没有刺激作用而且营养较为丰富的食物。嘱咐病患进食时必须细嚼慢咽,防止其曲张静脉受到直接损伤,以至于再次出血症状的发生[3]。

(4)生活护理。给予病患口腔清洁、皮肤清洁等措施,待其呕吐之后,需协助病患漱口,防止对其产生恶性刺激。呕吐出来的分泌物以及血迹还需进行及时清理,确保病患肛周皮肤始终保持清洁性,以防形成压疮。

(5)输血护理。给予病患开通静脉通道,并予以配血。以医嘱为参考指标,给予病患补充适量血容量,同时予以使用相关止血类药品。与此同时,对输液速率进行严格把握,予以测量其静脉压,再结合其测量结果对输液量进行合理调整。

(6)健康指导。如果病患病情十分严重,需嘱咐病患保持充足休息时间,并注意日常保暖以及劳逸结合。同时,嘱咐病患加强个人饮食卫生以及饮食规律,严格禁烟以及戒酒。

1.3统计学

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并且处理本次研究活动中的各项数据,一般资料选取(±s)进行代表,经由卡方检验对比组间的计数资料,同时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以t进行检验,如果组间数据之间的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则以P<0.05进行表示。

2.结果

结果表明2组病患在护理效果之间明显表现出差异(P<0.05),详细对比数据见表1。

3.讨论

上消化道大出血属于消化内科临床上多见病症,其诱发因素涉及到食管病变、胃部病变、胰腺病变、十二指肠病变以及胆道病变等[3]。部分病患接受胃空肠吻合手术以后,若其空肠出现病变,通常会出现出血症状,如果短时间内病患出血量已经超过1000毫升,或者是其出血量达到其循环血量总数的20%,即被视作大出血[4]。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患通常会出现黑便以及呕血等情况,且有部分病患的血容量会急速降低,以至于其周围循环出现衰竭等情况,因此上消化道大出血已经成为医学界高度重视的一种危急性病症。为了提升病患预后效果以及生存效率,在给予病患急救的同时,还要配合各种护理手段,使病患出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病患以综合护理为主要手段展开各项护理工作,其有效率是94.44%,而对照组是72.22%,表明2组病患在护理效果之间明显表现出差异(P<0.05)。由此可见,给予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患综合护理手段,有助于降低出血频率以及提升其预后效果,所以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彭阳,黄榕,陈楚弟,龚伟,谢露,郭智慧,刘梅娟,智发朝.上消化道肿物经内镜黏膜下隧道切除的应用价值及护理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3,18(05):323-325.

[2]刘威,李丽丽,刘佳丽.Rockall危险性积分评估上消化道再出血和死亡风险的护理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A):446-448.

[3]黄丽春,孙帆,陈宏,刘跃,丁云霞,林旭,纪华.上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西南国防医药,2014,24(03):313-314.

[4]刁萍萍,杜奕奇,李兆申,李淑德,舒建昌,陈锡美,周中杰,陆和平,姜慧卿,刘希双,鲁临,杨力,时昭红,刘鹏飞,屠惠明,陈国昌,张志坚.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与出血关系的多中心对照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0,27(08):410-414.

论文作者:张岩岩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  ;  ;  ;  ;  ;  ;  ;  

3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体会论文_张岩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